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11-26王亚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活动期亚群细胞因子

王亚辉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儿科,辽宁盘锦 1240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和多系统性慢性炎性疾病,累及皮肤、关节、肾脏、肺和脑等[1]。SLE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涉及T细胞和B细胞的过度活跃、多克隆B细胞活化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自身抗原清除不良、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血浆细胞因子异常等[2]。10%~20%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起病于儿童期和青春期,发病率约为0.5/10万,在免疫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较成人SLE有许多不同之处[3]。且儿童发病隐匿,就诊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尤其是不典型、轻症或处于疾病早期的cSLE患儿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寻找cSLE特异性免疫检测指标和临床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

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其通常由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合成,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诱导局部炎症和全身急性期保护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受损可导致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并且能加剧疾病的严重程度[4]。辅助性T细胞(Th)亚群Th1、Th2和Th17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等细胞因子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5]。本研究通过分析T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探讨cSLE疾病活动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儿科就诊的cSLE患儿47例作为观察组。所有cSLE患儿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修订的诊断标准。依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非活动期组(≤6分,18例),活动期组(>6分,29例)。另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与对照组比较,非活动期组和活动期组cSLE患儿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尿蛋白、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水平和SLEDAI评分升高(P<0.05),补体C3和C4水平有小幅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活动期组比较,活动期组ESR、CRP、尿蛋白、anti-dsDNA水平和SLEDAI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3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2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离心机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FACS Canto购自美国BD公司。CD4+、CD8+T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法-6色)购自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人Th1/Th2/Th17亚群检测试剂盒(流式荧光法)购自江西赛基生物有限公司,BD VacutainerTM血样采集管和TrucountTM绝对计数管购自美国BD公司。

1.3方法

1.3.1Th1、Th2和Th17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使用BD VacutainerTM采血管无菌采集静脉血5 mL,2 000 r/min离心5 min,准备血浆标本0.5 mL。配置标准品:取300 μL标准品原液至300 μL样品稀释液中混匀,标记为管1,再从管1中取300 μL加至300 μL样品稀释液中混匀,标记为管2,如此倍比稀释至稀释度为1∶512。标本染色:捕获微球混合液(A)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加入与上清液等体积的微球缓冲液(H),混匀,避光30 min;混匀,每管加25 μL捕获微球混合液;样品管每管加25 μL待测血浆标本;标准品管每管加25 μL稀释标准品;将荧光检测试剂(C)按25 微升/管加至所有管中,混匀,避光2.5 h,每管加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每管加100 μL PBS,于流式细胞仪FACS Canto上机检测。

1.3.2CD4+T和CD8+T细胞亚群检测 取CD4+、CD8+T细胞亚群检测试剂20 μL至BD TrucountTM绝对计数管内,用反向移液技术吸取抗凝全血50 μL,加入至BD TrucountTM绝对计数管,混匀,室温(20~25 ℃)避光孵育15 min,取450 μL BD流式细胞术(FACS)(1×)溶血素加入管中,混匀,室温(20~25 ℃)避光孵育15 min,流式细胞仪FACS Canto上机检测。

2 结 果

2.1cSLE患儿Th1、Th2和Th17亚群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非活动期组和活动期组cSLE患儿Th1亚群细胞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Th2亚群细胞因子IL-6和IL-10,Th17亚群细胞因子IL-17水平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活动期组Th2亚群细胞因子IL-4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与非活动期组比较,活动期组IL-6、IL-10和IL-17水平升高(P<0.05),IL-4、TNF-α和IFN-γ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注:A为Th1亚群;B为Th2亚群;C为Th17亚群;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非活动期组比较,bP<0.05。

2.2各组CD4+/CD8+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活动期组cSLE患儿CD4+/CD8+降低(P<0.05),非活动期组CD4+/CD8+仅小幅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和活动期组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cSLE患儿血清IL-6、IL-10水平与IL-17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SLE患儿血清IL-6水平与IL-10、IL-17均呈正相关(r=0.415、0.497,P<0.05)。血清IL-10水平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02,P<0.05)。

2.4cSLE患儿血清IL-6、IL-10、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SLE患儿血清IL-6、IL-10、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73、0.440、0.412,P<0.05)。

2.5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显示:IL-6最佳临界值为23.25 pg/mL,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4.2%,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P<0.05);IL-10最佳临界值为32.50 pg/mL,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4.3%,AUC为0.853(P<0.05);IL-17最佳临界值为33.00 pg/mL,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3.2%,AUC为0.767(P<0.05)。

3 讨 论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抗核抗体的产生,免疫复合物在全身基底膜中的沉积以及其引起的炎性反应[6]。cSLE呈现出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促炎性细胞因子所致。持续且过量的细胞因子产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并且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7]。研究发现,Th1通过产生IFN-γ介导针对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应答,但不受控制的Th1会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8]。LI等[9]报道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中Th1亚群细胞因子IL-1β和IFN-γ、Th2亚群细胞因子IL-6、Th17亚群细胞因子IL-17A和IL-23水平均明显升高,并提出细胞因子可能是监测和预测SLE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cSLE患儿Th1、Th2和Th17亚群细胞因子的水平,分析高表达的细胞因子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探讨预测cSLE疾病活动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cSLE患儿活动期组ESR、CRP、尿蛋白、anti-dsDNA水平相比对照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活动期CRP和ESR的升高提示疾病可能伴发感染或组织损伤;血清anti-dsDNA多属IgG型抗体,其水平升高提示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高滴度抗自身DNA和细胞核组分的抗体,可针对性攻击自身组织,造成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尿蛋白的检出提示患儿出现肾脏损伤或肾功能减退,可能合并感染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活动期组cSLE患儿CD4+/CD8+降低(P<0.05)。cSLE患儿体内免疫复合物在脏器沉积,使驻留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加,CD4+T细胞的Th1、Th2、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等多个淋巴细胞亚群失衡。CD4+是直接反映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指标,CD4+/CD8+降低提示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状态,CD4+、CD8+的变化及CD4+/CD8+失衡在SL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儿童相比,cSLE患儿Th1亚群TNF-α和IFN-γ,Th2亚群IL-6和IL-10,Th17亚群IL-17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疾病活动期IL-6、IL-10和IL-17水平较非活动期升高(P<0.05)。对本研究高度差异性表达的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7的相关性分析发现,IL-6水平与IL-10、IL-17均呈正相关(r=0.415、0.497,P<0.05),IL-10水平与IL-17呈正相关(r=0.402,P<0.05)。IL-6促进Th17分化并分泌IL-17,同时IL-17会促进IL-6的产生,Th17细胞途径与IL-6之间存在正反馈回路。细胞因子IL-10在SLE中的致病机制存在争议,通常认为IL-10促进了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10]。IL-10水平与IL-6、IL-17呈正相关,提示三者可协同促进T和B细胞的自身免疫应答反应。血清IL-6、IL-10、IL-17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73、0.440、0.412,P<0.05),表明IL-6、IL-10、IL-17水平越高,SLE疾病活跃程度越高,病情越严重。ROC曲线显示,3个细胞因子的早期检测和定量分析有助于预测cSLE疾病活动度,可用于评估疾病的活跃度和恶性程度,且IL-6水平的预测效能高于IL-10和IL-17。

综上所述,Th亚群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7在cSLE的发病机制及疾病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IL-6、IL-10和IL-17水平可作为c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判断的备选生物标志物。

猜你喜欢

活动期亚群细胞因子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疣状胃炎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失衡6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