APP下载

集约化养猪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调查和药物控制效果评价

2021-12-03杨丽仙孙艳平肖桂萍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蛔虫寄生虫病虫卵

杨丽仙,孙艳平*,肖桂萍

(1.曲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2.曲靖市兽药饲料监察所,云南 曲靖 655000)

曲靖市是养殖大市,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圈舍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和改善,寄生虫病的发生也由显性逐渐变为隐性。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季节性,寄生虫种群结构发生了变化,多种寄生虫同时感染、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现象明显,临床症状不明显,寄生虫病可能在某一时期表现得不太直观,但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依然存在。为了保障养猪业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在抓好疫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市局组织成立了规模化猪场常见寄生虫病调查小组,为养猪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组对全市集约化猪场中40个猪场进行抽样调查,还针对性地了解了每个猪场的驱虫用药情况,通过对猪场药物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各猪场具体情况提出适合猪场寄生虫病综合控制措施建议。

集约化养猪场由于技术力量和资金等条件不一致,寄生虫病防治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猪的寄生虫病感染率高、死亡率低,但是缺乏典型症状,不像细菌和病毒性疾病那样潜伏期短、临床症状明显,会导致猪只大批死亡。本文对集约化养猪场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感染特点、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对养猪生产中寄生虫的控制、用药和效果进行了深入调查,旨在引起生猪养殖企业对寄生虫病的重视,从而保障集约化养猪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集约化养猪场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及原因分析

1.1 集约化养猪场常见的寄生虫种类

1.1.1 消化道。①寄生于小肠的有猪蛔虫、姜片吸虫、类圆线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和猪孢球虫等。其中猪蛔虫的危害和流行最为严重。②寄生于大肠内的有食道口线虫(结节虫)、鞭虫和结肠小袋虫,后者多发于南方且人畜共患。③胃内寄生的主要有圆线虫,但是危害较轻。

1.1.2 呼吸道。卫氏并殖吸虫,寄生于肺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

1.1.3 泌尿道。肾膨结线虫,寄生在肾脏内,使育肥后期的猪出现后躯不能负重和跪地行走的症状。

1.1.4 体外寄生虫。猪疥螨、血虱和蠕形螨寄生于皮肤内。最常见的是猪疥螨,主要寄生在耳廓内,特征是癣痒症,发病猪皮肤发炎、脱毛、奇痒和消瘦,病变程度差异较大。

1.1.5 全身性体内寄生虫。有猪囊虫、旋毛虫、弓形虫和猪肉孢子虫。猪囊虫是有钩绦虫的幼虫,多流行于散养猪,圈养猪基本不发生,但是成虫阶段则为猪带绦虫。这些都是人畜共患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1.2 猪寄生虫的分类

1.2.1 按形状分类。根据形状可将猪寄生虫分为3大类,即线虫类、原虫类和节肢动物类。线虫类有猪蛔虫、猪结节虫和猪鞭虫,原虫类主要有弓形虫、猪球虫和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等,节肢动物类主要有猪介螨和猪虱子等,主要寄生于猪的体表。

1.2.2 按寄生部位不同分类。根据猪寄生虫寄生部位不同,可将猪寄生虫分为内、外寄生虫2大类。内寄生虫有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和原虫,外寄生虫有蜘蛛类(猪疥蜻)和昆虫类(猪血虱)。除绦虫以猪作为中间宿主外,其他寄生虫在猪体中都能完成全部生活史,并以猪作为终末宿主。在集约化养猪场流行并造成危害的寄生虫应具有生活史简单、不易发现或诊断、难治愈和易复发等特点。猪疥螨和猪血虱生活史简单,只在猪身上就能够完成全部生活史,感染率较高,但死亡率很低。

1.3 集约化猪场常见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调查

此次调查发现,一些饲养管理良好的猪场也存在寄生虫感染情况,这说明寄生虫的生存、感染和繁殖能力非常强,几乎能在所有的猪场中存在。猪只接触少量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就可能感染,随后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波及整个猪场。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影响因素有猪舍环境条件、猪场中已存在的寄生虫类型、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是否适合寄生虫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播、圈舍被感染动物的污染程度等。

1.4 集约化养猪场常见寄生虫对养猪产生的影响

1.4.1 集约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特点。①寄生虫感染严重,经济损失巨大。集约化养猪场中猪体内寄生虫感染率达90%以上,体外寄生虫感染几乎为100%。每头猪因感染寄生虫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和生长缓慢,造成经济损失35元左右,1个万头猪场因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可达40多万元。②寄生虫感染无季节性。现代猪场保暖降温设施到位,许多寄生虫的虫卵和幼虫在冬季仍然继续发育和不断感染,所以这些猪场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寄生虫病。③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给防治带来困难。因为规模化猪场饲养密度较高,尽管开始只有少部分猪感染寄生虫,但是由于病猪排出的虫卵污染环境,极易造成全群猪感染。由于猪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导致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

1.4.2 集约化猪场寄生虫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寄生虫病是规模化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较大,严重影响猪场的养殖效益。由于寄生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对大多数猪群没有造成明显的大量死亡,所以有时候未引起养猪户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曲靖市40个猪场的调查和分析,现将集约化猪场常见寄生虫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猪蛔虫病。猪蛔虫属大型线虫之一,主要寄生于小肠,流行性广,仔猪蛔虫病尤其多见。主要原因是蛔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繁殖能力强,产卵数多,卵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猪蛔虫的流行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关系密切。在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和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在营养缺乏、特别是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必需矿物质的情况下,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蛔虫,症状也较严重,而且常发生死亡。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虫卵感染的饮水和饲料,或者母猪的乳房被虫卵污染,使仔猪在吸乳时受到感染。大量幼虫移行到肺脏时引起蛔虫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加快、体温升高和食欲减退,甚至卧地不起,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成虫寄生于小肠时使仔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被毛粗乱,常发展为僵猪。肠内有多量成虫时可引起肠堵塞、肠出血或溃疡,有时蛔虫会钻入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

猪疥螨病。疥螨俗称“癞”,是寄生在猪表皮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寄生虫病。该病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大小猪均可感染。健康猪主要通过直接与病猪或被其污染的物体相互接触而被感染。秋冬季节疥螨蔓延较广,特别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疥螨较易在猪体表繁殖。仔猪往往易患疥螨病,特别是头胎母猪及未定期驱虫的种母猪生产的仔猪更容易感染,而且发病重,死亡率高。经调查统计,白毛猪较黑毛猪更易患病,多发生在5月龄以下的猪。疥螨病猪皮肤发炎、脱毛、奇痒和消瘦,通常开始发生于皮肤细薄、体毛短小的头部、眼窝、颊及耳部,逐渐蔓延到颈肩胛、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等部位。病初患部皮肤发红,表现剧痒,经常在墙角、栏边等处摩擦或搔痒,进而皮肤出现小结节,形成小疱或脓疮疱,破溃后结痂脱毛。严重时皮肤肥厚、粗糙、干裂,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消瘦、发育停止和贫血等全身症状。该病可导致幼小仔猪死亡。

猪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猪暴发该病时常引起整个猪群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胎等,病猪1周左右死亡。据观察,初期感染弓形虫的病猪多数没有明显症状,急性病猪除体温升高外,鼻腔流涕、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胸、腹部皮肤发绀或有淤血斑。剖检病变主要在肺部,肺明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状。

猪毛首线虫病。该病是由猪毛首线虫寄生于猪大肠引起的,主要危害小猪,严重时可引起死亡。由于毛首线虫体前部细、后部粗,外观像鞭子,所以又称鞭虫。虫体呈乳白色,长约30~60 mm。虫卵呈腰鼓形,卵壳厚,呈棕黄色,两端有卵塞。虫体以其细长的头部深深吸入寄生体的肠壁,造成机械性损伤,加上虫体分泌的毒素作用,盲肠、结肠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炎症,黏膜出现坏死和溃疡等。临床上病猪表现为腹泻、食欲减退、贫血和消瘦等症状,仔猪发育受阻,顽固性腹泻,粪中有脱落的黏膜,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

猪球虫病。猪球虫病主要寄生于空肠和回肠,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坏死及脱落。病猪排黄色或灰色粪便,粪便恶臭,初期具有粘性,1~2 d后排水样粪便,腹泻持续4~8 d,导致仔猪脱水、失重、衰弱、发热、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在伴有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造成仔猪死亡,有的即使存活,仔猪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2 集约化养猪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药物控制效果评价

2.1 猪寄生虫的控制

2.1.1 预防是最经济的防控措施。因为治疗是被动的,预防是主动的,一旦猪感染疾病就要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既增加饲养成本,又造成猪只生长停滞,影响生产性能。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保健是关键。

2.1.2 正确的诊断。实验室诊断是准确易行的方法,如抽查猪的粪便,以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或涂片法,在显微镜下检查寄生虫的病原体 (虫体、虫卵、卵囊、幼虫、包囊等)。剖检也是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挑选一些消瘦、生长迟缓的猪进行剖检,既检查各器官的病理变化,又能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有条件时可进行综合诊断。

2.1.3 做好定期监测工作。对全场猪群定期进行检测,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凡是从外地引进的猪只,应先隔离饲养,经全面检测、确保无寄生虫感染后方可转入生产区饲养。对全场猪群及饲养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测或健康检查,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时掌握疫情,制定本场消除或控制寄生虫病的具体方案,及早做好防治工作。

2.1.4 采取适宜的驱虫方案。采取“四加一”驱虫模式,该模式的驱虫原则是以种猪为驱虫重点,切断寄生虫在场内传播的源头并阻断场外寄生虫的导入。实际操作中所谓的“四”是指猪场中的种猪一年 4次驱虫,即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种公猪每隔 3个月驱虫 1次,即一年驱虫 4次。“一”则是指新生仔猪在保育舍或进入生长舍时驱虫 1次,以及引进种猪并群前驱虫 1次。

2.1.5 科学选用驱虫药物。猪场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低毒、使用方便、安全,并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幼虫和毛首线虫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及处于移行期的幼虫和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2.1.6 驱虫时间。在仔猪6~7周龄时进行第1次驱虫,早期驱虫可以明显地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育成猪可在3月龄时重复驱虫1次效果较好;怀孕母猪可在产前1~2周进行驱虫,防止仔猪通过胎盘感染寄生虫;种公猪在每年2月、6月和10月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驱虫;引进种猪及后备种猪转入生产区前进行驱虫,必须严格做好净化工作。如果猪场规模相对较小,也可间隔3~4个月全群驱虫1次,每年驱虫3~4次。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每年驱虫4次,感染轻微的猪场每年驱虫3次即可。

2.1.7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群及猪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猪群驱虫后应及时清理粪便,并堆积发酵以消灭虫卵和幼虫,防止排出的虫体和虫卵被猪采食而重新感染。同时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和灭虫等工作,消灭中间宿主,尽量减少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

应根据猪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每次饲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严防霉烂、污染。水生植物要洗干净后饲喂。要保护好猪场的饮水水源,粪堆、垃圾等应远离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2.1.8 采用合适的饲养方式。采用“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等饲养方式,可有效切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对控制寄生虫病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2.2 药物选择

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集约猪场选用的驱虫药物要求低毒、安全,不能引起母猪流产和死胎。药物的驱虫谱广,能对应集约化猪场存在的各种常见体内外寄生虫,并且能够彻底驱净。药物能驱杀线虫的幼虫,使母猪保持3个月不排虫卵。通过拌料给药使用预混剂类驱虫药,驱虫时应特别注意剂量和疗程。本地区常用的抗猪寄生虫的药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盐酸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吡喹酮和双甲脒。

2.3 驱虫方式

2.3.1 不定期驱虫。实施“不定期驱虫”方案的猪场通常对寄生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者对寄生虫问题不够重视。一般是等到寄生虫感染相当严重,例如见到部分猪排出猪蛔虫或猪疥螨引起的皮肤病变非常明显时才进行驱虫。

2.3.2 一年2次全场驱虫。一年2次全场驱虫是目前较多猪场采用的驱虫方案。一般情况下,每年的第一次驱虫安排在春季(3~4月),第二次驱虫安排在秋冬季节(10~12月),每次都对全场所有存栏猪进行全面用药驱虫。但是由于两次驱虫的间隔时间太长,猪群已有多次重复感染机会,驱虫效果不理想。

2.3.3 阶段性驱虫。所谓阶段性驱虫是指在猪的某个特定阶段进行药物驱虫。现在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种母猪产前15 d左右驱虫1次,保育仔猪阶段驱虫1次,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15 d左右驱虫1次,种公猪一年驱虫2~3次。阶段性驱虫的效果虽然较好,但是驱虫时间安排太零散,猪场很难执行。

2.3.4 “四加一”驱虫模式。 “四加一”驱虫模式的“四”是指集约化猪场的种猪一年驱虫4次,即每隔3个月驱虫1次;“一”是指保育阶段的猪(45~60日龄)驱虫1次,后备种猪并群前驱虫1次。“四加一”驱虫模式实施简单易行,但贵在坚持,能在减少驱虫成本的情况下,明显提高集约化猪场寄生虫病的控制水平,为猪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驱虫方式通常有拌料给药和注射给药2种方式。通过试验对比,发现拌料给药驱虫比注射给药驱虫有更多优点。拌料给药操作简便、省力、作用迅速、见效快、无应激、效果好,注射给药操作复杂且工作量大、应激较大、作用慢且效果稍差。

2.4 驱虫药物效果评价

双甲脒乳油属于脒类化合物,是接触性外用广谱杀虫药,对虱、蜱、螨、蝇和蚊等都有杀灭作用,并对虫卵活力有影响,对人、畜无副作用;阿苯达唑和芬苯达唑属于苯丙咪唑类,是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对线虫、吸虫和绦虫等都有驱除效果,对虫卵也有抑制作用,缺点是适应性差,对发育期胎儿有致畸作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粉剂属于抗生素类,是广谱、低毒、高效的驱虫药,对生猪体表虱、蜱和螨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对生猪体内的线虫也有很好的驱杀效果,但对绦虫和吸虫无效。

3 结语

总之,对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入手,寄生虫病在规模化猪场才能得到逐步控制。

猜你喜欢

蛔虫寄生虫病虫卵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啄木鸟大迷宫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蛔虫对人体伤害远超想象
不能等闲视之的蛔虫病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