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研学旅行与文化认同共生机制的建构路径解析

2021-11-30卢兰凤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游学粤港澳大湾

卢兰凤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鼓励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粤港澳三地研学旅行合作和青少年交流。2016年12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出台,在政府统筹下,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相互配合,研学旅行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教学计划的构成部分并往课程化方向发展[1]。2018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成立,文旅融合成为新的政策导向。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要加强粤港澳三地青少年交流,并通过共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方式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合作[2]。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提出要吸引港澳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和生活,以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3]。以上政策表明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研学旅行(游学)等青少年交流平台加强内地与港澳青少年的互融互通,以增强该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然而,内地研学旅行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指导准则和理论支撑;港澳学生赴内地游学尚未形成系统化的运作模式,青少年研学旅行市场良莠不齐,研学产品存在标准化、系统化不足等问题。

旅游体验是游客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游客身份认同包括自我认同、目的地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等。身份认同作为游客的一种心理过程存在于旅游体验的各个阶段。以往游客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遗产游、少数民族游等领域,针对青少年旅游认同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探索粤港澳三地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建构机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研学旅行借“旅行+教育”模式,通过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助力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同时完成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心理建构过程。开发文旅深度融合的研学旅行项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且有利于活化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游玩体验中建构文化认同。

本文依据旅游体验式学习和文化认同相关理论,在梳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历史沿革并进行旅行模式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文旅融合、研学旅行和文化认同三个旅游研究热点,从跨学科视角研究青少年研学旅行与文化认同共生机制的建构过程,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与文化认同路径建构提供建议。

二、相关研究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与意义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1]。研学旅行是学科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教育和旅游双重属性,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本质和目的,旅行体验是方式和手段。研学旅行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经济方面,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方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政治方面,是以柔性方式进行国民教育、实现国家认同的必要手段;学术研究方面,为旅游与文化的深入融合开辟了相应的场域和路径[4]。研学旅行相关研究不仅契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助力新的旅游形态的发展。

(二)旅游与文化认同的关系

文化认同的理论解释包括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认同理论、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文化认同个体发展观、跨文化心理学的文化适应观和政治心理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观[5]。尽管研究视角各异,但都肯定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挖掘研学旅行作为实现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及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意义,有助于丰富认同理论和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旅游本质上是文化体验、认知与分享的融合体,而文化通过旅游得以传播、创新和传承。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和旅游属性赋予其文旅深度融合功能。传统文化与研学旅行课程相结合,可使学生边游边学,能活化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促进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同。

(三)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理论

从17世纪欧洲贵族青年“大旅行”到21世纪西方各国盛行的修学旅行、营地教育和国际游学等泛研学旅行活动,一直以来,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各类游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主动检验4个循环阶段[6]。旅游式学习帮助旅游者在旅行体验中通过与环境、自我及他人的对话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获取课题,经自主思考及教师指导后进行研究设计、实地调研、调控制作和总结评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形式。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网络文本分析和半结构性访谈等方法进行相关研究。首先,粤港澳三地因制度不同和文化背景差异,研学旅行(游学)相关政策、历史沿革和开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期刊、书籍、政府官网和具有研学旅行举办资质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官网获取前述资料,梳理对比后找出异同点,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研学旅行的概况。其次,查找港澳地区关于内地学生出境游以及港澳学生赴内地游学项目的推介书和相关新闻报道等网络文本资料,探讨研学旅行(游学)与文化认同共生机制的主要建构路径。此外,研究还对珠海市政府研学旅行项目相关负责人和具有研学旅行资质的部分旅行社负责人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访谈内容包括珠海市研学旅行和港澳学生赴珠海游学项目中文化认同建构的具体措施、未来发展趋势和影响评估等。研究期望通过探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研学旅行与文化认同共生机制的建构路径,为相关部门研学旅行和内地游学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四、研究结果

(一)粤港澳大湾区研学旅行概况

研究通过对广东地区研学旅行和港澳游学历史沿革、相关政策和研学模式的梳理,发现三地研学旅行(游学)存在以下共同点和差异之处。三地相同的是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大,发展基础好。广东省中小学生人数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研学旅行作为重要的校外实践课程,覆盖面广,市场潜力巨大。广东省中小学一直有春游、秋游传统,部分学生寒暑假选择参加冬令营、夏令营,但未形成系统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2016年国家从政策层面明确研学旅行的重要地位,鼓励大力推动研学旅行,多采用政府(政策制定、经费资助)、学校(学生组织)、家庭(经费支持)和旅行社(研学课程安排和实施)合作的模式。而港澳地区游学历史悠久,学校、家庭均重视游学,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出境游学目的地包括欧美发达国家、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随着内地游学旅游市场的成长、旅游企业游学项目经验的积累,再加上相对价格优势,内地游学逐步成为港澳学生的热门选择。一项针对港澳学子内地游意愿的调查报告表明,广东省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其主要游学目的地,内陆省市还鲜少提及[7]。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是国家文旅部近年工作重心,已实施“515”战略(中国旅游业发展5大目标、10大行动、52项措施)、万名港澳台学子大陆游学工程,澳门巴士内地游学广告、香港游学推介会等项目也取得显著成效。以上情况说明三地政府均十分重视研学旅行(内地游学)发展并通过政府主导方式大力推广;粤港澳三地研学(游学)相沿已久且发展势头迅猛;研学(游学)产品良莠不齐,未形成标准化、系统化发展;内地游学受欢迎程度日益提高,但覆盖面不大,影响范围有限。因此,构建完善的研学旅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二)研学旅行与文化认同共生机制建构路径

1.发挥研学旅行的游学功能,建构文化共同体认同

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现有理论研究表明认同是不断建构的过程。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同属岭南文化共同体,但由于历史际遇和发展模式的不同,港澳青少年岭南文化认同相对淡化。研学旅行为三地青少年提供了岭南文化共同体的寄托载体,通过研学旅行和内地游学形式,可唤醒三地青少年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强调粤港澳三地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的岭南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如“中华寻根之旅夏令营”旨在组织港澳青少年探访祖籍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方风俗和发展变化,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内地学生通过港澳地区研学,在体验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培育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进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随着首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发布,研学旅行和内地游学具有了更多可操作的指引,可依托该游径,借文物、文化、自然资源景观和旅游景区的串联,探寻湾区共有文脉,包括孙中山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华侨华人文化、古驿道文化和海防史迹文化等,培育大湾区文化和岭南文化共同体的认同。

2.注重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夯实中国人身份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前提是身份认同。研究表明,港澳青少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存在代际差异,存在国人身份认同淡化现象[8]。老一辈港澳人士多数从南粤移居港澳并长期与内地亲属保持密切联系,感情深厚且关注内地发展变化,中国人身份认同感强,而出生在港澳地区的青少年因长期缺乏与内地的联系,加上学校国史国情教育的缺失或扭曲,出现中国人身份认同淡化现象。已有研究表明增强港澳青少年跨境交流体验、加强学校国民教育等有助于加强港澳青少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9]。研学旅行(内地游学)通过“旅行+学习”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他们到访内地特别是广东地区旅行、学习、交流和生活,亲身感受内地发展变化。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应注重课程设计,加强旅行与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避免直接说教,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港澳青少年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同时,通过“旅游+教育”的方式增进两岸“群际接触”,丰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认同,进而转化为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与认同。

3.创建游学基地等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优化文化认同培育渠道和范式

国家长期重视内地与港澳青少年的交流工作,通过完善三地教育交流互动机制、优化三地青少年交流渠道等方式,构建基于研学旅行(游学)的文化认同培育范式。在研学旅行(内地游学)领域,各地通过建立内地游学联盟、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等平台加强三地青少年交流互动。2015年河南、江苏、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和陕西等七省旅游局联合成立首届内地游学联盟,到2019年止全国共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联盟成员单位[10]。各省旅游部门通力合作,以“以惠促游”模式开拓青少年游学产品和市场。截止目前,联盟已推出游学接待服务规范,联合打造了多条内地游学精品路线,认定两批共计68家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促进了内地游学市场蓬勃发展[1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从文化、艺术和游学三方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重点交流平台[2],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是其中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可以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到内地交流、学习和生活,拓展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内容和载体,丰富文化认同培育范式。

五、对策建议

(一)建立研究团队,加强研学旅行文化认同(特别是跨境文化认同)教育理论研究

研学旅行(游学)有助于加强粤港澳青少年对三地社会和文化的了解,唤醒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地域文化共同体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但研学旅行(游学)文化认同,特别是研学旅行中跨境文化认同的教育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现“跨境旅游+认同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研究重点。建议成立粤港澳三地青少年研究团队,从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视角,以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为研究对象,探讨跨境情境下研学旅行文化认同的特殊性、影响效应和教育机制。

(二)打造独具湾区特色的多元研学旅行(游学)项目,培育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粤港澳三地文旅部门应集聚政校企研各方智慧,发挥三地优势,打造独具湾区特色的多元化研学旅行(游学)项目,强化其文化认同功能。研学旅行项目设计应充分利用大湾区现有资源,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为抓手,借文物、文化、自然资源景观和旅游景区的串联,探寻湾区共同文脉,帮助三地青少年体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湾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他们对大湾区发展理念的认同度和跨境流动意愿,培育大湾区文化和岭南文化共同体认同。此外,应精心设计研学旅行线路和研学内容,在游历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体验、交流互动等教育环节,提高研学旅行(游学)的趣味性和教育功能。

(三)搭建粤港澳青少年研学旅行政策体系,完善文化认同教育体制机制建设

政府、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和学生家庭多方参与的研学旅行体系建构是完善文化认同教育机制建设的前提。目前国内研学旅行以及港澳学生内地游学项目主要是政府主导型旅游教育产品,但研学旅行“旅行+教育”的双重属性一定程度上要求各方发挥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主要负责颁布政策性文件,围绕产品研发、信息共享、安全保障、市场互惠、人才培养、游学标准、接待规范、宣传推广和研学基地营地评选等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提高研学旅行(游学)品质。学校主要负责研学项目的甄选、家校沟通联系、学生组织、安全教育和质量评价。研学旅行机构、旅行社等是项目运作的市场主体,主要负责项目策划、具体实施和安全保障。研究机构主要针对研学旅行项目的设置和运作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研学旅行课程设置、质量评价体系、专业队伍培养目标等,提高研学旅行的教育成效和服务水平。学生家庭主要是明晰研学旅行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项目的开展并提供部分研学费用支持。

猜你喜欢

游学粤港澳大湾
诗画里的中国 首届京粤港澳青少年儿童诗歌节暨第三届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儿童艺术交流周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农村游学活动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粤港澳大湾区:差异就是最大的价值存在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海外游学勿忘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