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玩垫子”为例谈自主游戏中教师的作用
——为幼儿深度学习搭建支架

2021-12-03商艳芬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垫子迷宫小班

◆商艳芬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以垫子为载体的游戏是幼儿热衷的自主游戏之一。首先,垫子可塑性极强,可伸屈、可拼摆、可搭建,幼儿可以运用垫子进行跳高、躲藏、匍匐前进,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其次,垫子没有固定玩法,幼儿可随意游戏,不设定固定游戏主题,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借助垫子,可以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自主探索。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垫子,我们的垫子游戏随之展开。

一、教师适时介入,搭建游戏支架,推动游戏发展

案例:修迷宫

花样垫子区投放了各式各样的垫子,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正正选了一些垫子竖放围成了围栏,在里面跑来跑去,不一会便吸引了几名幼儿一起游戏,但过了一会,有几个幼儿离开了这个游戏,正正有点沮丧。我走过去问:“你这是搭建了什么?”正正说:“我建了一个迷宫。”我好奇地问:“那我可以一起加入游戏吗?”“可以。这里是入口,你进去以后要自己寻找出口,小心不要迷路!”正正对他的作品非常满意,滔滔不绝地对我们介绍着。我听后走进他的迷宫,外面的幼儿也是跃跃欲试,想跟着我一起探险,但又不好意思开口,我马上说:“老师怎么找不到出口了,谁想来帮我?”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我可以帮你,我们一起找出口!”“但是大家都进来迷宫走不开可怎么办?”正正为难道。“我们可以排队,一个一个地进去。”就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迷宫探险开始了。

观察分析: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因此,游戏不易持久进行下去。正正刚开始进行迷宫游戏时,新颖的创意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当他们觉得没有意思时,就不再想坚持游戏,这时,我以游戏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为幼儿搭建游戏支架,推动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对幼儿主动“示弱”,请求幼儿的帮助,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重返游戏。幼儿通过自主游戏,懂得了游戏要遵守规则,教师通过引导,确定游戏主题和角色,进一步丰富了游戏内容,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二、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强化角色意识,提高游戏自主水平

案例:过家家

花样玩垫子中,雨涵和辰硕拿来一块大垫子放在地上,又借助几个小垫子搭建了一所小房子,玩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又吸引了另外几个幼儿一起进入游戏。我走上前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雨涵说:“我是妈妈。”辰硕说:“我是爸爸。”其他幼儿也纷纷表明“身份”。我又问:“那你们负责干什么呢?”“妈妈负责喂宝宝吃饭,哄他睡觉。”“爸爸负责做饭。”他们各司其职,雨涵也端着做好的饭一边抱起她的宝宝,边拍打边说:“乖宝宝,咱们吃饭啦,吃完饭睡觉,要听话。”说完,将“饭菜”喂进宝宝的嘴巴里。突然,雨涵对辰硕说:“爸爸,宝宝吐了,有点发烧,快送医院!”说完,两人将宝宝包好,向医院走去。

观察分析:爱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天性。雨涵和辰硕利用垫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将布偶想象成宝宝,给宝宝喂饭、看病。他们将生活体验变迁到游戏角色中,活跃思维模式,展现自我个性,丰富情感表达。

三、完善游戏前期规划,助推游戏情节深入发展

案例:垫子影院

花样玩垫子中,哲宇拿着垫子,他一会搭房子,一会修路,可心走过来对哲宇说:“我们用垫子建一个电影院吧。”可心的提议得到认同,两人开始行动。影院建成了,可心大声喊着:“快来看电影。”叫声吸引了一部分幼儿的参与。“你的电影院怎么没有凳子?”有人问。可心左右张望,看到旁边的长木板,放在“电影院”里做凳子。有幼儿提出想吃爆米花,可心马上在旁边拿起树叶,放在垫子上,卖起了爆米花、做起了可乐。“你的电影院怎么没有大门呀?我们去哪里买票呢?”可心尴尬地摸摸头,就在这时,下起了毛毛细雨,可心的电影院没有房顶,坐在里面看电影的顾客淋了雨,可心更加尴尬了,就这样,游戏结束了。

观察分析:随着幼儿对垫子越来越熟悉,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拼搭,对垫子游戏有了更高的要求。可心通过拼搭垫子,建成电影院,吸引了其他幼儿的参与。但是,小班幼儿游戏随意性强,目的性较差,在进行电影院的角色游戏时,可心想法只是一时兴起,她并未过多地对电影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进行思考,造成了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忘记摆放凳子,没有搭建房顶等。

四、案例分析

(一)教师采取适当的介入方式,有序推动游戏开展

小班幼儿游戏较为随意,目的性不强,需要教师适时介入,搭建游戏支架,推动游戏发展。在开展迷宫游戏时,我以游戏者的身份及时参与游戏,推动了游戏的深入发展。教师主动“示弱”,引起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建立走迷宫这一主题游戏,更调动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在过家家的角色游戏中,我通过询问的方式,增强了幼儿角色意识,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提高了幼儿游戏质量。

(二)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

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雨涵和辰硕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变迁到游戏中,借助游戏材料,进行过家家游戏,说明他们的思维活跃,生活体验丰富。可心建造电影院,幼儿纷纷前去观看电影,丰富了游戏情节,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活动调整策略

(一)追随幼儿游戏兴趣,及时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丰富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完善游戏规则。在电影院这个游戏中,幼儿提出各种要求,教师应该及时丰富区域内的游戏材料,投放各类替代物。如可以引导幼儿用小石子、树枝等做食物,用圆木桩做板凳等,并分类摆放,推动幼儿发展“以物代物”的能力,助推幼儿产生更多的游戏兴趣,帮助他们及时积累活动经验。

(二)多方面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助推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

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有限。电影院的游戏中,可心面对不同“顾客”提出的问题,不能完全解决,说明她对电影院的结构设施认知水平有限。幼儿可以一块学习交流,教师也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幼儿体验电影院购票、观影流程,获得更多社会体验,从而更好地推动角色游戏的开展。

(三)重视游戏前期规划,推动游戏深入有效开展

可心再次搭建电影院时,是先规划、后行动。教师请幼儿介绍搭建内容,分享成功经验,邀请幼儿集体讨论,分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促使幼儿养成提前规划的习惯,推动游戏深入有效开展。

垫子作为一种可移动运动器材,它们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具有更加灵活使用的多功能性。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探索垫子,让幼儿玩真正想玩的游戏。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垫子进行垒高、拼搭、摆放,而是借助垫子进行各种角色游戏。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应该如何去玩垫子,而是给幼儿提供开放性的丰富多样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探索、发现。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地介入,助推游戏发展,使垫子游戏成为幼儿真正想玩的游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猜你喜欢

垫子迷宫小班
梦幻垫子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我们得换个方向
垫子大战
大迷宫
迷宫
捕网迷宫
创造独一无二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