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对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突出作用

2021-11-25李福多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

李福多

摘要: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推动实施“三教”改革作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重要抓手加以强调。高职机械专业“三教改革”面临几点突出问题:教师如何练就过硬的实践本领,来培养出高技能“工匠”;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零对接;教学方法如何适应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来促使其掌握岗位职业技能。本文以“三教改革”为背景,探究其在提升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机械专业;实践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TH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8-0093-02

0 引言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三教”改革的核心和难点,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注重专业与岗位、课程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以培养学生机械综合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形成一个真正符合机械行业人才需求,最终得以提升高职机械专业的“三教”改革。因此,提高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探索和推进高职机械专业课程的教材改革模式(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材),构建适合学生工作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机械专业的人才质量和推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战略的人才保证。但与制造强国建设需求不匹配,制造业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产教融合不深入、工程实践教育弱化,人才评价使用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育人体系加以解决。机械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工匠”。但是,一直以来沿袭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技能,教学内容始终围绕“考试”转,部分学校由于缺少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不适应专业课程与岗位对接的要求,脱离了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1]。同时,要想提升机械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理论课堂讲解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机械专业的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更新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现代高技能的机械工程师。

1 “三教改革”对高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突出作用

国家大力采取“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提升高职实践教学能力,努力实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但在推行中并不那么顺畅,落实起来还有许多困难,往往是学校与企业脱节,缺乏制度上和机制上的保证,机械专业“三教”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教师改革的整体规划不齐全,师德师风课程思政、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举措、经费投入、改革效果考评体系等内容不完善;教材改革的整体规划不合理,具体改革举措、实施效果考评体系等内容不完备;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设计不够创新;改革实施条件有待改善;改革的内容和舉措急需创新;改革效果有待科学考评等。

现代制造业的升级和行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催生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岗位群。机械设备大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机械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特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该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也必须基于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因此,在高职机械专业建设中,探索创新“三教”改革新模式,整合校企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手段,业已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点工作[2]。

1.1 机械专业教师改革发展,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按照“引聘名师、培养骨干、专兼结合”的建设理念,打造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具有宽广专业视野的优秀教学团队。健全师资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加强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完成了几个教师培养目标:

目标一:激励教师继续开展下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使其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术;目标二: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高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目标三:巩固青年教师与现有校企合作单位(盛华、丹药、京东方等)“师徒结对子”成果,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目标四:企业专家进校园,进一步壮大专业师资队伍。

1.2 机械专业教材改革更新师生实践知识储备库

按照职业能力递进规律,结合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和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等来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应知应会内容来设置课程,采用相适应的实训手段,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了教材改革目标,即不断完善实践性教材,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1.3 机械专业教法的革新,引领师生实践能力提高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大赛的引领优势,发挥网络资源集合人才力量,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等方式,积极推进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练)合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职业人”角色主动学习。教学方法上达到了以下预期目标:

目标一:将“1+X”证书(数控车、铣)考核内容,融入相关课程教学,由校企双方联合编写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二:开放网络课程资源库,通过数字化仿真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目标三:深化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理念,采用典型产品案例式教学,走“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 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三教”改革完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专业特色,实践特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优秀教师、不断更新的课程教材、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课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知识教育和能力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创新出高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三教”改革的新方法。建立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形成一个适应机械行业多元化、复合型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视角新:将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三教”改革与全面提升师生综合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以培养制造业的基础行业机械专业的职业技能人才——“工匠”为目标。(2)模式新:创新高职机械专业,“三教”改革新模式。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领带动作用。大赛内容紧贴行业发展最前沿,尤其注重考核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有力的提升了师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了“三教”改革。(3)内容新:通过“一个对接”“两个融合”“三个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三教”改革。课程设置的一个对接,即:专业能力递进与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对接。课程内容的两个融合,即: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项目载体的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模式的三个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模式,校企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4)机制新:成立校企协同创新联盟,让“三教改革”的核心主体即教师,真正融入企业一线。与辽宁盛华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区域技术服务中心,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提升专业教师生产实践技能,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使其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

实践研究表明,通过“三教”改革完善了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专业特色,实践特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优秀教师、不断更新的课程教材、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课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知识教育和能力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创新出高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三教”改革的新方法。建立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真正转变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形成一个适应机械行业多元化、复合型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宠元.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47-51.

[2]李臻.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园林类专业“三教”改革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88):55-56.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关于“三教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三教改革”的《猪生产技术》项目化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三教改革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研究
电力营销客户服务课程改革对学校“双高计划”的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思考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如何践行“三教改革”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