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教育区域性实践*
——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2021-12-02

江苏教育 2021年85期
关键词:青岛市生涯家校

王 萌

一、生涯教育的家校合作现状

鉴于生涯教育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普遍重视,以及相互借力、各展所长的初衷,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出通过家校合作实施生涯教育的做法。常见的形式包括:家长入校开展讲座介绍行业、职业信息;家长为学生提供参访企事业单位的机会;在家长学校课程中增加生涯教育讲座。然而,在当前的生涯教育的家校合作具体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不均衡。

邀请家长入校开展讲座或依托家长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的机会,是非常好的家校合作形式。然而,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教学质量和生源上,常常也体现在家长的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和职业背景上。部分学校在开展生涯教育的过程中更容易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获得的资源更加丰富且优质,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家长或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讲解和指导;与之相反,也有一些学校在开展生涯教育的过程中举步维艰,争取到的家长资源在质和量上均不理想。长此以往,生涯教育的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将被拉大。

2.缺乏专业化指导。

学校作为专业化教育场所,在常规教育教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基础。但学校如何发挥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如何适应家校合作中联络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多重角色,是家校合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家校合作模式下的生涯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基于家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才能达成科学化、专业化的目标。

3.定位不清晰。

基于家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的定位不清晰,主要体现在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清晰、生涯教育活动的性质定位不清晰、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分工不清晰等方面。目前,基于家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中,出现了下述问题:学校过度依赖家长在行业、职业中的权威性,丧失了学校本身在生涯教育中的专业地位;家长忽视了自身也是生涯教育的学习者,在对生涯教育理解有偏颇的情况下承担生涯教育任务,效果不理想;家校双方缺乏沟通,没有达成共识,未能准确把握生涯教育与公益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异同,将生涯教育当作一个“万物可装”的筐,导致生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二、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教育区域性实践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秋在教育科研部门设置生涯规划教研员岗位,2019年分别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设置开展家庭教育的行政处室和业务指导处室。针对上述问题,山东省青岛市积极开展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教育实践探索。

1.确定科学的工作方向。

青岛市以七百余名普通高中生为样本,采用彭永新、龙立荣编制的《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家庭背景(以父母文化水平为代表)对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显著;学校生涯教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显著有效。

根据研究可知,学校生涯教育课程虽然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尤其体现在自我评价和制定规划两个因子上,但在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两个因子上干预力度不足,而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感恰恰是在这两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因此,通过家校合作实施生涯教育具备可行性,学校和家庭应当根据各自影响显著的领域确定开展生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2.建立组织机制。

学校主导、家委会主办,共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工作,是家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的探索尝试。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六中学融合实施生涯发展项目和家庭教育指导项目,设立领导团队、核心团队和导师团队三级组织,邀请家长入校开展讲座、指导,并创新开发了“亲子共话职业选择”等主题活动。山东省青岛市博文小学家委会设置生涯规划部,主要职责为:(1)参与开发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生涯实践活动;(2)协助学校定期开展“生涯讲堂”,主动联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场所;(3)积极组织家长志愿者协助学校开展职业参访活动;(4)做好生涯教育的宣传工作等。

3.开发提升家长生涯指导能力的系列课程。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实验高级中学以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为研究对象开展抽样调查,发现77%以上的学生和家长苦于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68%的学生和家长对高校录取和专业职业缺乏全面的认知。由此可见,不仅学生需要获得生涯教育,家长也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胜任生涯教育的家校共育任务,这远不是针对家长开设一次选科说明会就能够解决的。由此,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率领骨干教师团队,开发“家长读懂生涯规划,孩子实现多元发展”家长课程,以“更新家长对生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家长的生涯指导能力,发掘优秀家长指导孩子生涯规划的典型经验”为目标,配套文本、课件、微视频、推荐书目等资源,内容设置见表1。

4.提供政策、环境支持。

青岛市于2019年印发的《青岛市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出:生涯教育要融入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全过程,协同推进,整体实施……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阵地指导家长了解生涯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帮助孩子科学设计生涯规划,形成生涯教育的家校合力。相关文件的出台为家校合作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依据,也预示着生涯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将在体系建设、人员队伍等方面日趋完善,更好地融会贯通。

三、建议

1.各有侧重,相互补益。

通过以往的研究和实践可见,学校和家庭在生涯教育中形成家校合力具有可行性,但各自影响领域和影响方式不同。家长大多事务繁忙,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在此情况下最忌平均用力或重复工作,增添负担且效果不佳。家校双方应在沟通协作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地开展生涯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实施生涯教育课程、开展学法指导、建构选修课程、开展社团活动等途径提供广阔的空间供学生自主选择,指导其在尝试、反思中不断深化对自身志趣、能力、性格等的认知,制定和调整个人规划。家长则要为孩子树立积极正向的榜样,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体验和实践活动,主动与孩子分享个人生涯经历,示范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从而帮助孩子开拓视野、把握趋势,更有信心地应对生涯发展中的波折和起伏。

2.科学谋划,准确定位。

学校和家庭均承担生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鉴于生涯教育的专业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主动在生涯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既将家长作为生涯教育的教育对象,也将家长作为生涯教育的合作对象。随着各地区生涯教育机制的完善,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相应负责人需要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尤其是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凝练原始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形成基于家校合作的生涯教育体系和方案。

家长要认识到个人言行、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孩子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成为生涯教育的支持者、学习者和实施者。家长可以参加面向家长的生涯教育课程、讲座、沙龙等,学习如何就生涯发展主题与孩子沟通交流;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助组织校内外生涯教育活动;有能力和有意愿的家长还可以成为校外导师,分享行业、职业经验和个人生涯经历,达到“1+1>2”的效果。

3.深入性、多样化地开展工作。

在科学研究、清晰定位的基础上,深入性、系列化地开展工作成为可能。例如,家长入校开展行业、职业讲座常出现主题分散,讲授水平、风格不一等问题,学校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集中需求,确定讲座的系列主题,家长和教师集体备课,从家长的经验、经历中筛选与生涯教育相关联的核心内容,以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呈现。又如,一过性的选科家长说明会无法彻底解决家长的焦虑和困惑,学校与家长可以共同协作,就多元升学、选科决策、优秀家长指导经验等内容,通过专家讲座、家长沙龙、家校论坛等多样化的形式,形成系列课程。

4.注重资源分享。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共享生涯教育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域间、家庭间教育生态不均衡的问题。例如,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以“搭建梦想”为主题,面向全体家长征集专业介绍、行业发展、工作内容、从业建议等内容的文稿,分专题系列化展示家长的优秀作品并纳入生涯教育校本教材。青岛市教育局开设“家长面对面”“家长大讲堂”“名师空中课堂”活动,下设“生涯教育”栏目,通过现场活动、网络直播等方式增进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并会同新闻媒体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扩大生涯教育的辐射影响,让更多家长了解和认可。

猜你喜欢

青岛市生涯家校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我家的“小叶子”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我的教书生涯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