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研究

2021-11-28李晓剑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19期
关键词:动态化动态成本

作者简介:李晓剑( 1977-),女,汉族, 江西吉安人, 主要研究方向:成本管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迅猛发展,制造企业内部要素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节奏不断加快。同时基于现代制造企业生产模式下,因成本项目数量多、数据及工作任务大,无形中增加成本管控难度,加之企业对动态化成本缺乏应有的重视,多数企业选择在事后阶段掌握成本情况,进而加大了成本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导致企业成本提升。继《中国制造2015》的推行,制造行业的发展取得很大进步,而相应的市场竞争也更为严峻,如何实现企业转型、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主要就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完善展开研究。

关键词: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的影响,制造企业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同时相应的市场竞争趋势呈现激烈化,面对的经济环境波动性较大。而成本管理作为制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只要强化成本管理力度,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才能缓解企业的竞争压力。目前,实现动态化成本管理模式是制造企业提升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制造企业就如何实现动态成本管理模式依旧存在不足之处,需如何有效完善动态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动态成本管理概述

(一)动态成本管理定义

动态成本即变动成本,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那些在一定范围内随业务量变动而发生线性变化的成本。动态成本管理的本质在于对企业待发生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内部管理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适当调整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模式、方法以及计划等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动态化成本管理体系原则

1、合作原则

面对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制造企业应当以产品周期成本为基础,充分结合制造企业产品研发规划、物质供应、商贸流通等主体内容共同组建成本管理体系利益分享,及时对动态成本管理机制作出调整,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2、预测原则

动态化成本管理体系需主动就制造企业产品生产与投产前阶段、正式生产过程中合理预测其影响成本因素的变动情况,并且根据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有效的预测策略,从而形成“防患于未然”的局面。

3、柔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制造企业内外环境与资源都处于不断变化阶段。因此,需进一步增加企业动态化成本管理机制、规划方面的弹性,使得资源分配更具柔性,从而有助于作出合理调整,确保满足管理要求。

(三)加强动态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制造企业构建动态化成本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充分融合现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环节工作。管理人员利用现行的信息化系统对产品每一周期流程的相关数据信息展开分析,及时追踪掌握企业成本控制情况,识别潜在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确保成本管理决策活动的精确性。同时,制造企业还可以根据既定的预算编制目标进一步强化生产全过程的监管,通过成本深入分析,有效优化配置现有生产资源,充分协调各部门工作任务,在提高相关工作效率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相关既定目标,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1]。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系统化管理企业成本

基于全新时代背景,网络涵盖了多个方面,制造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促使网络技术也发挥有效作用,进而实现成本管理模式的先进化、智能化,而网络技术根据已上传数据信息主动建立健全的成本管控体系,从而一方面尽可能减少人工误差,另一方面能够有效节省有效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2]。

2、成本管理更为信息化

开展动态分析,有助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情况,并且有效整合相关信息、分析信息,制作出更具价值的分析报告,将报告内容及时反映至设立的专项管理部门,为各项决策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成本管理的动态化

动态化成本管控模式主要是收集、汇总历史生产销售相关材料,针对标准价值与实际价值两者展开对比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差异性,并且及时对决策活动作出相应合理的调整。同时,在实施动态化成本管理模式中,还具备一项储存功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数据信息完善现行的动态化成本管理体系,进而能够充分反映出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具备的各项特征。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論及实施方法存在滞后性

目前,相比于改革之前,我国成本管理理念的相关理论内容有了很大创新进步,但就成本管理研究的系统性依旧存在差距。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多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成本管理方法而言,虽然部分制造企业也在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但未对各方法进行统一处理,不同方法实施缺乏标准和规范,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际中,成本管理方法独立运行,降低成本管理的有序性,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并未将管理、销售环节产生的费用计入其中。

(二)成本管理体制陈旧化

面对市场的扩展与进步,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势必要紧跟市场发展要求而不断创新。制造企业的生产基数需要以相应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基准,每一年度需要合理预测市场需求,进而有助于更为精确的确定生产基数。但企业依旧对市场预测有所忽视,盲目性扩大生产规模,最终造成企业内部产品积压,各项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制造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优化,使其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不可出现固有化的生产模式,秉持着传统化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的改革创新进程。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技术的研发与工作人员的培养也极为重要,但部分企业会忽视,使得企业现有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随着现代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劳动者的工作压力也相继增加,在企业内部实行成本管理,往往需要带有强制性特征的行政手段,缺乏有效的劳动制约机制,使得员工没有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责任难落实到具体。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手段,该因素也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四)应用基本成本控制模式存在不当

成本管理实行中,应用基本成本控制模式会使得成本管理缺乏灵活性,缺少应有的动态特征,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加之企业内部缺少有效的监管审计部门。因此,运算获得的目标成本结果,往往与实际生产情况依旧存在偏差,进而导致成本预算预估的实际价值受到影响。

三、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的构建措施及模型构建

(一)充分结合企业战略规划与成本管理

1、结合成本管理与客户实际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为严峻,一方面是因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消费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群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模式促使消费市场朝向层次化、小众化模式发展。因此,制造企业为了合理扩大销售市场,结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对于客户展开针对性的研究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生产运营规划。

2、强化竞争企业及市场的实时性监控

由于各行业多涉及内容不同,为了合理调整各企业现行的成本管理导向,强化对同领域竞争企业及市场的实时性监控力度。同时,通过对同行业企业及市场材料成本的分析,有助于制造企业针对自身产品成本管控与影响因素展开合理对比、分析。并且在这一基础上,企业及时识别出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且对具体管理措施作出调整和创新,进一步推动制造企业的经营发展[3]。

(二)设置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动态化成本监控模式

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需将实现集成化管理系统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开展。企业还需注重内网、财务管理软件技术优化更新的建设工作,借助各项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落实制造企业成本信息收集、管理工作,对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核算,根据获得的核算结果判断影响因素,促使不同阶段中生产变动因素实现合理分支,明确地位产生成本差异性的流程。基于系统化分析之上,及时针对不利成本管理工作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推动制造企业实现动态化成本管理。

(三)明确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与工作人员

根据系统性、组织性的相关内容,组织结构与工作人员是影响制造企业既定目标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动态化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也与以上因素具有紧密联系。为此,制造企业需要根据发展特征与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合理设置成本管理组织结构,帮助企业在内部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而对于不同企业而言,所形成的成本管理组织结构也大不相同。但是不论何种的动态成本管理体系,都需以服务工作人员、服务既定成本管理目标为基准,在通过灵活利用信息化系统,促使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能够更具稳定性、柔性,且不断跟随内外因素的变化做出调整和更新。

(四)做好采购工作

随经济水平的提升,物价也在不断上涨,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下的材料价格也存在差异,为此企业应当加强采购管理,科学采购。实践中,在物资采购时,相应人员需要及时注重市场变化,从中选择性价比高、运输便捷、操作简答的材料。但是,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节约物资采购成本中首要保障其质量是否优质。

(五)落实动态成本管理模式的动态化评价工作

由于动态化成本管理模式自身存在不足之处,加之市场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应当根据固定的时间,持续性的开展成本控制工作,针对企业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判,进而识别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六)动态成本管理模型的构建

1、制造企业动态成本模型构建的基本原理

“精益成本+ERP系统+作业成本法”形成的动态成本模式,具体结合了精益管理模式、信息化系统、管理会计等手段,进而有助于制造企业管理人员更清晰化的识别各成本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推进企业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之间的融合,实现企业成本预测的动态化模式,有效提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及效率。其中精益生产是当前制造企业应用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势,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更新现行生产系统,有效规避浪费行为的发生,提升企业生产实际效率。利用精益生产手段有助于制造企业精确的从各系统中记录相关数据。精益生产与作业成本都是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基于价值链理念,以作业指导和管控手段,消除非增值成本步骤,进而有效控制损耗环节成本费用现象的发生。动态成本模型作为一种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成本展开追踪管控的先进性系统,通过促进各环节的衔接度,打破制造企业传统的驱动方式,实现动态成本融合创新驱动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成本管理方法,及时识别其中存在的成本偏差,从而保障企业成本处于可控制范围内。

2、动态成本模型的运行机制

该模型的主要业务流程有以下内容:制造企业在产品生产与运营过程中,利用ERP资源系统的工具手段收集成本信息,然后信息协同共享平台借助成本核算机制进行核算,利用作业成本法落实成本归集与分配,进而形成成本实时情况表。同时,系统性的分析控制器能够自动化从数据库中调出成本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形成报告模式,将报告反馈至上级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在充分了解成本情况后,组织召开会议,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将具体措施下发到各部门,对其系统参数作出合理调整,进而强化动态化成本管控。

动态成本模型可以细化为三个层级管理,即决策层、执行层以及控制层,主要对企业的经营、生产以及动态成本运行环节进行实时监管。第一层,生产成本辅助决策层。这一层级中利用ERP系统整合分析成本数据,其中囊括了内外环境产生的信息、市场价格的具体信息、税收政策信息等内容,按照单据内容制造成本,执行战略成本分析确认目标成本,将相应的作业計划反馈至下一层次的执行系统,同时接受这一层次反馈的信息,根据实际消耗情况对作业流程进行适当 调整;第二层,生产成本管理执行层。该层主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着手,利用MES系统完成相关成本数据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工作;第三层,生产成本过程控制层。在借助MES系统收到来自第二层级的任务后,由作业人员负责进行,并且将最终结果再反馈到第二层。根据第二层制作的成本管控计划提出具体的执行策略,同时整合分析产生的相关数据细心,从而来保障成本信息传递的完善性及精确度。

3、动态成本模型运行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制造企业战略发展与动态成本的有效结合,企业需要改变发展模式,不能仅依赖规模经营模式降低成本,应当通过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实际效益,以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为方向确认成本管理关键内容,合理设计产生生产周期的成本战略化目标,成功将降低成本理念转换提升效益。同时,制造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到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及要求,构建具有柔性的战略成本目标及组织,为后续调整机制、解决矛盾点提供帮助,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性,进一步提升各业务流程之间的衔接度,为企业动态成本调控预留充足空间,从而有助于更高效的运行动态成本管控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运行背景下,使得我国制造企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多项并存的发展状态下,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剧。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稳定经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更为先进的科技环境下,加快成本管理转型进度,尽早促使企业实现成本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玉香,齐二石.智能制造企业动态成本管理——基于LP+IT+ABCM融合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8,839(19):59-63.

[2].王学军.制造型企业的动态成本管理模式分析[J].商讯,2019(21):69+71.

[3].林泽炜.房地产动态成本管理系统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107(3):23.

猜你喜欢

动态化动态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VI系统的维度补充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
哲理漫画
动态化量刑论要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剖析的常态化和动态化探讨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