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调研强作风提高管理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2021-12-03廖佚

福建轻纺 2021年6期
关键词:作风调研单位

廖佚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奋进在新时代,我们为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单位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同时,在“管理就是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面对与解决。如何剔除冗余,让本末顺置,形成优良作风,推动管理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1 形成良好作风的意义

“简单有效原理”,源自于亚里士多德“自然界选择最短的道路”的著名论断,简而言之,即是:干事创业、处理事情要找到关键的部位,剔除冗余部分,有效地获得最大成功,这对于形成良好作风,提升管理质量大有裨益。该原理被冠以“简单有效”四字,而实际绝不“简单”,因为并不是每个单位和每一名同志都能用得好这个原理。

“简单有效原理”认为,以浪费较多代价做好的事情,用较少的成本一样能做好,这就需要加强成本管理,而加强成本管理则需要抓关键、去繁冗、留精要。对于少数单位和工作人员而言,事务性工作常常与中心工作本末倒置,中心工作不及要害、不着要点,讲形式论虚功却是积极响应、付诸行动。在这种舍本逐末的理念下,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都显露出忙得不亦乐乎的景象。在机关,“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成为常态;在基层,已不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而是“熄灯”后还得忙。许多人看似忙碌,却不是为了服务的有效高效而忙,而是疲于招架被复杂化的相关内容,如参加一个接一个、名目繁多的会议、应付一个又一个目不暇接的检查等。如果找不到或者运用不好“良好作风”这个除污器,除不掉与单位建设发展无关,却又影响大家对单位感情、占据着单位太多人力财力精力的那一部分,长此以往,成本管理就会束之高阁而成为一句空话,单位建设就会受阻、力量会被削弱、形象必将损毁、发展将会无望,最终将影响到工作的开展、单位的发展。

因此,我们干事创业、处理事情要重视成本管理,即找到关键的部位,剔除冗余部分,即剃除掉那些“不好作风”,保留下或者帮助其成为“良好作风”,创造“优质成本”,从而推动事业前进[1]。

2 运用调查研究的必要性

调查研究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管理行为,也是一种对客观存在的情况,运用一定的手段、技术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而了解事物本质、掌握事物规律的管理实践活动。

调研是解决问题的主渠道。“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意思即是:对于横亘在眼前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与其徒感迷茫,甚至擅自拍脑袋、作决定,误导工作进程,还不如正视问题,到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去上上下下得多走走,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知晓问题的前前后后,调研到该问题的历史现状,那么离问题破解之时既不久远。

一般来说,任何正确认识和判断,都离不开深入而长期的调研。调研是改造思想的重要法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想当然”的人和事,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和“机会主义”,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那么,错误认识在工作中经过实践,在遇到阻力后,就会证明其错误性,与此同时,错误认识得到检验后,与实际相符的正确认识也就会诞生。另一方面,调研者的认知也不会自动得到检验,也只有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经过反复认知,才能使思想和思维方式得到改造。

调研是理实结合的根本方法。单独存在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都不能检测真理,只有两者相联系即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检测。而调查研究就是实践,主观认识通过调研实践这种现实的对象性的活动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然后相互作用,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理实结合。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之后,将对调研所发现的情况进行客观的阐述,从而形成认识正确的调研报告,而这就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调研“贯彻于决策全过程”。由此可见,调研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大家的遵循,才在调查研究这一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的得出了真知,才爬过一个又一个坡,越过一道又一道坎,不断向前[2]。

3 调查研究助力形成良好作风

在新时代,我们面管理中发现的新问题,就更需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勤调研、爱调研、真调研中不断培养和塑造优良作风,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3.1 调查研究有利于“治漂”,养成务实的作风

“漂”是指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作风漂浮。从近些年一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来看,有些就是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罗在“漂”字上。如:有的喜欢搞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图一时功绩,没有真正将着力点放在单位的基础性建设,以及长远性发展上;有的下到基层如井里葫芦,光在面上晃来晃去,既不身入,也不心入,一般提要求多,具体抓落实少;有的抓工作浮光掠影,对单位情况若明若暗,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该解决的问题解决不了,使一些问题长期沉淀,埋下事故隐患。

事实证明,漂浮的作风如果得不到根治,那么各类文件和指示精神就无法得到好的贯彻落实,中心工作就没有保障,业务水平就上不去,单位建设就搞不好,百害而无一益。加强调查研究,正是为了使各级单位和同志们从几经“过滤”的汇报和经验材料中摆脱出来,从形式主义、机会主义中解脱出来,从彩排过的场面、推敲过的话语和“跟随陪围”的庞大阵势中抽出身来,将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细致、准确地占有第一手材料上,运用正确的调研方法,真正扑下身子查实情、看原貌、找问题,然后对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抓住主要矛盾和瓶颈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努力形成正确决策。

3.2 调查研究有利于“打假”,养成求真的作风

“假”是指报喜藏忧,弄虚作假。一般来讲,建设发展中存在某些问题是正常的,如果没有问题或者不承认问题,则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但有的单位不能正视问题,往往出了问题不是主动、迅速、如实地报告,而总是遮遮掩掩、能捂则捂,如同2020年初湖北的新冠疫情,疫情发生后就是隐瞒,还举行大规模聚会,然后对待疫情就在报不报、何时报、怎么报上想办法、费心机,实在瞒不住后,就急情缓报,重情轻报,这导致了疫情管理的滞后,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影响了问题的应对和处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事业要前进,单位要发展,首要的就是加强管理,以高质量的管理推动事业前进,但前进的道路上,挫折荆棘满地,困难在所难免,所谓“吃亏是福”,我们无惧困难与挫折,但重要的是吃亏要吃得有理由,即要吃一堑长一智,在“长智”中不断改进工作,这样才能把吃亏的亏赚回来,让福气长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加强管理,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本质要求,必然使虚假的东西无处藏身。我们需要深入的蹲点式调查和解剖式调研,真正深入基层,这样更能发现真实问题,掌握真实情况,真正“寻求”到发言权。一方面,可以在调查研究中帮助单位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促进建设发展。虚假的东西,能遮住上级的眼,但糊弄不了广大群众的心,能瞒得了一时,糊弄不了一世。对一个单位来说,成绩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吹,成绩就大了,也不因为捂,问题就没有了。另一方面,调查研究既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也是“密切联系”问题的过程,尤其是调研者在认真听、反复问、仔细看、深入想后,可以从中找到共性问题,揭示普遍矛盾,发现内在联系,形成正确判断,报喜藏忧、弄虚作假就没有了市场。

3.3 调查研究有利于“戒软”,养成从严的作风

“软”是指管理不力、失之于软。近年来,各级各层围绕加强管理、防松治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一批刚性制度规定,在广大范围内多次开展了专项治“软”和管理提升行动,但是由于管理的“软”曾长期的存在,要完全根除也非一日之功。有的单位因为管理的软,使得工作无法有效落实;有的单位因为管理的软,造成了人浮于事;有的单位因为管理的软,造成了纪律涣散、人心不齐……这些问题的出现警示我们制度管理松不得、过程管理松不得、日常管理松不得;同时,这些问题也告诉我们,提升管理质量如同铁杵磨针,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从找准问题开始,从问题的源头抓起,形成长期综合治理的机制,持之以恒的推进。这一切都必须靠扎实全面的调查去寻根求源,靠深入细致地研究寻求对策出路,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针对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痼疾,要通过调查研究,做到“四个摸清”:摸清当前单位管理现状,摸清群众思想反映,摸清管理者的能力水平,摸清制度规定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按照从严治党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改正思想上的麻木不仁,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纠正工作上的散漫习气,解决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问题;克服奖惩上的好人主义,着力解决执纪不严、赏罚不明的问题,真正使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3.4 调查研究有利于“防逸”,养成艰苦的作风

“逸”是指安逸,即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只想坐享其成,不愿奋斗作为。有的同志高高在上,对基层的困难、群众的疾苦不关心,遇事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躲就躲;有的不珍惜业务工作的大好锻炼机会,热衷于事务性的东西,忙于奔波应酬,不愿做思考的苦差事;有的下基层不是在检查指导工作上动脑筋,而是以领导身份自居,讲排场摆样子,给基层工作增添了麻烦。

这是一个对待基层的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欠缺自我管理的问题,即没有对自身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有效管理。“自我管理”是一个艰辛的历程,要求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等进行严格自律,同时,这也是一个优化提升的过程,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净化心灵、规范行为、转变作风,成功“防逸”。绝大多数同志本身是从基层、从群众中来的,既然来自群众,也就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服务好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让广大同志们加强“自我管理”,始终保持艰苦作风,永葆勤劳本色,与群众同甘共苦,为民排忧解难,持续增进干群关系,而这个过程,就是将“自我管理”从理论付诸实践,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素质的过程。

猜你喜欢

作风调研单位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