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进可拓理论的地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

2021-11-26崔起飞

福建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物元灌注桩基坑

崔起飞

(福州工商学院 福建福州 350715)

0 引言

基坑的施工技术复杂、专业化程度高、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恶劣且控制难度大,其施工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事故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分析,常用的施工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风险评估、定量风险评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风险评估。针对施工安全评价,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例如,谢秀栋[1]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研究,并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式,对地基基础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王鸣晓[2]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基地质、施工和环境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风险控制建议。可拓理论是一种新兴学科,最早由我国学者蔡文提出,此方法通过研究事物的可拓性和开拓规律及方法,以此对实现对现实生活中难以量化的事物、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可拓评价是可拓理论主要应用之一,该评价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中。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可拓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但常见的评价方法不能较好解决风险指标不同属性的问题,且部分指标权重缺乏一定的客观性,评价结果与指标相关性较低,无法准确判断重点控制指标,对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指导性有限。为此,本文基于变权理论和可拓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基坑施工安全评价,以期提高安全评价可靠性。

1 基于变权理论的可拓模型

在标准物元可拓模型中主要通过利用物元思想建立评价模型,以此求出事物与各区间加权后的关联度,并根据关联度,对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判断[3]。但物元可拓理论在地铁基坑安全风险评价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①如待测物元单项指标数值超出节域,则无法得到关联函数值;②当采用最大隶属原则关联度方法评定指标等级时,在部分情况下可能出现低效或无线的情况。变权理论是一种根据不同值时权重值变化,并以此反应指标权重本质属性的理论[4]。该理论在指标权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在指标权重确定中充分考虑客观指标值;②改善在复杂指标情况下产生的“状态失衡”问题。

基于可拓理论存在的问题,通过借助变权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①针对部分指标数值超出节域的情况,通过对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的归一化处理,改善可拓理论指标的关联度问题;②以贴近度进行综合评判,改善最大隶属度失效的问题,提高模型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

2 地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案例分析

2.1 工程案例

以某地铁工程换乘站地基工程为例,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21.5 m,支撑轴力设计值为7000 kN,主体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结构,桩间采用旋喷止水方案,围护结构水平受力采用内支撑和预应力锚索方案,内支撑为钢筋混凝土,锚索则以抗拉力设计值为1320 kN的钢丝绳制作。

2.2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地铁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分解,构建地铁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将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划分为桩顶垂直位移、桩顶水平位移、桩体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地下水位,除支撑轴力安全评价指标为轴力值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划分为累计值和变化速率(表1),从而构建钻孔灌注桩安全评价体系。

根据改进可拓理论模型,将地铁基坑工程评价体系监测指标划分为三个施工安全风险等级[5]:安全(不需要采取措施)、中等(应当加强注意,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危险(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制定相应的指标等级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安全评价标准

2.3 经典域和节域计算

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建立域物元、节域物元和待评物元评价矩阵。为解决可拓物元理论中实测数据超出节域范围无法计算的问题,对经典域R(Nj,Ci,Vij)′和待测物元Rp′进行规格化处理,如式(1)、式(2)所示。

(1)

(2)

式中:Nj为标准物元划分的评价等级;

ci为相应评价等级的评价指标;

Vij则表示为该评价等级,Nj评价指标,ci的取值范围,Vij=[aij,bij]。

将表1数据代入式(1)、式(2)中,得到经典域、节域如式(3)、式(4)所示:

(3)

(4)

2.4 待测物元模型的建立

基于变权理论改进型物元评价模型权重的确定,需要确定常权权重向量,借助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常权,以此计算局部变权向量,如式(5)、式(6)所示。

(5)

根据上述计算所得的常权向量和局部变权向量,以此计算综合权重向量如公式(6)所示。

(6)

式中:m为指标个数;

本工程地铁基坑开挖深度为21.5 m,支撑轴力设计值为7000 kN,经专家评价各项指标权重,得到各指标权重值,如表2所示。

表2 指标权重值

2.5 变权向量的确定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检测值,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常权权重。指标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累计值和变化速率。由于累计值主要体现指标累计变形情况,而变形速率则体现指标变化情况,因此,在施工安全评价中,将累计变形值权重设为0.4,最大变形速率权重按0.6计,根据变权理论和施工经验确定变权向量,则变权向量水平为:否定水平(a)为0.3,及格水平(b)为0.6,激励水平(c)为0.85,调整水平(d)为0.25,激励调节水平(e)为0.8,计算变权向量sk(x)=(0.277,0.341,0.771,0.25,1.045,0.961,1.012,0.251,0.491,,0.274,0.25),计算评价指标监测值如表3所示。

表3 评价指标监测值

2.6 监测指标贴近度计算

根据改进型可拓理论模型,计算指标对应等级贴近度和等级距离,如表4~表5所示。

表4 评价指标等级距离

表5 评价指标等级

2.7 敏感性分析

为有效区分评价指标中对地铁基坑施工安全评价结果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值和总管和评价指标实际值变化波动情况,以此计算各评价指标对整体安全评价结构的影响。为实现敏感性量化,采用评价指标标准差分析方法,以此分析安全评价结果对评价指标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实现各指标优先级排序,为施工安全控制提供指导。

如前文所述,钻孔灌注桩基坑基础中,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包括11项,根据权重和特征值标变化标准差计算指标敏感性,如表6所示。

表6 权重和特征值标变化标准差及影响等级

根据表6数据显示,从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变化来看,桩顶垂直位移变化速率(C2)、桩顶水平位移变化速率(C4)、桩体变形累计值(C5)和桩体变形速率(C6)标准差值较大,表明各项指标变化较为显著,应引起重点关注。

从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影响等级来看,桩体变形速率(C6)权重影响最高,其影响等级显著高于其它指标,其次为桩顶水平位移变化速率(C4)、桩体变形累计值(C5),与工程实践经验相符。

从安全评价指标特征值研究来看,桩体变形速率(C6)变化幅度和影响等级最高,与权重结果一致,充分说明桩体变形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影响显著。

此外,根据基于变权理论的可拓模型,当地铁基坑施工安全评标实际值发生变化时,其安全评价权重和评价特征值也相应发生变化。即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评价权重和特征值会存在一定的变化,对地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影响程度不一。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特点和各项安全评价指标实际值,合理计算该项目安全评价等级,并对影响显著的安全评价指标进行重点监控,以此降低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

3 结语

(1)基于对可拓评价理论的弊端进行分析,借助变权理论对可拓评价理论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对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分解,构建地基基础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基坑工程评价体系监测指标划分为安全、中等、危险3个施工安全风险等级。通过充分考虑指标实际值变化和特征值范围,建立的改进型可拓评价模型。

(2)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构建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工程项目案例对改进型可拓理论模型进行应用研究,得出桩体变形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影响显著,与工程实践经验相符,实现了地铁基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敏感性指标的量化和排序,为工程风险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猜你喜欢

物元灌注桩基坑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工艺实践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旋挖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PSR和物元可拓模型的跨界河流健康评价
从可拓视角建构人事档案信用体系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