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个荷兰水仙品种在合肥地区的引种种植及繁育试验

2021-12-01程红梅王德梅童丽丽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程红梅, 周 莉, 王德梅, 童丽丽

(1.合肥植物园,安徽 合肥 230031;2.合肥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3.金陵科技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荷兰水仙又称洋水仙、欧洲水仙,为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水仙属(

Narcissus

)多年生球根植物,是从欧洲引进水仙品种的统称。其育种亲本涉及很多水仙属植物,如喇叭水仙(

N.pseudo

-

narcissus

)、红口水仙(

N.poeticus

)、明星水仙(

N.incomparabilis

)、多花水仙(

N.tazetta

)、仙客来水仙(

N.cyclamineus

)和丁香水仙(

N.jonquilla

)等。作为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市场倍宠的球根花卉,其品种众多,花型、花色丰富,冠型变化多样,不仅适用于花坛、花境及盆花促成栽培,还是重要的水培植物,深受园艺栽培及爱好者的青睐。不同荷兰水仙品种多样、观赏性状不一,物候期差别较大。目前国内主要依靠每年从荷兰进口,尽管有关国外各种类型的水仙品种引进栽培有了诸多研究,但与丰富的水仙品种资源相比,相关文献资料仍相对缺乏。合肥植物园自2016年起开始引进荷兰水仙用于园林观赏,栽培不同类型水仙品种50余种,经过多年露地栽培观察,这些荷兰水仙在合肥地区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园艺性状稳定,株型整齐。不同水仙类群如喇叭水仙、重瓣水仙(Double

Narcissus

)、仙客来水仙、裂杯水仙(Split-cupped

Narcissus

)、大杯水仙(Large-cupped

Narcissus

)和小杯水仙(Small-cupped

Narcissus

)在第2年均能够正常生长开花,说明荷兰水仙对本地气候适应性强,进行本土化栽培利用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本研究对荷兰引进的9个水仙品种其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物候期和种球繁殖等进行观测,以期为荷兰水仙的本土化栽培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分别是

N

.‘Avalanche’(雪崩)、

N

.‘Golden Dawn’(金色黎明)、

N

.‘Grand Soleil d'Or’(大太阳)、

N

.‘Grand Primo Citronier’(超一流)、

N

.‘Martinette’(马提尼酒)、

N

.‘Cheerfulness’(快乐)、

N

.‘Golden Rain’(金雨)、

N

.‘Yellow Cheerfulness’(黄色欣喜)和

N

.‘Recurvus’(再生),于2019年10月从荷兰引进(表1)。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健康种球作为试验材料。根据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对水仙属植物的分类,9个荷兰水仙品种分属于3个类群(表1):

表1 9个荷兰水仙品种及花朵性状

1.1.1 多花水仙(

N.Tazetta

) 花常簇生,每花茎着生花12朵或更多,花小、芳香,或着生3~4朵大花,杯状副花冠小,侧面常为直边,花瓣宽,多数先端尖,如

N

.‘Avalanche’、

N

.‘Golden Dawn’、

N

.‘Golden Soleil d'Or’、

N

.‘Grand Primo Citronier’和

N

.‘Martinette’。1.1.2 重瓣水仙(Double

narcissus

) 花大多单生,大型,重瓣或半重瓣,副花冠和花瓣被拟瓣结构所取代。有些种类花较小、4朵或4朵以上簇生,如

N

.‘Cheerfulness’、

N

.‘Golden Rain’和

N

.‘Yellow Cheerfulness’。1.1.3 红口水仙(

N.Poeticus

) 花通常单生,但有时2朵生于同一花茎上,杯状副花冠小、香艳,花瓣亮白色,有芳香气味,暮春或初夏开放,如

N.

‘Recurvus’。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材料种植于合肥植物园植物引种驯化区。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纬3°56′-32°32′、东经116°40′-117°58′,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7 ℃,年均降水量900~1 000 mm,年均无霜期228 d,平均相对湿度为77%。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梅雨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1.3 试验方法

1.3.1 种植管理 田间露地栽培,种植前深翻土壤30 cm,整地作畦,畦宽约1.5 m,畦高约30 cm。种植前撒施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与土壤均匀混合改良土壤。于2019年11底-12月初种植于整好的阳畦内。种植株行距12 cm×15 cm,深度为10 cm,上方覆土厚度约5 cm。田间管理采用常规养护方法,管理一致。

1.3.2 物候期观察 物候期主要观测各品种的发芽日期(10%植株发芽日期)、出苗日期(10%植株出苗日期)、出苗盛期(60%植株出苗日期)、现蕾期(60%现蕾日期)、初花期(10%开花日期)、盛花期(60%开花日期)、末花期(60%花谢日期)、枯黄期(60%植株枯黄日期)以及群体花期(从初花期到末花期的天数d)和单朵花期(一朵花从开放到凋谢的天数d,取10朵花的平均值)。

1.3.3 生物学性状观察 对各品种的植株性状、花朵特征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生物学特征在其盛花期进行观测记载。花朵性状主要从花序着生方式、花型、花色、花瓣性状和花香等方面进行调查,株高、花葶高度、花径、花被片长宽及副冠长宽等数量性状用游标卡尺和卷尺各测量10个样本。各性状的描述和测量方法标准参见。连续观测2年进行园艺学性状的比较。

1.3.4 种球收获及测量 收获种球后,风干储藏至通风良好的室内,对种球进行称重,测量种球周径、统计子球数量。计算繁殖系数(收获种球数量与种植种球数量比值)、产量增长百分率(收获种球平均重量与种植种球平均重量之比)和周径增量(收获时种球的平均周径与种植前种球的平均周径之差)。

1.4 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品种单个性状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种植2年园艺学性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观赏性状比较

多数品种株高在19~30 cm之间,植株高矮适宜。重瓣品种

N

.‘Cheerfulness’、

N

.‘Yellow Cheerfulness’、

N

.‘Golden Rain’以及多花水仙

N

.‘Avalanche’、

N

.‘Golden Dawn’、

N

.‘Golden Soleil d'Or’、

N

.‘Grand Primo Citronier’和

N

.‘Martinette’均为伞形花序,花朵较小,花色单一,多为白色、黄色或橙色。红口水仙

N

.‘Recurvus’花1~2朵,主冠白色,副冠黄绿色、边缘红色,花色独特,花清香。5个多花水仙品种均香味浓郁,花小但花量多。重瓣水仙

N

.‘Golden Rain’香味浓郁,而

N

.‘Cheerfulness’和

N

.‘Yellow Cheerfulness’花香异味。9个荷兰水仙品种植株健壮、叶色青翠、株型秀丽雅致,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2 物候期比较

2.2.1 生长期 除

N

.‘Recurvus’外,其他品种发芽日期多在12月上旬,品种间萌芽时间略有差异(表2)。多花类群

N

.‘Golden Dawn’、

N

.‘Martinette’、

N

.‘Golden Soleil d'Or’和

N

.‘Avalanche’发芽最早,12月初开始发芽;其次为

N

.‘Golden Rain’和

N

.‘Yellow Cheerfulness’,发芽日期分别为12月16日和12月23日;

N

.‘Cheerfulness’发芽较迟,1月初尚开始发芽;

N

.‘Recurvus’发芽最迟,2月14日尚开始发芽,从种植到发芽经历73 d。各品种出苗期差异较大,

N

.‘Martinette’ 出苗最早,在12月上旬;其次为

N

.‘Golden Soleil d'Or’、

N

.‘Golden Rain’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12月下旬开始出苗;发芽迟的品种

N

.‘Recurvus’和

N

.‘Cheerfulness’出苗期最晚,分别为2月18日、2月10日。2.2.2 枯黄期 多数品种5月枯黄,枯黄期较为集中。

N

.‘Martinette’ 枯黄最早,5月初枯黄;其次是

N

.‘Recurvus’,5月中旬枯黄;其他品种多在5月下旬枯黄;

N

.‘Golden Dawn’枯黄期最迟,在6月初枯黄。

N

.‘Golden Dawn’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 生育天数最长,分别为185 d、181 d;

N

.‘Recurvus’生育天数最短,仅91 d,其他品种生育期天数在145~176 d。2.2.3 开花物候期 花期自2中旬至4月中旬,荷兰水仙在这段时间内表现出较高的观赏性,也是其最佳观赏期(表2)。现蕾期2月至3月,现蕾最早的为

N

.‘Golden Soleil d'Or’、

N

.‘Martinette’和

N

.‘Golden Rain’,2月上中旬即开始现蕾。发芽、出苗最晚的品种

N

.‘Recurvus’和

N

.‘Cheerfulness’现蕾也最迟,现蕾期分别为3月30日、3月7日。从出芽到现蕾,多数品种需历时60~80 d,而

N

.‘Avalanche’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历时80 d以上,

N

.‘Recurvus’历时最短,从发芽到现蕾仅47 d。

表2 9个荷兰水仙品种物候期比较

从现蕾到始花,多数品种经过10~20 d,

N

.‘Cheerfulness’和

N

.‘Golden Rain’经过8 d就进入初花期,

N

.‘Recurvus’仅4 d进入初花期;

N

.‘Golden Soleil d'Or’、

N

.‘Golden Rain’和

N

.‘Martinette’初花期最早,2月中下旬;

N

.‘Recurvus’初花期最迟,4月初尚开始始花。最早开花的

N

.‘Golden Soleil d'Or’与最晚开花的

N

.‘Recurvus’,初花期相差46 d,多数品种初花期集中在2~3月。3月底多数品种即进入末花期,早花品种

N

.‘Golden Soleil d'Or’和

N

.‘Golden Rain’,花谢较早,其花期也较长,分别达29 d、28 d。晚花品种

N

.‘Recurvus’花谢最迟(04.17),其花期也较短(15 d)。花期最长的品种为

N

.‘Martinette’,花期达31 d。各品种群体花期和单朵花期差异较大,早花品种

N

.‘Golden Soleil d'Or’、

N

.‘Golden Rain’ 单朵花期达2 425 d,而

N

.‘Yellow Cheerfulness’、

N

.‘Recurvus’、

N

.‘Avalanche’和

N

.‘Cheerfulness’单朵花期仅1 013 d。

2.3 生物学特性比较

9个水仙品种在株高19~33 cm,

N

.‘Yellow Cheerfulness’最高,为33.63 cm,与其他水仙品种差异显著(表3)。

N

.‘Golden Soleil d'Or’、

N

.‘Grand Primo Citronier’和

N

.‘Avalanche’植株低矮,叶片宽短、肥厚,株型平展。

N

.‘Cheerfulness’、

N

.‘Martinette’、

N

.‘Yellow Cheerfulness’和

N

.‘Recurvus’株型直立、叶片细长。多数品种花葶低于或略高于叶面,如

N

.‘Avalanche’、

N

.‘Grand Primo Citronier’、

N

.‘Cheerfulness’、

N

.‘Golden Rain’、

N

.‘Martinette’、等,而N.‘Recurvus’、

N

.‘Golden Dawn’和

N

.‘Golden Soleil d'Or’花葶较高。

表3 9个荷兰水仙品种园艺性状比较

花径变化范围在3.52~5.69 cm,

N

.‘Recurvus’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花径最大,分别为5.69 cm和5.67 cm,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

N

.‘Golden Rain’、

N

.‘Avalanche’和

N

.‘Golden Soleil d'Or’花径较小,分别为3.51、3.58和3.85 cm。与花径相对应,不同品种副冠宽度介于1.19~224 cm,副冠长变化范围0.65~1.82 cm。除

N

.‘Recurvus’花常单生外,其他品种为伞形花序,每葶着花多数。

2.4 不同荷兰水仙种植2年园艺学性状比较

9个荷兰水仙品种种植两年性状比较(表4),除

N

.‘Golden Rain’和

N

.‘Avalanche’叶宽显著增加外,其他品种叶宽差异不显著。多数品种株高和叶长有显著增加,多数品种的花葶高也表现出显著增加,仅

N.

‘Golden Dawn’花葶高未表现出明显变化。多数品种的花径、花被片长宽和副冠长宽均有了不同程度减小,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花径无显著差异,

N

.‘Recurvus’花径出现增长。可见,通过夏季种球采收和合理贮藏,再次种植第二年多数品种株高、叶长和花葶高表现出显著增长,而花径等花部性状虽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

N

.‘Golden Dawn’、

N

.‘Recurvus’、

N

.‘Avalanche’、

N

.‘Grand Primo Citronier’和

N.

‘Martinette’第二年花期植株长势健壮,花小花量大、香味浓郁,表现出较高观赏性。

表4 9个荷兰水仙品种种植2年园艺性状比较

2.5 种球繁育

目前,球根类生产上最常用的繁殖方式多为分球繁殖,水仙属植物也常采用自然分球法进行生产繁殖。种植一年后,9个荷兰水仙的种球周径均有所增长,增量范围在0.60~5.85 cm(表5)。其中

N

.‘Martinette’种球周径增量最大,为5.85 cm;其次

N

.‘Recurvus’,为4.42 cm,

N

.‘Golden Rain’和

N

.‘Golden Soleil d'Or’种球增量较小,分别为0.60和0.74 cm。根据种球的繁殖系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N

.‘Recurvus’、

N

.‘Martinette’、

N

.‘Cheerfulness’、

N

.‘Yellow Cheerfulness’、

N

.‘Golden Dawn’、

N

.‘Grand Primo Citronier’、

N

.‘Avalanche’、

N

.‘Golden Soleil d'Or’和

N

.‘Golden Rain’。

N

.‘Recurvus’繁殖系数最高,达到3.88,每株收获种球2~6枚,其次是

N

.‘Martinett’,繁殖系数3.56。

N

.‘Avalanche’、

N

.‘Golden Soleil d'Or’和

N

.‘Golden Rain’繁殖系数较低,每株多为1球,繁殖系数分别为1.08、1.03、1.02。其他品种种球繁殖系数在2.0~3.5。

表5 9个荷兰水仙品种种球繁殖情况

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9个水仙品种种球平均重量均有增加,增长幅度在136.26%~191.84%之间。根据种球产量增长百分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N

.‘Martinette’、

N

.‘Avalanche’、

N

.‘Grand Primo Citronier’、

N

.‘Cheerfulness’、

N

.‘Recurvus’、

N

.‘Yellow Cheerfulness’、

N

.‘Golden Soleil d'Or’、

N

.‘Golden Dawn’和

N

.‘Golden Rain’。其中

N

.‘Martinette’产量增长百分率最高,达191.84%,而

N

.‘Golden Dawn’和

N

.‘Golden Rain’增长幅度最小,分别为136.46%和136.26%。

9个品种均能适应本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进行正常生长繁殖,少数品种的母球每年只能繁殖一个子球,繁殖系数不高,个别品种繁殖2~6个种球。

3 结论与讨论

9个荷兰水仙品种在合肥露地栽培均能正常生长并且开花,完成其生活史,且株型、花型和花色各具特色。花期从2月中旬至4月中旬,早花品种

N

.‘Golden Soleil d'Or’与晚花品种

N

.‘Recurvus’初花期相差46 d。多数品种末花期在3月下旬,枯黄期5月。不同水仙品种花期长短15~31 d。5个多花水仙和

N

.‘Golden Rain’、

N

.‘Recurvus’香味浓郁。花径变化范围3.51~5.69 cm,副冠变化范围1.19~2.24 cm,

N

.‘Recurvus’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花径最大,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通过夏季种球采收和贮藏,第二年生物学性状比较,多数品种株高、花葶高和叶长显著增长,而花径等花部性状除

N

.‘Recurvus’和

N

.‘Grand Primo Citronier’外,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小,但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9个荷兰水仙种球繁殖系数在1.02~3.88,

N.

‘Recurvus’繁殖系数最高。种球产量增长百分率在136.26%~191.84%,种球周径增量0.60~5.85 cm,其中

N

.‘Martinette’和

N

.‘Avalanche’的种球产量增长百分率和周径增量均较高。

合肥地区5~6月荷兰水仙植株枯黄,遇夏季梅雨季节采收种球宜在土壤干燥时挖取,收获后可以采取排风扇、短时间暴晒、自然风干的方法使种球晾干。放在阴凉通风处贮藏或有人工制冷设备的贮藏库内自然循环温度贮藏。秋季再进行适时种植,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