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唱技巧解析

2021-11-30王琳洁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曲式艺术歌曲演唱者

王琳洁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作词、我国著名作曲家青主作曲的一首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代表作。在艺术表达方面,作品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和音乐创作技巧,完美地融合在其中,使歌曲的艺术性得到真切而自然流露。在探究歌曲演唱技巧中,需要充分挖掘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该作品。

1 歌曲《我住长江头》简介

歌词《我住长江头》是由北宋词人李之仪所创作。在创作和表达中,上阙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歌曲的全词采用抒情的形式,通过几句短短的词语,将作者的距离感和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怀表达出来。下阙主要采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女主人公在面对爱情时的热烈期望和执着。整个作品情感真挚,语言清晰明了,通过重叠回还的句式,将作者的情感巧妙地用诗词表达出来。歌曲《我住长江头》运用长江之水寄托情感,从而表现出灵秀的艺术特点,将作品耐人寻味的艺术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

《我住长江头》由近代著名作曲家青主谱曲,不仅将宋代古诗词中的深沉情感表达出来,又采用曲式结构变化的方式,让整首歌曲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情感。作者在歌曲创作中的风格与自我的生活经历有关。20 世纪20 年代,作者刚从德国留学回来,刚一回来就要面对国难当头的祖国,这时他愤然投身于革命活动中。在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后,作者对活动的结果并不满意。德国留学回来后的革命生活,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面对革命的精神压力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接受过西方专业音乐创作理论知识的他,根据社会的实际现状,创作出这一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歌曲结合源源不断的长江之水,将作者对于革命胜利和美好未来的期待充分体现出来。目前,《我住长江头》不仅是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也是很多音乐专业学校、音乐比赛所常见的教学与演唱曲目,这对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歌曲《我住长江头》的艺术特点

2.1 题材内容方面

《我住长江头》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其中的选词也极其严谨。题材是在名篇名作中挖掘和提取的情感,其传承和借鉴具有独特的风格韵味,且含义深远。在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题材内容选择中,可以将其分为古诗词艺术歌曲、写实性艺术歌曲、抒情艺术歌曲等三个层面。这首歌曲的艺术特色,是从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提取出来的,歌曲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歌曲的创作,达到艺术与诗词之间有效融合的目的,这对丰富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具有积极的影响。

2.2 曲式结构方面

在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发展中,不仅歌词内容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特色,还在曲式结构等多方面推动着中西文化的有效融合,这对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开辟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我住长江头》在曲式结构的选择方面,其选择的题材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歌词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等特点。所以,歌曲相对应的曲式结构也呈现出简单、精炼化的特征。在曲式结构表达方面,不仅实现合二为一的目的,还让整体的曲式结构,在音乐情绪的渲染中得到升华,从而全面地提升了歌曲的艺术表达力,带给听众不一样的感受,并留下了无限遐想。在曲式结构的选择中,作者还根据歌词内容的表达特征,让曲式结构营造出一种艺术表达和情感宣泄的氛围,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演唱者与观众形成共鸣,进而推动歌曲在曲式结构方面的有效传承和传播。

2.3 调式调性方面

目前,音乐曲式采用离调、转调、调性对立的方式,达到调式调性合理布局的目的。这样更能将曲式结构的不同功能作用呈现出来,提升其艺术歌曲的表达效果。在《我住长江头》的调式调性布局中,不仅加入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有关的调式和调性布局,还全面借鉴西方古典音乐作曲的调性和调式布局规律,从而构成一种具有独特调式和调性的布局特征。歌曲在表达的过程中,是以京剧西皮腔为基础,然后结合大小调、同组音调大小调为主的方式,让其更好地提升艺术表现效果。歌曲主要分为四小段,通过多种调式、调性相互转换的结构优势,给人带来听觉上的变化和对比的艺术效果。

2.4 和声结构方面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非五度叠置的民族化和声是其和声结构的主要基础。这首歌曲在和声结构的创作中,具有丰富的和声中国化特点。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突出中国传统艺术歌曲的表达特征,同时还结合西方传统和声结构中的和声、复调等概念,进而达到和声结构之间有效补充的目的。同时,在全面优化和声结构的过程中,中西方和声结构的融合,是推动艺术歌曲有效传承和发展的必然方式。

2.5 钢琴伴奏方面

在近现代中西方乐器的发展中,许多艺术歌曲的创作,不仅借助西方伴奏乐器,还根据其创作特点,不断提升艺术歌曲的表达效果。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伴奏中不可代替的乐器形式,给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带来了许多借鉴经验。钢琴伴奏包含刻画歌曲景象、烘托歌曲氛围和抒发歌曲情感的作用,这些都让歌曲本身达到一种相辅相成的目的。《我住长江头》是一首抒情歌曲,在表达的过程中,结合钢琴弹奏,能展现出更加温和、婉转、细腻的优美曲调,给人一种自由、舒缓的感觉,从而实现钢琴伴奏的有效表达与烘托,不断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3 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唱技巧

在分析《我住长江头》的演唱技巧中,影响歌曲演唱风格的因素很多,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合理的了解和探究其最佳的演唱技巧。

3.1 从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情感基调

音乐是一种自然情感的产物,当内心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可以通过音乐将内心的情感演唱和表达出来。在《我住长江头》的演唱中,演唱者需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充分了解作者在创作期间的人生感悟、历程和情感体验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发现,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具有淡雅、婉约的特征,对在演唱者的情感表达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正面临动荡不安的革命生活,所以其情感基调被无限扩大。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将自己对革命和战友的忠诚、忠贞之情表达出来。所以,在歌曲的演唱中,不能只用简单、甜美的腔调来表达,还需要结合更加广博的胸怀、深沉的情感来进行处理,从而不断呈现出歌曲庄重、大气的特征。

3.2 歌曲的内涵和走向由歌词所决定

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演唱者充分掌握歌词所描绘的场景、情绪,还需要准确把握演唱过程中所投入的音色和情感。作者在歌词的表达中,优化了原有诗词内容的结构,将最后两句进行3次重复演唱,从而使演唱者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并在情感达到高潮之后,再铺天盖地、一泻千里。从歌曲的总体结构来看,《我住长江头》不仅是一首直抒胸臆的歌曲,更是一首语言直白、大胆,情感强烈涌现的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端庄、优雅的古代女子,让音色变得更加圆润、柔和。在声音的控制方面,需要演唱者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地符合歌曲的情感表达特色。

3.3 正确认知和重视曲调、歌词和伴奏三大要素

在艺术歌曲演唱期间,演唱者只有充分掌握曲调、挖掘音乐表现手段,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起伏变化的歌曲情感环境中。G 大调是《我住长江头》的主调,整首曲子运用6/8 的结构形式,让一个音符占据三番形式。歌曲演唱的旋律宽广而舒缓,需演唱者不急不慌、游刃有余,充分运用稳定的气息将歌曲循环进行下去。这样既能保证歌曲的流动性质,也有助于提升演唱的水平和效率。演唱者在演唱期间,还需要合理地运用曲调的演唱技巧,加强对气息的控制。比如,在刚开始演唱时,演唱者需要先打开自己的口腔,还要积极向上抬起上颚,喉头向下压,让自己在吸气期间,感受到凉风进入到喉咙里。在整首曲子的表达中,还要让口腔和喉头的位置能够通气,保持口腔和器官之间的空间感,这样才能更加稳定、饱满地将声音传递出去,从而将人体的共鸣腔体作用发挥出来,并带来声音方面的颗粒感。此外,在歌曲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声音特征,有效抓住其中的演唱技巧和歌曲表达内容,这样才能将演唱者的情感,更加充分、完整地释放出来,让观众和演唱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推动歌曲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4 歌曲《我住长江头》的传播路径

演唱技巧是指演唱者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气息,将音乐和歌曲的意境表达出来。在歌曲《我住长江头》的音乐传播和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演唱者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演唱方法及演唱目的,并运用正确的气息处理方法,理解和演唱作品的内容。同时,还要与钢琴伴奏形成良好的配合,进而实现音乐与旋律之间遥相呼应,带给人如流水般的视听感受。在歌曲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演唱者的气息要求很高,需要运用正确的气息,游刃有余地传递音乐旋律,且不能过于急躁,需保障歌曲的流动性。在传承与传播期间,演唱者需要把握好整首作品的音乐流动性和节奏平稳性,严格把控旋律的波浪性。通过对气息的有效控制,达到对歌曲有效传播和发展的目的。在歌曲的传播及发展的过程中,演唱者还要合理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将民族特色与西方美声唱法进行科学的结合,进而提升音乐的整体意境。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也需要做到字正腔圆、语音绕梁,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深入体会歌曲的音乐意境。这样才能让歌曲的演唱变得如流水般清澈干净,从而不断地提升歌曲的传播和发展的水平。

5 结语

总之,《我住长江头》的演唱技巧,主要通过创作背景中的情感基调、歌词表达形式、曲调、伴奏等方面呈现出来。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歌曲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可见,中国艺术作品的文化沉淀非常深厚,在探究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形式中,教师需要多听、多看、多练,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和教学水平,营造良好意境和氛围,进而实现歌曲的有效传播和发展。

猜你喜欢

曲式艺术歌曲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中国艺术歌曲的近代发展及其风格特色探索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