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规则的建立及纠错机制

2021-12-02方海东

新班主任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重构规则错误

方海东

规则意识的培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班主任一般通过制度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但现实是,我们的制度并不能让学生真正遵守规则,树立规则意识,相反,很多人在制度的限制下总是想要突破规则,走向无规则状态。为什么会这样?有三个原因:一是规则的形成是一个从规则意识到规则行为的过程;二是规则的形成是基于规则体验的行为改变;三是规则的形成是建立在行为基础上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

所以,如何培养规则意识,确定一个班级的规则行为,其实是班级规则建立的核心。而班级规则的建立又是班级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建立班级规则的时候,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班级规则的概念解读;第二,班级显性规则的建设;第三,班级规则的纠错与调整。

班级规则的概念解读

所谓班级规则,就是为了达成教育目的,在班级生活中引导学生养成习惯的基本规范,包括班级建设的规则,学生生活的规则,人际交往的规则等。班级建设中,规则无处不在。

班级规则建设是一个过程,是通过规则认识、规则模仿、规则体验、规则重构逐步建立规则,实现规则内化。

班级规则建设是一个体系,是以“规则模仿—规则运用—规则重构—规则创造”为纵线,以“与己相处—与人相处—与团队相处—与自然相处”为横线的体系。班级规则在体系中生成、存在和发生作用。

班级规则建设是一个系统,是结合了人和体系的综合体。班级规则是为了调整人的行为,什么样的班级生活呈现什么样的个人行为,反映什么样的班级生活秩序。通常,班级规则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发挥调整与完善作用。

无序→有序:班级显性规则的建立

班级规则都是自“作”自“受”的。作,就是制定规则;受,就是遵守规则。班级规则的源点就是师生一起制订,然后共同遵守,以发挥规则对行为的调整和完善作用。

规则形成需要经历三个大阶段,即无规则、有规则和心规则,就是从混乱状态到规范状态,再到规则存于心的状态。无规则阶段,就是通过规则体验,具备规则意识;有规则阶段,就是获得规则认知,形成规则行为;心规则阶段,就是具备新的规则意识,并将其根植于心。三个阶段,其实就是规则在人的内心和行为的发展过程。

当前班级规则主要表现为显性规则和隐性规则。显性规则指向学习、行为、思想方面,一般表现为班级制度等具体的规定。隐性规则包括人的学习习惯要求,行为底线和态度底线,它表现了人的成长规律。我们以显性规则为例,探寻班级规则的建设过程。

1. 基于显性规则的班级制度建立

班级制度是显性规则的表现形式,其作为班级规则之一,是新班级建设的重点。

班级规则建设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规则“是什么”,以模仿规则为主;二是规则“有什么”,以运用规则为主;三是规则“怎么做”,以重构规则为主。

(1)“是什么”:模仿规则

①实践:学生进入教室前,先阅读“入门宝典”(如下图)上的四大问题:你懂得进门的基本礼貌吗?进门后看看教室里有你马上要做的事情吗?为自己找个座位,要有选择的理由。无论进入后遇见什么,请一定要微笑。4个问题反映了礼仪规则、生活规则、教室规则和交往规则。学生阅读完毕,复述签字之后,才能敲门入室。

②方向:当孩子们都落座并初步认识规则后,播放上届班级的班歌MV,让孩子们看到美好班集体的样子,从而思考:為什么集体生活会如此美好?以此得出结论:美好的集体是有规则的,班级规则是美好集体的基础。

(2)“有什么”:运用规则

①活动参与。在此我设计了3个小活动,分别是“摆桌子”“放瓶子”“放水杯”。操作步骤:如何摆才整齐;摆整齐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选择同学参与组织和协调。孩子们会发现,只要将地面瓷砖的连接线作为摆桌子的界线,就可以确定桌子摆放的规则。

②引导反思。摆完桌子后,提出3个问题:第一,桌子是怎么摆整齐的?第二,如果是规则,你认为规则从哪几个方面界定?第三,规则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认识规则。

③运用实践。通过摆桌子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瓶子怎么放,水杯怎么摆,得到3个结论:第一,规则是建立在具体标准之上的;第二,标准是可以迁移的;第三,标准是要更新的。

(3)“怎么做”:重构规则

基于以上实践,可以确定规则就是“明白在某时某地以某种方式做好某事”。它包含5个因素:时间、地点、形式、内容和主体。

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班级生活一日流程表。譬如,时间:7:25;活动内容:开始交作业,把迟到的同学名字写到黑板上,并按照班级因材自教系统处理;活动指令:现在开始交作业,请闭口不言;负责人:值日班干部;关注人:细节督查员。管理的过程中体现了“五何”:何时、何事、何人、何种方式、何人监督。

“一日流程”其实是在对规则认识、体验和运用的基础上重构规则。从模仿他人的规则到运用存在的规则,重构规则,这是规则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训练了遵守规则的行为。养成习惯后,只要师生共同建立规则,就能达到遵守规则的目的。

2. 基于显性规则的班级制度创设

规则建立是规则认识、运用和重构的过程,真正的班级规则建立是学生规则意识被唤醒后,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进行规则建设的过程。

一般说来,孩子们在班集体中经历这个过程需要一年半至2年的时间,只有在长期训练之后,才能主动思考。但是,令人惊喜的是,在良好的班风推动下,我班学生将时间提前了1年。

班级制度的主动创设需要具备3个条件:一是基础性,它建立在规则意识的培养和规则运用的基础上;二是过程性,是在对规则培养基础上的再发展;三是发展性,班级规则的建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提升。

因此,规则的建设以班级制度为载体,在进行规则训练的同时也培养人的规则行为。我们从“模仿、运用、重构、创造”中体现学生的“我懂了、我能做、我想做、我会了”的成长过程,种下了规则,长出了品质。

有序→原则:班级规则的调整

规则有支撑发展的作用,但也可能使人落入陷阱。从规则的建立到规则行为的形成,学生是需要训练的——从规则的认识、体验、运用和重构入手,引导规则意识根植于内心。

一般说来,训练主要从情感推动、理性认识和行动强化三个方面入手。但是,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该怎么调整呢?

1. 学生面对问题出现“下意识否认”,怎么办?

班级规则意识培养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违反规则行为,学生能够看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外一种是下意识否认,就是学生在潜意识下做了违规的事情,他们会否认,这给纠错造成很大难度。

下意识否认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二是老师对错误没有足够的证据。双方会在是否有错误的事实上扯皮。其实,聚焦点在于:是否真的有违反规则的行为。

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对一表格”来观察学生自学课上的行为,避免下意识行为。它分成4个维度:行为类别、行为次数、行为时间和学习状态,在最合理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操作步骤如下。

(1)每天自学课选择半个小时为一个单位时间,班主任坐在教室里观察学生;

(2)每次观察之后展示记录,不评价,以观察记录引导学生思考;

(3)根据学生表现整理个人发展曲线图,分析自学课纪律和学生表现之间的关系;

(4)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建立自学课规则。

2. 规则实施中出现认识混乱,怎么办?

规则实施中出现认识混乱,一般有3个原因:一是学生不了解规则的具体要求;二是老师未弄清问题行为和惩罚措施之间的关系;三是班级规则本身有问题。真正影响大的是第二个原因。很多老师的处置标准不是与问题相关,而是和出现问题的次数、问题人的身份、问题的时机和自己的情绪有关,这就容易造成混乱。还有的老师惩罚措施单一,出现问题,一律谈话和请家长。

于是,学生认为无论犯什么错,结果都是请家长,这说明几乎所有的错误都是一样的。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厘清3个观点:第一,错误到底是什么?第二,错误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出现的?当事人是什么做法、什么问题?第三,错误怎么分层,可以分成几个层级?

于是,我们设计了“五级成长点”,把成长中的错误作为学生的成长点。我们收集班级学生可能犯的所有错误,并对错误进行影响力和破坏力“测评”,分成“个人素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集体维护和方法探寻”五个层次。每一级错误影响不同,惩罚也不同。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犯错表现,分析犯错行为,定义错误类别;

(2)根据错误的层次,进行相应的惩罚;

(3)反思错误,寻找错误带来的成长和改正错误的措施;

(4)再次犯错,对比上次错误级别,如果是影响力小的错误,就免于惩罚,反之则加倍惩罚。

这样促使犯错的学生明白3点:什么样的错误就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错误之间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敬畏错误;应当以错误作为成长的关键点。

3.规则实施中出现盲区,不知所措,怎么办?

班级在不断变化,当制度不适应当前的学生状态时,就慢慢走向低效,甚至无效。所以,要思考3个问题:怎样规划班级规则?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做什么?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基于此,我们用两个步骤完善班级规则建设。

(1)构建班级学生品质成长图谱(如下图),定义班级规则背景下学生品质体系。

班级规则的制订关键在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班级规则的建设方向。因此,我們以培养“一个真实的自我”为目的,以“坚定—坚韧—坚持—坚毅—坚强”为目标,以“人格—智力—身体—艺术—劳动”为任务,确定了“诚实、感恩、责任、温和”等为基本要求的学生个人品质体系。它使班级规则有了立足点,也指明了学生成长的方向。

(2)绘出班级建设的“经”“纬”线,构建班级成长套餐包。

班级发展有两个维度,一是时间,二是内容,就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班级建设规划,也是不同阶段班级规则的内容。

我们构建了“班级成长套餐包”,以七年级为例,在培养学生“整理、反思、专注、责任、超越、主动、合作、参与、诚信、管理和坚持”等品质背景下,第一学期做好4大套餐,分别是:入学前准备包、习惯建立与调整包、集体荣誉感培养包和班集体规章制度包;第二学期的四大套餐是:班干部能力培养包、学习计划制订包、家长会主题包和学习品质培养包。根据学生成长品质,每一个套餐包有具体的操作。它呈现出来的逻辑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何做,为何做,真正为学生成长规划了发展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重构规则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怒”与“努”
“浮”字等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