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学业拖延的心理成因及干预策略

2021-11-28霍国强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学困生

摘要: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业拖延互为因果,其学业拖延从个体成因角度分析,可分为能力型、动力型、习惯型和心境型。焦虑心理、排斥情绪、自我说服和无所谓心理是学困生学业拖延的主要心理成因。解決学困生学业拖延问题,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消除对失败的焦虑感,提升学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业拖延;学困生;心理成因;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B-0004-04

学困生是任何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特殊群体。学困生即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个别学困生除学习上存在困难外,还会有伴生的其他问题,例如在完成任务中的拖延问题。拖延是个体行为中常见的一个问题,Haycock等学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习惯性推迟的行为表现;之后Steel等人提到,对于以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学生来说,学业拖延是学生拖延行为的主要问题和表现,尽管学生意识到自己某阶段应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依然没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1]175。虽然学业拖延可能出现在任何学生群体当中,但学困生因在学习方面存在更多困难与障碍,更容易出现学业拖延问题,因此对学困生学业拖延问题需要予以更多关注。

一、学困生学业拖延的基本特点

学业拖延不只存在于学困生群体中,但是学业拖延问题对学困生的不良影响较之非学困生可能会更大。这是因为,学困生的学业拖延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生学业拖延共通的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成为这种不良影响的催化剂。

(一)学困生学业拖延问题更为复杂多样

虽然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角度看,学困生是一个同质性群体;但是由于群体内部存在差异,学困生也有不同的类型,如从影响学业成绩的个体成因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能力型、动力型、习惯型和心境型四种类型[2]。这四类学困生的学业表现不同,学业拖延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异:能力型学困生因学习能力及知识基础薄弱,其学业拖延更多的并不是主观的拖延;动力型学困生出现的学业拖延问题,则更多是由主观学习行动意愿不足造成的;习惯型学困生的学业拖延问题是其拖延习惯在学业中的表现;心境型学困生由于一些事件影响到学习的心理状态,学习主动性不足,进而导致学业拖延。

(二)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业拖延互为因果

虽然不同类型学困生的成因各有不同,然而学业拖延却往往是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学业拖延问题在学困生群体中要比在非学困生群体中更为常见。需要指出的是,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业拖延常同时存在,而且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学业拖延往往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学业拖延必然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效能,学习效能低下又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最终可导致学习困难。另一方面,学业拖延又会因存在的学习困难而不断强化。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问题后,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会降低,甚至根本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出现被动的学业拖延。一般来说,学习困难程度越大,学业拖延频率越高。

二、学困生学业拖延的心理成因

学生学业拖延的成因,既包括个体自身因素,如自尊、完美主义倾向、时间管理倾向、人格特征等;也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如任务特征、班级氛围、父母教育方式等[1]177。有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个体自身方面,主要表现在害怕失败、缺少主张、厌恶任务、冒险、差的时间管理、害怕成功、反抗控制等七个方面[3]。这些研究结果对分析学困生学业拖延提供了必要的参考。结合教育实践,以下从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几类常见心理问题入手,对学困生学业拖延的心理成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在当前教育“内卷化”的形势下,学生的各种焦虑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俞国良教授通过元分析发现,学困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学困生,数据同时表明这种差异处于中等程度[4]。焦虑本身是一种对象不明确的恐惧心理,所以焦虑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就学困生而言,焦虑心理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源于学生内部的失败焦虑心理;二是来自外部压力的批评焦虑心理。失败焦虑心理是指学生对可能出现失败而产生的焦虑。学困生因其自身学习方面的困难,所以对学习结果往往也存在一种负性的预期,这样便产生对失败的焦虑;而失败焦虑心理又会影响到学困生学业行动力和执行力,致使学生产生学业拖延问题。批评焦虑心理则是学生对可能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受到来自家长或教师的批评的焦虑。批评焦虑心理会给学困生造成更强烈的紧张感,而这种紧张感也会影响到学习的主动性,同样也会导致学业拖延的产生。

(二)排斥情绪

尽管排斥情绪是所有学生学业拖延中的常见心理表现,但在学困生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排斥情绪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抗拒心理,这种抗拒心理也一定会影响到其行为。同非学困生类似,学困生的排斥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任务的排斥,而学困生的排斥情绪之所以会更加强烈,无外乎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同等难度和数量的学业任务具有更大的挑战性,需要更多的工作量,学困生可能会视其为一种巨大挫折;二是大部分中小学生都会对娱乐活动更加感兴趣,而学困生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样一来,他们娱乐活动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少,会让他们对学习任务心生不满;三是学习任务会给学困生带来各种焦虑和压力,这会影响学困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情绪状态。当学困生对学业产生排斥情绪,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学业拖延问题。

(三)自我说服

自我说服,就是个体找一些看似合乎情理的理由,在内心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学困生学业拖延中的自我说服心理包括事前和事后的自我说服。事前的自我说服是事先为自己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寻找托词,如“我现在为何不能去完成作业?是因为我得先去吃饭,吃完饭再说,应该能写完”。事后的自我说服心理的实质是不合理的归因方式。学困生更倾向于将造成其学业拖延的原因归为外部因素,例如,“我没有完成作业,不是我不认真不努力的结果,而是因为这个题老师没有讲过”。正是因为这种自我说服心理的存在,不少学困生认为自己的学业拖延是“情有可原”的,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脱离学业拖延困境也就无从谈起。

(四)无所谓心理

比起前面几种心理问题,学困生学业拖延中的无所谓心理会对学生产生更为严重的危害,因为这种心理往往意味着学生基本上准备甚至已经放弃学业。焦虑心理、排斥情绪、自我说服三种心理状态常会伴生出现,因为三者有着共同的深层原因:学困生所以会焦虑、排斥和自我说服,是因为其还在乎学业的压力,还没有放弃学习。而无所谓心理很少与其他三种心理伴生,这是因为存在这种心理的学困生认为自己学不学习、完不完成学习任务都是无所谓的,不会在乎外部的奖惩,不会找理由安慰自己,对于学业任务和面临的学业失败也不存在排斥和焦虑的心理。尽管无所谓心理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但在矫正方面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为这种心理的成因一般是长期的、复杂的,而且还涉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问题。

三、学困生学业拖延的干预策略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很多,对所有的因素进行干预是难以实现的。从实践层面来看,可以结合被干预群体自身的特点,从一些关键性因素着手进行干预策略的设计。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学困生的学业拖延有其多样且独特的心理原因,而这些心理原因往往是造成学困生学业拖延的关键和内在因素,所以在对学困生的学业拖延进行干预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着力帮助学困生化解这四类心理因素,逐步改变学困生的学业拖延问题。

(一)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决定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的前提性因素,所以帮助学困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努力意愿和坚持意志,进而改善学业拖延问题。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进取精神上,应着力做好挫折教育和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知道,古今中外学有所成的人所以能够取得骄人成就,是因为他们遇到困难时不会以各种借口拖延甚至放弃,而是以永不放弃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及时去突破。同时,还要对学生做好责任教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身份和職业的人应履行的职责,认识到努力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是其天职。

(二)帮助学生消除对失败的焦虑感

不良的情绪体验会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造成极大的阻碍,所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困生消除对失败的焦虑感是十分必要的。在学业焦虑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工作中,首先要重视同质性团体辅导,可以面向各种类型的学困生,开展“矫治学业拖延”团体辅导,充分发挥团体动力优势来促进学生的转化;同时还要做好个别辅导或者个体咨询,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学困生,针对其学业拖延问题的表现和特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

(三)提升学生在学业上的自我效能感

在消除学生对失败的焦虑感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业效能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消除其学业拖延行为。学科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布置,初期可以采用“小步子快走”原则,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困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尤其重要的是,要让其认识到,学业上的进步来自自身对学业拖延的克服。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学困生不断增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同时感受完成学习任务的快乐,使其逐步摆脱学业拖延的困扰。

(四)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处理事情?为何在同样的时间里,有同样能力的人会有不同的工作绩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认识时间管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拖延问题的典型表现,就是存在较差的时间观念以及缺乏必要的时间管理技能。因此,首先需要让学困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改变错误的时间观念,逐渐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时间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困生进行时间管理的训练,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完成课堂任务;课后教师也要做好监督工作,指导和督促学生安排好时间,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五)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偏差,是导致学困生存在上文所述的四种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所以在对学困生学业拖延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的参与,而要通过家庭和学校的配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面对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家长应积极同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既不放任自流,也不随意增加负担,而是要通过鼓励和督促的方式,教导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使其学业拖延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冯喜珍,马青.中国学业拖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社科纵横,2017(11).

[2]霍国强.基于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学困生类型分析[J].江苏教育,2020(72):47.

[3]侯祎,盖乃诚.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原因[J].心理研究,2008(4):94.

[4]俞国良.社会转型:心理健康教育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26.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如何转化学困生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FCM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研究
失落的一角
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盗窃罪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