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汉语概数分析

2021-11-25韩曙佳

现代交际 2021年15期
关键词:模糊性李先生礼貌

韩曙佳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一般认为精确比不精确好。但事实上,即使有更精确的表达,说话人也往往选择估约的表达。这是因为除了传递特定的信息之外,说话者的态度、情感也需要被理解。由于语境的制约和礼貌、面子等社会表达规则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尽管大多数概数表达都可能违背格赖斯的“量”或“质”准则,但如果只有准确的语言,许多言外之意就无法体现,这将大大降低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甚至破坏人际交往的顺畅与和谐,也会降低某些表达的趣味性。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这些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概数作为日常生活中表达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新汉语语法》认为概数是一种数词,可以分为定数和不定数,但后来被许多人否定。[1]《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及“数目表达说”,认为概数不是数词的一个小类,它只是借助数词来表达不确定数目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大家普遍认为,概数是不确定性的表达方式,包括数字和非数字。概数在日常交流及写作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汉语的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为基础,分析了概数的语用功能。

一、文献综述

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从内容角度看,研究比较多的是语法和语义平面,多涉及概数的性质、定义、范畴。

首先,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一些研究者[2-4]开始关注句法方面,描述一些概数的搭配规则,例如讨论汉语“来”或“把”的不同搭配形式等,根据这些搭配规则,他们指出了如何选择不同的搭配形式及各自的语用倾向。

其次,对英汉概数的模糊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者指出,数字不仅能表达准确,而且能表达模糊性,并列举了英汉数字表达模糊性的方法。正是由于数字的模糊性,人们才能更积极、更准确地表达某些东西。[5]

最后,概数的修辞功能及英汉翻译。[6]最常见的是夸张和隐喻,它们经常出现在诗歌、小说和戏剧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新鲜感和感染力,震撼读者的心灵,让读者感受到自己身处真实的情境。除此之外,也有人提到了委婉语、转喻和比较。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对语法、句法和语义的研究较多,而对语用的研究较少,因而忽略了概数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在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中,Stephanie[7]提出,说话人往往会选择使用近似表达,即使有更精确的信息,这可能归因于说话人的不确定,或者它代表了一种听话人导向策略,使听话人更容易理解,减少了处理负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时间表达的领域,报告了两个实验,证明四舍五入时间比不四舍五入的时间更容易记忆和操作。同样,Manfred Krifka(2007)也提到了说话人在某些情况下倾向于使用近似解释的原因:最小努力原则,并解释了RNRI原则(Round Numbers Round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8]但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也注意到了使用近似表达时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说话人肯定希望被精确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听话人可能不知道说话人是在用确定性表达不确定的概念,这会导致误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描述性两个方面,而较少考虑概数在实际语境中的实际用法,即它们的语用功能。

二、分析

(一)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网上语料库、北京大学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语料库、百度和生活中的例子。

(二)数据分析

1.弱化功能

例1:纯是县级干部,七、八品的官,有个把外遇又算得了什么。

——《当代文学•大陆作家•王朔》

例2:A:小王你好厉害,获得了这么多奖项。

B:也没什么,就几个不重要的奖而已。比起您来说,我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例3:A:实在太麻烦您了,其实您不必精心为我挑选礼物的。

B: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几十块钱的东西而已。

例4:李先生,这项工作您完成得非常出色,但是大约由于您刚来,操作程序不太熟悉,中间环节有一两处错误,以后慢慢会好的。

在例1中,作者用“个把”来降低事情的严重性,让读者认为即使是这个人背叛了他的婚姻,但由于他的社会地位,是很正常的。作者用这种近似的表达方式来反映他对这件不道德的事情漠不关心的态度。在例2和例3中,听话者使用“几个”和“几十块钱”来表示谦虚。例2遵循了中国礼貌原则中的“贬己尊人准则”,即使说话人B的能力很好,他仍然倾向于“轻视”自己的才能,尊重他人的成就。在例3中,说话人A和B都遵守“德言行准则”。说话人A认为这浪费了B的时间和金钱,他不想让B准备礼物,也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别人给他的好处;B通过弱化自己的付出,以减轻A的负担,B也遵循了“贬己尊人准则”。在例4中,说话人采用了汉语礼貌原则中的“求同准则”。虽然说话人想指出李先生的错误,但他首先肯定了李先生的成就,然后表达了他的不足。虽然说话人使用了“一”“两”,但并不意味着只有一两个错误,它只是符合社会对礼貌的要求,以削弱指责的程度,保护李先生的正面形象。

2.隐含功能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谈话可能会不自觉地涉及一些敏感话题,如年龄、收入等个人隐私。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无论发生什么,中国人都希望友好、礼貌。对于不想直接回答却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我们一般会选择使用模糊的语言,巧妙地避开不合适的词语。而且,对于一些生硬的词语,我们也可以用近似的表达方式来起到幽默的作用,使语言更加含蓄委婉。

例5:“您好,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可以耽误您一两分钟吗?能不能接受我们的一段采访呢?”

例6:虎妮是陈永贵的老伴,大约四十一二岁,细长身材,乌黑的眼珠,是个能干的人。

——孙谦《大寨英雄谱》

例7:沈腾:小岳岳现在每个月工资多少钱啊?

岳云鹏:不多不多,也就不到一亿吧。(选自欢乐喜剧人岳云鹏相声集)

在例5中,它也遵循了汉语礼貌原则中的“文雅准则”。说话人想要达成一致,不是直接说,而是采取间接的方式,用“一两分钟”来减少他保护他人负面面子而可能付出的代价。我们都知道,这一审查可能需要两分钟以上,但如果发言者说,它花了半个或一个小时,将没有人接受。后两个例子都涉及个人隐私。公开谈论他人的年龄和收入是不礼貌的,这会损害他人的形象。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年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为了避免不愉快的人际关系,说话者选择了近似的表达方式,这在表面上违背了数量准则,但保护了别人的隐私,保持她的消极面子。最后一个例子,岳云鹏使用了夸张的模糊表达,这表面上违反了质量准则,即不要说你认为是假的话。不过,它既巧妙地保持自己的消极面子(不谈自己的事情),又能起到幽默的作用,很好地调节了谈话的气氛。

3.适宜功能(或精确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自身或外界的限制,我们无法对一个问题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如果我们选择忽略不给予回应,是不礼貌的,损害说话者的积极面子。如果用准确的表达方式传递一些不确定的信息,我们将被指控不诚实或品质低劣。当质量准则和数量准则发生冲突时,我们倾向于遵守质量准则,以使我们更可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用近似的词语进行粗略的判断,以达到“准确”的目的。然而,即使有准确的表达方式,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例如避免承担责任,人们仍然倾向于给自己的回应留有空间,使用模糊表达。一般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用法违反了数量准则,而遵守了质量准则。

例8:现在几点了?——八点左右了。

例9:李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八九点吧。

例10:你这次考试多少分啊?——七八十分吧。

在例8中,说话人显然想知道固定时间,但目前可能没有手表等计时工具;因此,为了诚实、准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身边人的状态做出一个判断。在例9中,李先生没有说他什么时候回家,你只能根据一些线索来估计。这两个例子都违反了数量准则,但遵守了质量准则。例10中,你知道分数,但是成绩不是很理想,当被询问成绩时,你可以选择含糊表达,让你的成绩听起来不太糟糕,避免尴尬或受惩罚。

4.化境功能

这种功能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这些作品借助近似表达,用夸张来放大或缩小特征。对于客观事物的描写和主观情感的表达,作者并不追求准确,有时甚至违背常理,使美变得更美,让读者感受到更强烈、更激烈的情感,增强艺术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表达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

例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例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例13:这个包有千斤重,真的是太沉了。

例13中用“千斤”来说明这个包对我来说太重了,言外之意是请求别人的帮助。如果说话人直接表达自己的要求,别人可能会拒绝;因此,她的积极面子可能会受到威胁,这是遵循中国礼貌原则中的“求同准则”。例11和例12中使用了精确数字,这似乎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违反了质量准则;然而,这种方式又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强调了边塞广阔而美丽的景象和战争的残酷。

三、结语

本文从语料库和日常交际中选取一些实例,总结了概数的语用功能。通过这些语用功能,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说话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即使有准确的表达方式,仍喜欢概数表达。有些表达可能明显违反了数量准则,却遵循了质量准则,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可靠和准确(适宜或准确功能)。而另一些则可能违反质量准则(化境功能)。概数的一些用法也遵循中国人的礼貌原则,最明显的是“求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文雅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面子礼数。

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提高交际表达的礼貌性,而且可以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概数表达的含意。但本研究选取的数据有限,归纳的功能可能不完整,某些分类可能不够准确,界限模糊。而且,本研究只关注汉语语境,没有考虑其他语言中概数表达。因此,进一步研究可以比较中西方的用法,找出是否存在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及其原因,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使会话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模糊性李先生礼貌
谁是最佳选手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已无头发可寄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文心悠悠步匆匆
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模糊性词语在修辞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