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启地摊经济带动经济复苏

2021-11-27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疫情经济发展

薛 丽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2020年初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变与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严重受限,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最具活力的“发动机”。当前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节奏逐渐加快。2020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提出,地摊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我国政府将地摊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复苏的新引擎,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重新注入活力。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保护城市商业与生态环境,全国多地曾经对地摊经济实行禁止的政策。目前,地摊经济由于其进入门槛低、创业成本小、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再次成为带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地摊经济不仅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为人民增加收入,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一、地摊经济发展历程及重启地摊经济的背景

地摊经济,是一种通过摆地摊形式进行商品交换获取收入的经济形式。地摊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我国地摊经济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市场化经济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地摊经济的兴起创造了市场环境。大量农民、城市低收入者为改善生活、提高收入加入地摊经济的队伍中。这一时期,地摊经济不仅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满足了人民生活需求,成为市场经济中十分活跃的因素。第二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城镇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地摊经济的随意性会对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居民交通出行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文明形象的建设。政府逐步加大对地摊经济监管力度,严格打击违规摆地摊行为,地摊经济逐步在城市中心消失,渐渐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没落。2020年是地摊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由于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地摊经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下行的经济形势中逆流而上[1](68-69)。

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被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另外受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再次受到重创。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断裂,我国生产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均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引发了国内各上下游企业的不良连锁反应。大量小微企业在停工停产期间损失惨重,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维持经营困境。同时大型企业也受到疫情的波及,艰难经营,不得不精简组织机构进行裁员,导致失业率激增。在此期间,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人们收入水平降低、消费能力下降,又会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进程。我国政府为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度过这一艰难时期,重新放开地摊经济,各省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助力重启地摊经济。由于地摊经济灵活性高、准入门槛低、所需的创业成本低,是推动经济复苏,在特殊时期为我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重要平台。通过放开地摊经济,以点带面,拉动相关产业逐步复苏,从而带动我国经济步入正轨。地摊经济的意义不仅仅是促进我国经济复苏的利器,更是重新唤起我国劳动人民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精神的有效手段[2](193)。

二、重启地摊经济对带动我国经济复苏的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风险仍然存在。复兴地摊经济,鼓励扩大室外经营范围,能够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疫情使我国大量人员失去工作岗位,收入水平降低甚至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因此,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国内经济复苏。重启地摊经济与当下国内经济形势相契合,由于其经营成本低、灵活度高,因此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们的欢迎。地摊经济不仅能够增就业、保民生、促增收,从物质方面拉动经济增长;还能从精神层面起到鼓舞作用,为弱势收入群体注入一支强心针,对唤醒我国经济复苏意义非凡。

(一)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疫情期间,国内经济几近停摆,大量企业无力承担停工期间的亏损,被迫关门歇业,并由此引发了大批人员失业。2020年两会期间政府官方认证地摊经济对于盘活我国当前经济有重要作用,据有关专家分析,通过开放地摊经济辅之以各类流动市场至少能够为5000万人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目前,地摊经济热已在成都、杭州、武汉等多地传播开来,政府通过设立临时摊位,在规定区域设立流动商贩经营点,扩大商户室外经营的范围,积极推动地摊经济发展。以成都为例,在放开地摊经济的短短一个月内就有数十万人通过地摊经济重获就业机会。地摊经济对于灵活就业、非正式就业人群意义重大,能够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生活保障,是当前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释放部分就业压力,增强就业动力,从而助力国内经济尽早摆脱疫情的阴影,推动国内经济加速复苏。

(二)保障民生,调节供需平衡

疫情期间,我国大量国内外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开展经营活动,导致商品滞销,积压大量库存商品。市场方面,国内各类中小生产零售企业及个体户积压商品无法售出。居民消费方面,受疫情影响的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消费能力减弱。通过地摊经济搭建起两者的买卖关系,不仅帮助企业消化库存、弥补受疫情影响的损失,而且为居民提供相对低价的产品,满足居民现阶段消费需求,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受到第一波国内疫情和第二波国际疫情的影响,我国大批外贸企业陷入停滞,亟需将外贸产品转内销。通过地摊经济,为外贸企业提供免费的平台将优质的外贸出口产品供给国内消费者,对于外贸企业和国内消费者均有益。国家利用地摊经济,整合当前消费需求与供给资源,调节供需平衡,为我国人民就近提供便利的购买渠道,提供优质产品,保证人民在特殊时期的生活质量;为我国中小企业寻找一线生机,就近解决剩余库存、节省大量物流及经营成本,弥补停止经营期间的损失[3](203)。

(三)拉动部分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复苏

地摊经济与实体经济具有连动关系,大力发展地摊经济不仅能够振兴某个行业或产业,而且能够拉动上下游行业及各相关行业的复苏与增长。首先,地摊经济能够直接带动食品行业、零售行业等直接参与行业的发展,盘活部分行业活力;其次,地摊经济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有效拉动全行业各环节的发展,利用杠杆效应,放大地摊经济对经济整体的促进作用。最后,能够促进与地摊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五菱汽车集团为地摊经济推出摆摊神车,不仅销量暴增而且五菱股价暴涨120%。因此,通过发展地摊经济,可以促进相关产业逐步复苏,从而带动我国经济整体良性循环,企业应瞄准地摊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经营[4](46-47)。

(四)重振人民生活信心,保证社会安定和谐

疫情期间,全国尤其是武汉地区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打击,人们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缺乏安全感,社会安定和谐遭到破坏。通过发展地摊经济,可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为人民正常生活提供物质保障,逐步重振人民对新生活的信心。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是刻在我国人民骨血中的精神,通过重振地摊经济唤醒中华民族血液中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促进全社会成员一起克服当前困难,共同努力共渡难关,在精神和物质上充分为我国人民提供强有力保障,有利于团结全国人民,消除当前的不稳定因素,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促进全社会逐步进入正轨。

三、重启地摊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纵观地摊经济的发展历史,其经历了开放—禁止—再开放的历程,虽然地摊经济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化进程的早期,地摊经济通过其独有优势帮助一些不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创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对城市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方面的负面作用,不利于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地摊经济被严格管控并逐步被边缘化。如今,为促进我国经济复苏,加快摆脱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再次重启地摊经济。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重启地摊经济仍面临着与当初相似的困境,只有解决当前重启地摊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摊经济对于拉动经济复苏的作用[5](186)。

(一)引发城市建设问题

重启地摊经济对我国城市建设有不利影响。首先,地摊经济会破坏我国的城市环境。由于地摊位通常都设立于公共区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较差,经常发生乱扔垃圾的行为,导致公共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城市形象。其次,地摊摊位为吸引客流一般都设立于人流量大,人员来往密集的区域,由于个别人的违规行为致使交通秩序受到破坏,因此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增加交通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最后,由于现有地摊管理规范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增加了对地摊管理的难度;地摊管理人员与经营者常常起争执,矛盾冲突频发,增加了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同时提高了监管难度和成本。我国城镇化进程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在这一时期重启地摊经济应首先解决其对城市建设的不利影响[6](77)。

(二)“管放”之间的平衡点尚未明确

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一直是最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问题,一直尚未探寻到对地摊经济的管与放之间的平衡点。针对地摊经济对城市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城市管理者难以做到收放自如,总是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在地摊经济刚出现的第一阶段,城市管理者对地摊经济引发的交通环境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尚未组建专门的管理组织,对地摊行为进行监管。在地摊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城市管理者对于地摊经济的管理走向另一极端,对其全盘否定,进行严格的监管监督,全面封杀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为城市建设让道,几乎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国家为推动经济复苏重启地摊经济,应尽快在管与放中找到平衡,科学细致地为地摊经济管理制定详细方案。

(三)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地摊经济中主要以食品行业与零售行业为主,然而由于对地摊的管理较为松散,尚未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与市场准入标准,因此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一般在地摊售卖的产品价格优势明显,但产品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而且由于地摊经济人员流动性较强,即使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通常也无法追责。地摊经济中售卖的食品通常是在室外对其加工,食品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而且由于缺乏监督,食品质量和加工工艺均难以达到一定标准,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容易受到威胁。只有加强对地摊经济中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的监督监管,针对地摊经济特点制定相关管理细则与具体规范,才能保证消费者基本权益和利益[7](60-61)。

四、未来促进地摊经济良性发展的对策

发展地摊经济从短期来说是促进经济复苏的有效手段;从长期来说,促进地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够为就业、民生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如若能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将来可能成为城市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但当前发展地摊经济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好现有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地摊经济对经济恢复的拉动作用。促进地摊经济良性发展需多方共同努力,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为地摊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多方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挖掘地摊经济中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摊经济

当前倡导地摊经济的发展,并非一概而论、一哄而上,盲目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发展地摊经济,国家在制定地摊经济发展政策时应与各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相匹配,科学规划地摊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并不是全国范围所有城市均适合发展地摊经济,对于一线城市,城市化进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城市中的公共资源已被充分开发利用,且无空余的空间来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若盲目发展地摊经济反而会对城市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对于部分二线和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城市、分区域发展地摊经济,结合城市现阶段城市化水平、从业人数与消费需求,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最后,对于乡镇而言,应大力发展地摊经济,充分带动就业,盘活当地经济。

(二)科学治理合理管理

目前,我国大力倡导发展地摊经济,从政策上给地摊经济松绑,并不是完全放弃对地摊经济的管理。只有科学发展地摊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其对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国家应设立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地摊经济,管理者应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规范,严格照章办事,提高管理的效率与公平性,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国家应对地摊经济有全面科学的认知,既不能完全否定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也不能全盘接受、忽略其不足之处,要客观理性认识地摊经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地摊经济持续发展。政府还应尽快找到管与放的平衡点,在规定范围内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既不能在对地摊经济的管理中缺位,又不能事事都管,超出自己的职能范围。

(三)出台具体规范准则

由于地摊经济曾一度成为城市的边缘经济,因此目前并没有对地摊经济具体的管理规范,没有管理规范作为依据,会导致管理的盲目性与低效率。因此,应出台对地摊经济的具体管理规范,增加地摊经济的合规性。首先,应对参与地摊经济的时间地点进行严格规范,对于什么时候进入市场什么时候退出市场具体规范,保证地摊经济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工作生活;对于地摊摊位的摆放地点进行严格的规划,只能在规定范围内开展地摊经济,加强地摊经济的秩序性。其次,应对地摊经济参与人员进行备案,这既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增加地摊经济管理规范性的需要。最后,加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规范细则,严格监管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消费权益;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强对食材和加工规范的要求,保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8](282-283)。

(四)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促进地摊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地摊经济不仅是短期内城市经济的助推器,更在长期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底蕴相融合,成为城市文化的一种代表。每个城市都是独特的发展个体,在不同城市中开展地摊经济,也应顺应其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只有从根本上促进地摊经济与城市相结合,才能提升地摊经济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增强人们参与地摊经济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在地摊经济中增加文创产品的售卖,既宣传了城市文化又满足了人民的城市文化需求。另外促进地摊经济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有特色的地摊经济,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地摊经济当中,增加地摊经济的活力、动力与创造力。只有深深扎根于城市中,才能从城市的土壤中破壳而出,与城市建设共同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消费者与经营者要增强生态文明理念

除了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地摊经济中的消费者与经营者也要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共同促进地摊经济的发展。对于参与地摊经济的第一主体,地摊经济经营者应在经营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范,合法合规经营,提高经营的自觉性与自律性,为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与安全保障的产品,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地摊行业整体的素质,促进地摊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者作为参与地摊经济的另一主体,也应遵守相关规范,在参与地摊经济的过程中,做到不乱扔垃圾保护生态环境,不乱停乱放交通工具维护公共秩序。只有地摊经济的参与者、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努力,塑造和谐良好的交易环境,才能保证地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六)将地摊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随之发展壮大,各类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如今,重振地摊经济已离不开互联网经济,无论是网络支付还是利用电商平台购进货物,可以说地摊经济的各个环节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各大互联网及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苏宁、腾讯也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下纷纷加入到重振地摊经济的计划之中。京东启动“星星之火”项目,全面发力支持地摊和小店经济;微信支付也发布“全国小店烟火计划”;美团则启动“春风行动”百万小店计划;阿里1688发布助推“地摊经济”扶持计划。电商平台为地摊经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优质便利的配货服务,助力地摊经济复兴;而地摊经济也同样促进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各大电商平台均享受到相关政策红利,各大电商平台APP的下载率与相关品类搜索量均大幅提升,为电商平台增加流量。电商平台与地摊经济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经济复苏。我国应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详细的地摊经济发展战略,将地摊经济与城市文化特色相结合,加强大众对地摊经济的认可度,将独具特色的地摊经济与我国国情融合在一起,不仅仅要将发展地摊经济当做短期内振兴经济的应急手段,更应将其纳入我国经济长期发展规划。

猜你喜欢

疫情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战疫情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