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2021-12-02肖菊梅赵洁岩

关键词:劳动生产教育

肖菊梅,赵洁岩

(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又称为“抗日军政大学”,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基础上创办而成。自1936年6月至1945年9月,抗大共举办8期,建分校12所,培养了10多万革命干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生产劳动教育是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大“越抗越大”的强有力保证。回望抗大生产劳动教育的发展并总结其历史经验,仍可为加强当今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建设以及强化劳动教育实践价值提供借鉴。

一、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

抗大坚持生产劳动教育,适应了抗战和陕甘宁边区形势的发展需要。1936年,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创办之际,正值国内革命战争转变为抗日民族战争时期,1938年进入全国抗日高潮阶段,共产党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形成“全国人心向延安,全国青年奔延安”的局面。广大知识青年奔赴延安进抗大,寻求抗日救国道路。抗战相持阶段,日寇的“扫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

为此,党中央号召,“应在陕甘宁边区人民中,在各机关学校部队中,发动劳动热情,展开生产运动”。[1]59-60“我们相信以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体生动的力量,开展生产运动的结果,不但可以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困难,而且可以改善生活,锻炼身体,推进工作,使之与伟大的抗战相配合。”[1]59-60在此严峻的形势所迫下,毛泽东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根据抗大的具体情况,毛泽东提出“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的教育方针,这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生产劳动教育的指导方针以及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39年,毛泽东为抗大题词,“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2]毛泽东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高度赞扬延安青年实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做法,主张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是青年运动的方向,提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与之配合,二者间的不结合现象亟应免除”。[3]总体而言,在抗大建校的不同时期,为了抗战的胜利,在严峻的形势下,抗大把生产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作为抗大的教育方针,保存和壮大了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为抗日最后胜利作出了极大贡献。

二、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的开展

在抗大不同时期和不同分校,其生产劳动教育和政治任务都不同。具体而言,抗大生产劳动教育主要包括为解决根据地基本生活需要的生产劳动、加强劳动思想观念的整风运动、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劳动原则等。

(一)解决根据地基本生活需要的生产劳动

就抗大建校及其后发展来看,解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校舍、宿舍、穿衣、粮食等问题是抗大学员首先面对的困难,这一切只能依靠广大学员把生产劳动教育作为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自建窑洞,解决校舍不足。挖窑洞建校舍是抗大生产劳动的特色,也是抗大学员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抗大的校舍都是师生用自己的劳动建造的。抗大在第一、三和第八期都曾大规模修建窑洞校舍。例如,第一期的学员曾修缮当地做牛圈的破窑洞,把它整理成校舍。第三期1000多名学员于1937年10月底至11月初奋战两个星期,建成窑洞校舍175孔,修建凤凰山抗大公路3000多米,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嘉奖表扬。[1]389只有解决最基本的住宿问题,才能为抗大学员的学习和劳动开展提供条件。其次是开荒生产,解决吃饭问题。1944年春,抗大再次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广大教职学员和各级组织坚持半天生产劳动,半天学习,努力使生产劳动与学习两不误。他们起早贪黑开荒种地,共开垦荒地7431亩。这次大生产运动,是抗大创办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4]174抗大师生通过艰苦的劳动,不仅征服了荒山,而且在劳动中把师生锻炼得更加坚强了。学员马国昌在回忆抗大生活时说:“在没有人烟的深山古林里(指抗大七分校),在我们刚来的时候,还是缺衣少穿、忍饥挨饿,白天,我们用最粗笨、最原始的工具,和荒山和野兽作斗争,夜里,披着风雨,躲在草棚里,……现在却大不相同了,……东华池,大风川完全改变了面貌,几百里地的大山川里,开垦成了万亩良田,到处是梯田盘曲,稻田横布,果树成林,……要是你沿着光明大路走进来,……你就会看到山坡上已经打起了一排排的窑洞和红绿的石窑瓦房,有两层楼房的俱乐部,有大礼堂,会议室,大操场,食堂,仓库,马鹏,猪圈,阅览室,……我们穿上了崭新的棉衣。生活多么美好啊!我们打的粮食吃不完、用不完,把剩余的交给政府,为这些我们常常感到无比骄傲。”[5]最后是开展工副业生产,解决了穿衣问题。从1939年到抗战胜利,抗大分校开办了木器厂、砖瓦厂、粉坊、豆腐坊、酿酒厂、商店等。女生队纺线、织布、打毛衣、织袜子、手套,解决了日常衣物需求。在1943年,抗大总校师生工业生产创收319万余元,副业盈利207万余元,畜牧业332万余元,收获蔬菜131.4万余斤,生产自给率达到了58%以上。[1]389

(二)加强劳动思想观念教育的整风运动

抗大在生产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员的劳动思想教育,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实践动手能力、文化知识水平等。1941年,针对学风中的主观主义,党风中的宗派主义,文风中的党八股现象,毛泽东提出开展整风运动。毛泽东认为,如果不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不正之风,就不能使革命工作更进一步。1943年8月到1944年11月,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和抗大的具体情况,抗大开展为期一年的整风运动。在学风上,毛泽东要求:要让学员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实质并把它运用于中国具体环境以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抗大整风精神,抗大在生产劳动教育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用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去分析中国历史和当前的具体问题,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为配合抗大整风运动,保证大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抗大政治部于1944年3月25日制定《全年生产建设政治工作保证计划》,其中提出:“努力生产,积极劳动,服从领导,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完成任务,帮助群众,学习群众。”[6]同时也明确规定政治工作的任务:“一是劳动思想的教育:劳动过程就是思想斗争与解释教育的过程,各单位应研究具体对象的思想状况,订出第一时期的动员教育计划……二是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第三阶段,最后突击结束阶段,最后努一把力,扩张生产战果,防止因突击而产生的疲劳现象。”[4]173

(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生产劳动教育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抗大生产劳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基本原则,把实践活动视为获得知识的主要媒介。他要求在生产劳动教育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教员须坚持“原则化、通俗化、具体化、中国化”,讲授抽象的概念时要辅以例子证明,讲述每一次具体的经验时要依据一定的原则。[7]例如,抗大第三期开学后,校舍紧张成为当时亟须解决的问题。罗瑞卿教育长等领导同志经过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了解到陕北群众自古以来就利用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梁岭纵横、塬川连绵的有利地形,因地就势,依山傍坡,修建许多窑洞作为住房。[1]331938年,毛泽东称赞抗大和陕北公学的青年,“我们这个土地方、土窑洞、土包子是最革命的。全国有很多学校革命理论学得不多,劳动也不讲。我们延安的青年学生是抗日救国的先锋,是全国青年的模范”。[8]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贯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并汲取前线丰富的战斗经验,中央军委决定抗大挺进后方,建立第一、二分校。朱德曾说道:“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经济封锁……你们要拿起撅头开荒种地,创建校舍;拿起枪杆子保卫边区;拿起笔杆子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及文化知识,用这三件宝贝来解放全中国。”[9]

三、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生产劳动教育缓解了抗日根据地的物质生活短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土地贫瘠,物资匮乏,要把抗大办下去,必然要求广大学员充分发挥劳动意识的能动作用,用自己的双手来解决各种困难。生产劳动在抗大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抗大成立之初,曾动员教员自己动手挖窑洞解决教室和宿舍的困难,修建了“抗大公路”。抗大以窑洞作为教室,把石头砖块砌成桌椅,用石灰泥土糊成黑板,这种办学条件节约了资源,也缓解了根据地的物质短缺现象。[1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度困难。抗大坚持在敌后办学,再加上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物质极其匮乏,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面对如此艰难的条件,毛泽东鼓励青年通过劳动自给自足。在1943年,抗大总校师生工业生产创收319万余元,副业盈利207万余元,畜牧业332万余元,收获蔬菜131.4万余斤,生产自给率达到了58%以上。[1]3891944年以来开展大生产,据统计,全校在10个月生产劳动中共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从而极大地解决了抗大教职员工的经济生活困难,提高了抗大教职学员的劳动观念,密切了上下级关系和军民关系。这次大生产运动,是抗大创办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4]174

(二)生产劳动教育加速了知识青年劳动观念的转变

抗大自第二期开始,大批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涌来。在抗大的第三、四、五期,更多的知识分子为响应党的号召奔赴延安。抗大便开始担负起培养知识青年的任务。抗大各级党组织针对知识分子的特点,因势利导,结合当时抗战形势对他们深入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教育他们与工农相结合,深入部队、基层做艰苦的实际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抗大第二期到第五期共培养知识青年数量为16144人,尤其是第四期知识青年约占总学员数的83%。[11]在1939年的生产劳动中,有的大队就在山上安营扎寨,边开荒,边利用时间上课、学习。李富春曾在《新中华报》上盛赞青年知识分子,尽管他们有些来自富裕家庭,有些是文弱书生,有些是“笔耕”文艺等,但有自觉改变不劳动的决心和毅力,加入到抗大生产运动中,开荒、种地,使劳动与学习结合,通过实践,体会到劳动光荣,体味到“劳动创造世界”之真理。[1]62为加强抗大知识青年学员的劳动观念,抗大全校人员齐动手,在劳动过程中,红军干部带头苦干的精神增强了知识青年自我改造的决心和毅力,使得他们也争先恐后地参与抗大生产劳动。在教学间隙,抗大经常动员学员参加后方建设工作,使学员特别是知识青年学员认识到领导工作是从基层工作逐渐锻炼与提高起来的,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缺乏经常性的生产劳动,便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工作能力。这也是清除学员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旧观念的最有效途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与下层劳动人民历来就有着不可磨合的隔阂。通过抗大生产劳动,知识青年被工农干部的苦干精神所感动,使其更加坚定了自我改造的决心和毅力。毛泽东感叹:“你不要小看挖窑洞,这是挖开知识分子同工农隔开的一堵墙啊。”[1]292可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不仅解决了抗大的经济问题,也转变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劳动观念,促进工农结合,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

(三)生产劳动教育继承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抗大在艰苦的环境下,通过挖窑洞,开荒大生产,不仅解决了校舍和粮食问题,而且对全体红军干部,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是一次克服困难、培养艰苦奋斗作风的历练。毛泽东激励抗大学员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认为这些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1]341936年6月,抗日红军大学遭受国民党的突袭,不得不迁往保安县县城。那时的保安县是著名的贫困县,广大群众受到国民党和土豪的压榨剥削,极度贫困,地贫人稀少,物产缺乏,交通阻塞,这种情况正如当地所传歌谣:“保安穷山窝,破庙比房多,菩萨比人多。”[1]18-19当红军大学师生到达保安县城时,看到的是荒山野破,乱草沙石,破烂窑洞,遍地牛粪,住着不到四百口人的县城,要想在这里修建窑洞校舍,困难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困境,全体学员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职务不分高低,年龄不分大小,人人动手除草、垒墙、打扫、编草条窗帘等,改造校舍和课堂,卧室用小石洞做成,讲堂由大石洞而成,黑板是石壁做的,凳子和讲台用石头砌起来。晴天在大树下露天上课,雨天就搬进石洞课堂。教员站在石讲台上讲课,学员们坐在石凳上静心听讲。在一次抗大讲课时,毛泽东说道:“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1]19

四、抗日军政大学生产劳动教育的启示

毛泽东提出把“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作为苏维埃和抗大生产劳动教育的指导方针,使抗大在特殊的环境下“越抗越大”,其历史经验也值得我们当今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建设,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发挥高校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实践价值以及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等以启示。

(一)开展马克思劳动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劳动思想观念

通过课堂讲授马克思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意识,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要贯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强大,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提出新的问题,要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劳动教育理论。基于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教学,教师不仅要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理论体系及其本质,还要让学生以高度的理论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和回答现实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劳动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去认识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另一方面,还必须把这一教育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忽视劳动,讲究不劳而获,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等现象。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系统的理论教学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辨别和抵制各种资产阶级思潮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思想观念意识。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实践,让大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加强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发挥高校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实践价值

劳动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因此,高校应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一是“以劳树德”,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另外,高校要厚植学生的道德情怀,讲求团结和协作精神,养成自觉修善的道德品质。要加强劳动素养教育,掌握新时代劳动教育技能知识,追求一丝不苟的、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二是“以劳增智”,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通过劳动增强其实践知识的重要途径,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当学生把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时,能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力。因此,教学的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经过实践检验。三是“以劳强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劳动强体,主要指劳动教育可以阻止或延缓身体和精神的衰败。[12]自古以来,劳动就是一项光荣的传统,现代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使得高校学生缺乏体育劳动锻炼,不足以成为体格健全和意志顽强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四是“以劳育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劳动创造了美,美育的实现离不开审美的实践活动。高校应积极组织引导学生评价劳动场面、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美,培养学生从劳动中去感悟美、发现美的意识,真正体会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从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抗大在艰苦的环境下,通过挖窑洞,开荒大生产,解决了粮食问题和日常生活开支,这种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的。首先,高校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毛泽东劳动教育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到新时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中存在不思进取、拜金主义、不劳而获、自私主义等不良作风及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影响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为消除上述不良作风,要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高校要把艰苦奋斗的宣传教育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在入学开始,学校就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大学期间不断地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以此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最后,高校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并形成一种艰苦奋斗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正当消费和适度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劳动观。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教育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阿宽的生产小组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