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施工事故统计分析及预防措施

2021-11-26池传树

福建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重大事故频数事故

池传树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0 引言

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给城市人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截止2020年8月,我国内地已有38个城市运营地铁,里程达6291 km(表1)。根据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区域中心城市圈的建设,必定带来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以及周边城市的发展,使人口、经济向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聚集。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将有更多城市参与到地铁建设中来。

表1 截至2020年8月的各大城市地铁通车里程

然而由于地铁建设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地铁施工过程安全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2019年这17年间,我国地铁施工共发生225起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事故案例采集虽为不全面,但仍可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地铁建设事故潜在的发生规律[1-3]。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1 地铁施工事故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本文收集了2003年~2019年这17年间城市地铁施工阶段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包括地铁运营期间发生的事故。事故案例来源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新闻媒体报道和公开发表的文章等。

事故数据分析主要采取按事故特征统计分析,包括事故发生地、发生时间及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等;工具主要包括柱状图、饼图、趋势图和表格等。

2 事故特征统计

2.1 按事故发生年份

按照事故发生年份统计事故发生频数,分析事故发生数量与事故年份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事故发生年份与发生频数关系图

根据统计结果,2003年~2009年,我国地铁施工事故呈增长趋势,在2009年后,随着地铁施工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事故频数有所下降,安全管理初见成效。但2015年之后,由于地铁建设城市增多,在建线路逐年增加,事故又呈现出增长趋势。总之,地铁施工事故发生的频数与在建规模、地方安全管控力度和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息息相关。

2.2 按事故发生地

按照事故发生地统计事故发生频数以及百公里事故数量,如图2所示。

图2 事故发生地与事故频数关系图

根据统计结果,从事故基数分析,地铁施工事故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占总事故的58%,这主要与这些城市地铁建设时间、建设规模有关。但随着地铁建设的城市增多,出现地铁施工事故的城市越来越多,约占营运城市数的80%。换言之,每新增一个地铁建设城市,就有80%的概率至少发生一起的地铁施工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均有可能)。对于第一次介入地铁建设的城市而言,施工过程的安全管控、施工预警尤为重要。

同时,根据百公里发生事故数量分析,佛山、深圳和贵阳3个城市的百公里发生事故数排在前三位,分别为9.30、8.87和8.55。因此,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更需要注重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2.3 按事故类型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6441-86)[4],对225例施工事故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如图3、图4和表2所示。

图3 事故类型柱状图

图4 事故类型饼图

根据图3、图4和表2可知, 2003年~2019年地铁施工发生的事故分别为爆炸、车辆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坍塌、透水、物体打击、中毒以及其它等12种类型事故。其中,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3种事故类型约占2/3,是地铁施工最常见的3种事故。另外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和触电4种事故在地铁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占比分别为5.78%、5.78%、4.44%和4.44%。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坍塌事故是我国地铁施工所面临的最主要事故类型之一,占比37.78%,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

表2 事故类型统计表

2.4 按事故等级

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般划分等级,分别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5]。

将2003年~2019年事故数据按照上述事故等级统计,结果如表3和图5所示。

表3 事故等级统计表 起

图5 事故等级柱状图

上述统计表明,地铁施工事故89.78%是一般事故,其次是较大事故,占比8.4%。虽然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将是灾难性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和社会影响都将无法衡量。

3 事故关联性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在2003年~2019年期间发生的225起地铁施工事故中,出现人员死亡的案例有176起,占比78.22%,相当于平均每1.28起事故中就会出现一起人员死亡事故,如图6所示。同时,在这176起人员死亡案例中,人员死亡总数285人,相当于每起人员死亡案例中,平均有1.62人死亡。

图6 事故死亡人数统计

3.1 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

将2003年~2019年地铁施工每年发生的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分析图

由图7可知,2008年之前,每年的死亡人数略低于事故发生的频数,2008年剧增。主要原因是当年杭州地铁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单次事故造成21人死亡。2012年后,死亡人数和事故次数发展趋势相同,事故次数越多,死亡人数也越多。

3.2 事故类型与死亡人数

将2003年~2019年地铁施工事故类型与死亡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统计可知,坍塌事故导致人员的死亡人数最多,单次死亡人数中,机械伤害、爆炸、起重伤害和坍塌四类事故排在前四位,分别为1.77、1.67、1.50和1.44,是事故预防的重点,如图8所示。而坍塌事故是重中之重,不仅发生次数多,死亡人数多,单次死亡人数也较高,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事故对象之一。

表4 事故类型死亡人数统计表

图8 事故类型死亡人数关系图

3.3 事故类型与事故等级

将2003年~2019年地铁施工事故类型与事故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事故类型与事故等级关系表

统计结果表明,坍塌事故中,高等级事故最多,有12起较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和1起特别重大事故,不仅事故数量多,事故等级也最高。

4 结语

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地铁每增加100 km里程,大约发生3.6起施工事故,大约有4.6人因施工事故而死亡。根据目前城市地铁规划获批情况来看,保守估计在2025年末,城市地铁营运里程将达到10 000 km,较2020年末新增近4000 km,故可以推断,在未来五年地铁施工事故仍将频发。同时根据地铁施工事故统计分析可知,地铁施工过程中,坍塌、物体打击和高处坠落是最为常见的事故类型,其中坍塌是最为主要的事故类型之一。

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根据海因里希安全法则,88%的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知识培训,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合理的安全奖惩激励机制。

(2)在认真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地质补充勘探,加强地下管线和不明障碍物的排查,消除隐患。

(3)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风险管控。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时监测方案,及时对监测数据做出反馈,制定针对性措施;另一方面,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推进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信息化、动态化,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重大事故频数事故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小恍惚 大事故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浅析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
2015年各省区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安监总局:前四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7385人死亡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