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脐带血红细胞相关参数及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分析*

2021-11-26莫超越杨珍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标准型珠蛋白脐带血

莫超越,杨珍琳

1.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西梧州 54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长洲区兴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梧州 543002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功能缺陷(点突变)而导致α珠蛋白链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1]。广西是α-地贫的高发区,为了解梧州市新生儿α-地贫的发生率,笔者选取梧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脐带血血红蛋白(Hb)电泳,将出现Hb Bart′s带的标本视为α-地贫标本,与无Hb Bart′s带的标本进行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比较,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因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等脐带血参数在α-地贫的筛查中已有相关报道,但较少有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比值(RBC/Hb)、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平均体积比值(RBC/MCV)的相关报道,故本研究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既往文献报道中关于筛查α-地贫有效的静脉血参数进行比较,挖掘其诊断α-地贫的最佳临界值,为本地区应用新生儿脐带血诊断α-地贫寻找一些经济、快捷、准确的指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梧州市中医医院出生的696例新生儿(男367例,女329例),将脐带血进行Hb电泳,把检出的72例Hb Bart′s阳性标本纳入Hb Bart′s阳性组,将无Hb Bart′s带的标本作为电泳正常组(624例)。所选的新生儿经产科医师检查,排除心、肺、肝、肾、脑等疾病,无肿瘤及感染性疾病。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Sysmex XT-4000i及配套试剂对抗凝脐带血进行血液学分析;采用美国Helena SPIFE3000全自动电泳仪及配套的试剂、琼脂板、扫描系统进行脐带血电泳分析。

1.3方法 EDTA-K2抗凝管取2 mL脐带血混匀送检,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吸100 μL红细胞加入5 mL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洗涤,离心8 min,吸走上清液,加270 μL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血,用四氯化碳抽提Hb后离心,取上层Hb液17 μL到点样槽,按仪器设定程序和操作步骤进行点样、电泳、染色、脱色、烘干、胶片扫描、结果分析。

1.4诊断标准[2]以脐带血Hb电泳出现Hb Bart′s带为新生儿α-地贫的诊断标准,根据Hb Bart′s含量分为4个类型:(1)静止型,1%~<3%;(2)标准型,3%~<20%;(3)中间型,20%~40%;(4)重型(又称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80%。

2 结 果

2.1脐带血Hb Bart′s阳性率统计分析 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696例脐带血标本中共检出Hb Bart′s阳性标本72份,阳性率为10.34%。其中静止型14例,阳性率为2.01%;标准型57例,阳性率为8.19%;中间型1例,阳性率为0.14%。α-地贫各类型中以标准型为主,占79.17%,静止型占19.44%,中间型占1.39%。

2.2各型α-地贫男女发生率比较 696例脐带血标本检出情况:静止型中男性检出8例,占1.15%(8/696),女性检出6例,占0.86%(6/696);标准型中男性检出35例,占5.03%(35/696),女性检出22例,占3.16%(22/696);中间型1例为男性,占0.14%(1/696)。

2.3男女性α-地贫的发生率比较 696例采集脐带血的新生儿中男367例,女329例。男性中检出正常323例,α-地贫44例;女性中检出正常301例,α-地贫28例。男女性α-地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P>0.05)。

2.4Hb Bart′s阳性组与电泳正常组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 Hb Bart′s阳性组新生儿脐带血RBC、RDW-CV、RBC/Hb、RBC/MCV水平高于电泳正常组,而Hb、MCV、MCH、MCHC、RDW-SD水平低于电泳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Hb Bart′s阳性组与电泳正常组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

组别nRDW-SD(fL)RDW-CV(%)RBC/HbRBC/MCVHb Bart's阳性组7254.1±5.6 17.8±1.73.60±0.335.56±1.10电泳正常组 62462.2±5.816.7±2.92.91±0.164.18±0.61t-11.375 3.265 29.77516.578P0.0010.0010.0010.001

2.5Hb Bart′s阳性组不同性别间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 各参数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b Bart′s阳性组不同性别间红细胞相关参数比较

项目nRDW-SD(fL)RDW-CV(%)RBC/HbRBC/MCV男4454.4±6.317.8±2.0 3.60±0.33 5.58±0.98女2853.7±4.417.8±1.2 3.56±0.345.43±1.13t 0.506 -0.1450.8290.342P0.6150.8850.410 0.560

2.6红细胞相关参数诊断α-地贫的效能评价 MCH、RBC/Hb、MCV、RDW-SD、RBC/MCV、MCH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54、0.952、0.946、0.888、0.862、0.850,而RBC、Hb、RDW-CV分别为0.737、0.764、0.754,均小于0.800。部分结果见表3。分析RBC/Hb、RBC/MCV两个参数的约登指数,得到两个参数的诊断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当RBC/MCV为4.741 8时,其诊断α-地贫的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4.8%,RBC/Hb为3.201 3时,其诊断α-地贫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96.3%。

表3 部分红细胞相关参数诊断α-地贫的效能

3 讨 论

α-地贫是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导致血红蛋白中1种或1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失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3]。α珠蛋白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上,健康者可自父母双方继承2个α珠蛋白基因合成足量的α珠蛋白链,若遗传了父母中有缺陷的α珠蛋白基因,则根据α珠蛋白基因缺失数目及点突变的不同,临床上把α-地贫分成静止型、标准型、中间型、重型4种类型[4]。其中静止型α-地贫是由于缺失1个α珠蛋白基因或者点突变而造成Hb组分合成异常,因其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易被忽视;标准型α-地贫则是因为有2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导致,一般情况下也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溶血症状,也易被忽视;中间型则是由3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引起,可因出现慢性溶血性贫血症状而受到关注;重型则是由4个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引起,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在胎儿期不能合成正常的胎儿血红蛋白(HbF)而导致全身水肿、肝脾肿大、腹部膨隆、四肢短小,大部分胎儿在宫内死亡或出生后1~2 h内死亡。

Hb Bart′s是新生儿脐带血中特殊的Hb,是α-地贫患者胎儿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国际公认的诊断α-地贫简便、有效的指标[5]。Hb Bart′s作为α-地贫基因携带者的早期筛查指标,能有效检出α-地贫患儿[6]。在新生儿脐带血中,不同类型的α-地贫可检测到不同含量的 Hb Bart′s[7]。

本研究检出Hb Bart′s阳性标本72例,阳性率为10.34%,比广西其他地区α-地贫人群携带率(14.95%)[8-9]低。72例α-地贫新生儿中男44例,女28例,男女间α-地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α-地贫以标准型为主,占79.17%,静止型占19.44%,中间型占1.39%,也提示了本地区α-地贫的类型主要为标准型和静止型,与百色地区结果相同[10]。由于在半岁后α-地贫中的静止型和部分标准型患儿其临床表现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在基层地区,婚育时容易漏掉这部分人群,加大了下一代地贫患儿的出生风险。

成人静脉血红细胞相关参数MCV、MCH用于α-地贫的筛查及与α-地贫基因的相关性已有报道[8],脐带血MCV、MCH、MCHC应用于诊断新生儿α-地贫也有研究报道[11]。本研究结果显示,Hb Bart′s阳性组新生儿脐带血RBC、RDW-CV、RBC/Hb、RBC/MCV高于电泳正常组,而Hb、MCV、MCH、MCHC、RDW-SD低于电泳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12]报道结果相符。这说明α-地贫患儿在胎儿期即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脐带血红细胞相关参数可作为筛查α-地贫的有效指标。本研究还发现Hb Bart′s阳性组脐带血红细胞参数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各参数的应用价值不同,本研究通过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MCH>RBC/Hb>MCV>RDW-SD>RBC/MCV>MCHC,以上参数的AUC均大于0.800,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MCH的诊断效能优于MCV,与文献[13-14]报道一致。建议临床在筛查诊断α-地贫时按诊断效能高低选择相关参数作为判断依据,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本研究发现,RBC/Hb、RBC/MCV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研究报道RBC/MCV>5.9用于筛查成人α-地贫的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1.0%,MCV/RBC应用于诊断α-地贫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0.09%[15-16],说明这两个指标用于诊断α-地贫较为理想。由于新生儿脐带血的MCV大于成人,因此RBC/MCV>5.9不适宜用于新生儿α-地贫筛查。笔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脐带血RBC/MCV为4.741 8时,其诊断α-地贫的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4.8%,RBC/Hb为3.201 3时,其诊断α-地贫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96.3%,是较理想的指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α-地贫患儿红细胞利用铁发生障碍,原卟啉与铁结合受到阻碍,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降低,而另一方面由于珠蛋白链合成异常导致Hb下降,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增加而促使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导致RBC结果与Hb、MCV相背离。

综上所述,以脐带血红细胞相关参数作为α-地贫的筛查指标,具有准确、经济、便捷的特点,有利于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开展地贫的防治工作,能及早地为α-地贫基因携带患儿立卡建档,降低α-地贫基因携带者成年后相互婚配导致重症地贫患儿出生的概率,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标准型珠蛋白脐带血
微小RNA对β-地中海贫血中γ-珠蛋白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幂级数收敛半径和收敛域的求解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两广交界地区中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胎儿基因突变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以代数思想为主线—线性代数和高等代数课程教学的相通与兼容
“翻棋”
脐带血要保存吗
标准型不高于五阶若当块矩阵群的幂单性
早发冠心病触珠蛋白水平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