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困境突围摭探

2021-11-24郑东亮

成才之路 2021年34期
关键词:认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较差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建议,但困境始终存在难以突围。在长期不能解决困境的背景下,应反思相关研究是否偏离问题的主要矛盾。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借鉴“黄金圈法则”理论,对问题进行重新反思,分析以往实施对策效果不佳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新的突围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实效性;黄金圈法则;认识论;学习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4-0040-03

一、引言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不高。对此,多数学者将问题的原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其中,外因主要归结为不良思想对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内因归结为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以及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界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的研究,从体系上可分为顶层设计式的思政理论课体系改革创新、个别问题专项解决路径创新。这些研究对本文所讨论的问题颇具借鉴意义,但大部分研究仅从宏观体系构建角度进行研究,是对思政课的内涵、功能、要求的延伸与拓展,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指导意义有限,多数具体问题解决路径的研究也值得商榷。例如,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但教学实效性并没有显著提高,而实践教学受一些因素影响仅能小范围开展,不具有普及意义,且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程精准把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转化,否则极易出现问题,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二、问题的缘起

从当前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集中于宏觀体制机制创新或者某一具体问题的专项研究,而鲜少从高职学生学习规律角度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研究思政课程教学实效性问题涉及两个主要方面,分别是教师教学方面与学生学习方面。就本文所研究问题而言,至少存在两种矛盾,一是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教学方法落后与新时代高职学生快速增长并变化的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思政课自身的抽象性、概括性与高职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哪一种是主要矛盾,哪一种是次要矛盾呢?长期以来,理论界往往将第一种矛盾作为问题的主要矛盾甚至是唯一矛盾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分析问题的矛盾时既要分析问题的主要矛盾,也要分析问题的次要问题。两种矛盾中哪一种是主要矛盾尚待进一步研究,并且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片面夸大第一种矛盾可能犯形而上学的错误,难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长期以来,学界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思政课程体系创新、注重教学方式方法革新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然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因此,笔者从第二种矛盾入手分析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再观察

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样,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高职学生往往对抽象的理论课缺少兴趣,理论基础也比较薄弱。观察发现,很多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把握较为困难,对政策的学习因内容较多明显缺乏热情。笔者发现,目前教学安排往往割裂了理论与政策的内在联系,使得二者缺乏逻辑联系。从很多高职学生认识角度而言,理论与政策往往是两类毫无关联的学习内容,这导致高职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四、借鉴“黄金圈法则”分析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教师要拓展思维,注重追根溯源,深度剖析问题症结。笔者认为,借鉴管理学家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法则”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了解人思考和认识问题的客观规律,为思政课教学困境提供突围路径。

“黄金圈法则”作为管理学概念,是一种基于人脑生物学的思维与行为的引导方法。该学说认为人思考问题分为三个圈层,即人类大脑思考的生理过程对应脑组织分为三层,从外向内分别为“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其中“做什么”由人类大脑新皮层控制,负责分析;“怎么做”“为什么做”由边缘脑负责,思考“为什么做”的部分位于最里层,形成决策核心,通常影响边缘脑的因素包括信仰、信念等因素。边缘脑负责人类行为与决策的全过程,但边缘脑不具备解释自我行为的能力而由大脑皮层将决策转化为解释理由。当没有得到“为什么”的理由仅得到边缘脑给出的“怎么做”“做什么”的决策指令时,大脑皮层只能自行根据以往的经验或通过比较外界信息对决策进行解释。此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在其他外界信息干扰下对已执行的指令进行质疑,降低对决策的信任和积极性。从内向外思考时,外界信息直接刺激控制决策的边缘脑,指令直接“说服”边缘脑,再由内向外发出指令。此种模式下,人们深信指令的正确性,当受到外界信息干扰时大脑皮层则自发寻找指令合理性的依据,人们对所获指令的信任感明显强于直接给出“做什么”的指令。“黄金圈法则”对人类大脑思考问题的生理逻辑研究,对如何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黄金圈法则”的可贵之处在于详细指出了“为什么”这一环节在人类认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基础较差,思政教师在缺失“为什么”的解释前提下直接向学生发出“怎么做”“做什么”的信息,片面在“怎么做”“做什么”这一环节发力,则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不高、知识的接受程度较差。而在缺失“为什么”的解释前提下,部分学生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而对内容产生疑虑,因此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

五、高职院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1.学原理、读原著,注重夯实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课中的重要地位,“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理论自信”的根本。打铁还要自身硬,“学原理、读原著,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最佳方式”,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只有自己能够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性,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诠释好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严密性与逻辑性,才能讲清楚“理论自信”的内涵与外延,答好学生“四个自信”的起始之问。

2.循“序”而教,讲清理论和政策的内在逻辑

考虑到课时的限制,思政课教师应首先对本章所讲主题和内容背后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深入分析,遵循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观点为指导的方法论原则,采取“先讲理想信念与原理、再讲思政理论、最后讲政策”的先后顺序,依次引领学生思维循着“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的路径进行学习与思考。例如,讲述“乡村振兴”战略时,可以先介绍当前中国乡村发展的成就和不足,让学生对客观发展情况有所了解。依据“黄金圈法则”即影响边缘脑的往往是信念等,可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导入,这就构成了“为什么”的重要要素即“信念”,相信能够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接着介绍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进而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指示以及共享发展理念,回答“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的理论根源,授课时的语言逻辑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此处便是“怎么做”。最后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制度的安排与执行,便是回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做什么”。这样一种授课顺序,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也符合“黄金圈法则”要求。

3.通过实践教学检验“三个环节”,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生在思政课堂上依照“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的思维方式学习了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以及如何改造中国社会,但就学习掌握知识这一过程而言还是属于“认识”的范畴,那么到实践中去检验三个环节对于夯实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必须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对“三个环节”的实践检验,不同环节因内容、特征不同,采用的实践方法不尽相同,例如,“为什么”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其自身具有抽象性,那么实践检验可以以课堂情景模拟为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在相关历史情景下马克思的辩证思考过程,辨析历史上的其他哲学思想,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逻辑性的体验。“怎么做”与“做什么”是学生学习认识的两次飞跃,这两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學生到田间、工厂等生产一线去体验,也可以让学生到街道、社区等基层去感受中国发展的现状。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依据的历史与现实、制度与政策的执行情况,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发展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发展的成就,直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应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观点为学生答疑解惑,结合党史教育确立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4.注重丰富教学视角,增强学生时代融入感

根据“黄金圈法则”,按照“为什么”“怎么做”“做什么”的顺序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是比较科学的,但该法则仅起到构建教学思路框架的作用,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填入这三个环节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着重研究教学载体。调研发现,许多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穿插播放视频的方法进行授课。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以形势政策课为例,很多教师播放的视频内容是政府工作报告、部分新闻节选,其视角主要是介绍发展成果或数据统计报告等宏观角度。这样的做法虽有利于让学生迅速了解国家发展概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但该角度更偏向于政策、战略决策者而非普通劳动者视角,使得高职学生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说服力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要丰富教学视角,既要有宏大的叙事角度,更要有普通劳动者的微观角度,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环节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多角度体验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如何发展自己、如何更好地追求幸福生活,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信心,引导高职学生把自己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

例如,教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可以多播放一些历史镜头,特别是展现当时民间生活的真实历史镜头,让学生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切身体会当时历史条件下人民大众的疾苦及军阀、封建地主、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刻不容缓。又如,在介绍“党的光辉斗争史”时,可以播放一些反映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着重于人物内心刻画的影像,让学生追随一名共产党员的心灵路程,了解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共产党员、如何浴血奋斗最终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让学生能够随着情节的推进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再如,在讲述“改革开放史”时,可以从一名普通经商者的角度切入,让学生了解他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是如何把握机遇、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让学生感受父辈的艰辛,更加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时,可以从一名普通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一名普通公司职员的励志成长故事、一名青年教师扎根西部教书育人的故事、一名青年科学家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故事等角度切入,让学生在一个个真实感人、贴近生活的故事中受到教育,为学生描绘一幅中国梦的蓝图,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自觉认同中国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秦彩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评价指标标准化及相关因素[J].继续教育研究,2021(03).

[2]王新华.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07).

[3]陶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6).

[4]赵剑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团队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2).

[5]谢珍萍,邵雅利.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育大学生制度自信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8).

[6]胡咚.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性的遮蔽与回归[J].思想教育研究,2021(04).

[7]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8]谢珍萍,邵雅利.思政课实践教学培育大学生制度自信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8).

Exploration of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Law

Zheng Dongliang

(Fuzhou Polytechnic,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key cours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but the problem of poo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plagued educators for a long tim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but the dilemma is always difficult to break throug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ng-term failure to solve the dilemma, reflect on whether the relevant research deviates from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the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learning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Marxist epistemology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of "golden circle law", this paper rethinks the problems, analyzes the crux of the poor effect of previous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new breakthrough suggestion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ffectiveness; golden circle law; epistemology; learning law

作者简介:郑东亮(1987-),男,福建闽侯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思政教育、法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认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藏传佛教认识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