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四条途径

2021-12-02

江苏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分封制抗金疑难

刘 琛

提问是一种教法,也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对提问的运用,并非单一地提出问题,要突出提问的有效性,抓住学情,抓住学生学习疑难处,根据学生的认知冲突来设计有效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增长才识,发展历史素养。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条途径来设计问题。

1.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

在历史学习中,提问要把握恰当的时机。教师在提问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体系,把握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引导学生顺势展开思考与探索,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统编教材九下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对英国、美国、法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该单元主要介绍资产阶级的统治制度及特点。由此,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联系本节内容,学生找到了俄国和日本。接着,教师再设置问题:“在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后,美国又遇到了哪些困境?通过哪些措施摆脱了困境?”结合历史教材,学生知道,美国独立战争后,由于美国南北方实施不同的经济形式,资产阶级与奴隶主的矛盾无法调和,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取得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让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巩固。这样的提问,顺着学生已有的知识脉络,增进新旧知识点的理解与互融。

2.在学生学习疑难处设计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抓住学生的学习疑难点,围绕疑难点展开提问。

例如,在学习“分封制”这一知识点时,分封制的概念、分封制的目的、分封制的内容及其影响的探究是学习难点。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分封制,即便融入相关史料,学生依然会理解困难。为此,笔者将难点进行分解,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自主读书,了解分封制的目的、特点。分封制是由谁主持的?对谁进行分封?有何影响?”这样层层关联、由浅入深地展开提问,学生在回答这些相互关联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分封制,突破了学习难点。

3.根据学生认知冲突设计问题。

历史是客观的,但我们的认知却可能是主观的、充满矛盾和疑惑的。课堂上围绕历史史实的提问,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展开。

例如,在学习“岳飞抗金”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岳飞是民族英雄,他在抗金过程中英勇杀敌,保家卫国,收复失地。但为什么岳飞被召回并被杀害?”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关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得知,岳飞打败金兵,迎回徽宗、钦宗,但从宋高宗的立场来看,重用岳飞为的是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国家安定,可他又担心二帝回朝,影响其帝王之位,所以岳飞必然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教师请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客观地讲,岳飞代表了谁的意志?谁更希望他抗金成功?”最后,师生通过共同讨论,得出“岳飞抗金最符合百姓利益与立场,但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岳飞的命运难逃一死”的结论。

4.在总结归纳时设计问题。

在学习历史时,一节课讲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提问形式上,可以是个人提问,也可以是小组提问。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社会影响进行思考,请同学们以小组交流的方式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的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在历史课堂,提问还要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把握问题设计的适切性。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认真备好问题,贴近学情,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究,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巧妙点拨,耐心等待,让提问更有效。

猜你喜欢

分封制抗金疑难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岳飞大破金兀术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岳母刺字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