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出发,用爱浇灌,智慧育人

2021-12-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浦贤慧

青年心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班集体后进生班级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 浦贤慧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则小故事,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在平时“琐碎复杂”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不自觉地扮演着“铁棒”的角色,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事倍功半。其实,为什么不试着让自己做一把能解开心锁的“小钥匙”呢?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是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创造“真教育”。

一、把关爱洒向班级的每个角落

“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的确,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自然也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应该有一份爱心,这是最基本的。其实,一个教师要做到爱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能做到真心地爱班里的每一位学生,包括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工作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分享到老师的爱!耐心地教育违反纪律的同学,用心地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真心地鼓励有进步的同学。教师要看到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可爱之处,对后进生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和抱怨。所以,我对后进生是比较偏爱的,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

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就说我们班的邹清旭吧,因为有点多动症,再加上父母忙没时间管教。别看他个头小小的,很贪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过几天,他就会积起一大堆作业没有完成。对学习已经不太感兴趣了。年轻的我有时也真是气极了,但静下心来想想也挺可怜他的。有一次我进教室找他要作业,居然看到他拿着把扫把在帮忙打扫卫生,我忙大声表扬他:“邹清旭真不错,主动帮班级打扫卫生,如果我们大家多去督促他,指导他完成作业,相信他完成作业后会更加努力帮班级做事,为班级争光。”这令他感到很意外,马上坐下刷刷刷地做作业。这以后,大家都热情地帮助他,我也时时提醒他,他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了。这学期,我把“走廊清洁员”的任务交给了他,更是让他信心百倍。我认为,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也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

而班上的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着他们,更不迁就他们,而是严格要求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犯了错误同样要受罚,一视同仁。班上的中等生往往是班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做到发自内心的真切关爱,才能从根本上教育好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老师关爱个别学生非常容易,但要做到关爱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则有点力不从心。一个班集体中,有优等生、中等生、当然也有后进生。对待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纪律、生活习惯等,都要做到公平一致,才能显现出班主任的关爱之情。

二、用智慧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主见,而且争强好胜,但是他们毕竟还小,所以,在班级管理上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些激励措施,尽量把要求订得细一些,具体一些,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人人有岗位

开学初,我班实行“人人岗位责任制”,对班委干部、课代表和其他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例如:负责电灯的同学,教室内光线暗时及时开灯,教室内光线明亮时或室内无人时及时关灯;负责讲台的同学,要保证讲桌的清洁、讲台上物品摆放的是否整齐,老师上课时有粉笔可写,同时负责对不爱护粉笔乱涂乱写、乱扔粉笔头者进行教育和处罚;负责窗户和瓷砖的同学,要保持窗户和瓷砖的洁净……期中和期末评选一批“岗位能手”,对不能胜任岗位的作适当调整。实行岗位责任制,使学生人人有管理服务的岗位,让学生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突出了学生群体参与的主体地位,强化了教师指导意识,淡化了教师管理职能,逐步实现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二)个个有对手

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每次考试、比赛之后,谁输,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万里马”送给对方,以便时时激励双方。有一次,我们班的柏浩晨语文单元测验考完之后,迫不及待地来问我分数,当他知道他考了78 分,而他的对手刘义琪考了72 分,比他低6 分。他一蹦三尺高,冲出办公室,边跑边喊:“吴泽涛,你得送我一匹马……”没过几天,他又来找我,告诉我他要换竞争对手了,因为他超过了刘义琪。通过这样的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较快。

(三)组组有目标

除了个人竞赛,我在班上还实行“一帮一、一盯一”“最佳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分别对得分最高的、竞争最激烈的、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并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想出响应方案。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让表扬成为孩子的前进动力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优等生、中等生、还有学困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扎实工作,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视同仁,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其自信和勇气,使其扬长避短更好地学习。我教过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专心听讲,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有一天我发现在我的语文课上他在画画,当时的我十分生气,但我还是很好地控制自己,看了一下他的画,老实说画得还不错,于是我对他说,老师觉得你画得也好,等下课后告诉老师你这幅画的含义好吗?我庆幸自己没有当场发火,接下来的课,小男孩听得特别认真。所以说,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赞美,会带给学生一种自信,一股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二)及时称赞学生微小的进步

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正如打仗要抓“天时”、抓“战机”。对于学生的表扬,也通常是及时表扬最好,当学生自认为自己有进步时,会有一种渴望表扬的期待,因此对于学生做出了努力而获得了成绩时,都应立即给予表扬,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满足。最近我们班的一名学困生作业完成很及时,每次做完交给我,我会立即当着全班的面大声表扬,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也扬起了久违的笑容。接下来几日,他更加认真书写,及时上交,得到的鼓励越多,上课也更有自信,积极举手发言。这种及时表扬和强化,不仅能坚定学生做出正确行动的信念,维护本人的积极性,还能教育其他学生,促进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总体看来,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收获也存在不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深切地领会到班主任工作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它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多下功夫,深入细致地研究这门学问,争取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班集体后进生班级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试论高中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班级英雄
浅谈转变“后进生”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温暖的班集体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