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劳动课程促素养提升

2021-12-02杨亚民

新班主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基地家长

杨亚民

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协调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形成开放性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勞动素养?我们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打造校园劳动课程,营造热爱劳动的氛围

学科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与劳动相关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劳动技术课上,教师通过讲解绳编壁挂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之美;美术课上,教师通过开展写生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艺术。

主题活动。学校结合各类节假日开展劳动周课程、劳动月课程,按学段开展手工制作、美化班级、种植养护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创建各种特色社团,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增添生机与活力。

“农场”实践课程。“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是同学们体验劳动的乐园。学校在操场周边为每个班级开辟一块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播种课程、管理课程、收获课程,聘请家长志愿者来学校给同学们授课。播种课程让学生了解播种的季节与方法,管理课程让学生学会浇水、施肥、捉虫、除草等,收获课程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

践行生活劳动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生活自理课程。低年级学生重点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活动,如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简单的衣物等。中高年级学生重点围绕“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开展活动,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拾房间、清洗餐具等。孩子们在劳动中接受锻炼,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风。

烹饪课程。“厨房小当家”是不少孩子喜欢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烹饪技巧,理解家长的辛苦,还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每学期,学生都要依据年龄特点至少学会一种美食制作方法,并录制成视频参加学校“我是劳动小能手”竞赛。

拓展社会劳动课程,增强社会责任感

特教融合课程。同学们走进学校周边的助残基地,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跟他们一起学习劳动技能。孩子们看到残障人士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时,深受鼓舞,为他们身残志坚、自主谋生的拼搏精神所感动。学生在和残障人士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一起劳动中,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田间劳动课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劳动实践空间,学校还开辟了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包括现代温室和露天田地)。孩子们在太阳下汗流浃背,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不仅磨炼了意志,还接触到了现代生态农业,体会到了科技在各行各业中的力量。

社区服务课程。学校近年来设立了燕京社区劳动实践基地,每学年定期开展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学校也连续四年获得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借助深化劳动教育的契机,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学生才能在劳动教育中幸福生活,在劳动实践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港馨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劳动基地家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长错了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