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1-11-24段月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0期
关键词:红色时代学校

文/段月

一、红色教育的必要性

(一)红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是新时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红色教育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价值导向上,都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有着很高的契合度。红色教育可以成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堂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内容与形式上的与时俱进[1]。

(二)红色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这一要求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红色教育要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必修课程之一。

广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为了成长为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要接受系统的红色教育,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将从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引自己的前进方向,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健全自己的人格,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二、当前高校开展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主动性的减弱和匮乏

当前,学生们习惯了安逸,对书本中的记载、对长辈的亲身经历缺乏内心的认同,加上阅历不深,也无法理解革命先烈们以身许国的信仰和理想,因此心中怀有政治蓝图的学生并不多[2]。

从学习目的来说,当下高校中并不乏聪慧灵活、雄心勃勃的青年学生,但由于应试教育和功利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学习、追求高分都只是为了文凭,把才智仅仅用于造就个人的成功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生不多。

在信息接收的层面上,当前社会资讯发达,媒体种类繁多,“00后”生活在一个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却被困在了“信息茧房”之中。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同,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取舍能力和对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能力不成正比,学生对接收到的文化与信息缺乏理性的思考,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侵害,价值观念更容易受到影响。

综上,由于没有情感共鸣、考试不需要、快餐式信息消费等因素,高校学生对红色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缺乏接受红色教育的主动性,甚至摒弃红色教育[3]。

(二)学校红色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足

红色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学校中应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现在大部分高校在开展红色教育工作方面尚有不足。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各高校普遍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有时会举办时事政治的讲座,但这样的红色教育往往不够深入。没有专门的红色教育相关的校本教材,加之原有教材理论抽象、内容枯燥、缺乏创新,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从教学形式上来说,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仍是以PPT教学为主,但对当下基本属于“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来说,传统教学方式下开展的红色教育根本无法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很好地将网络等新兴的科技手段运用起来,忽视了技术手段的运用、网络方面的建设,自然就丢失了一个开展红色教育的良好平台。

红色基地作为红色教育的阵地之一,在红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开展红色教育的实际过程中,许多学校并没有充分挖掘出当地可以利用的红色教育基地,更不用说合理、充分地加以利用。学校很少组织学生们定期去红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即使有红色研学活动的开展,也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收效甚微[4]。

三、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途径

红色教育是对红色文化的弘扬、红色基因的传承,如果只是把红色教育定位为思想政治课的拓展或历史的补充,无疑是对红色历史的背弃,使当代学生走进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故而使红色教育系统化、规范化成为必然。在红色教育的系统中,学校最为关键。

(一)建立专业的红色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学校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红色教育师资队伍,组织教师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确保自身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红色教育的教学活动,并组织教师编写红色的校本教材,方便教学的开展;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追踪考察,力求教师在红色文化教学中做到不断学习、常学常新。对在红色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要适时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后,学校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学术专家、革命遗址和博物馆的讲解员、革命先辈的后代以及模范人物来学校讲课,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红色文化进头脑、进心间。

(二)结合红色歌曲、影视资源进行红色教育

我国拥有丰富的红色歌曲、红色影视资源,这些都是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可以利用的优秀素材,同样也可以作为红色教育的一种载体。

红色歌曲可以把学生带回烽火连天的年代,让人们在追忆的同时从“红歌”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受到感化和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学唱红色歌曲,举办红色歌曲的传唱比赛等活动,以此寓教于乐,发挥“红歌”的教育功能。

相较于教科书、经典红色书籍专著等枯燥冰冷的“无声内容”,红色影视资源更加生动、直观,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更能吸引学生们观看学习。例如,建党100周年献礼年代剧《觉醒年代》等在广大学生中引起了热议,相比于被动学习,学生们更多愿意主动去观看这些优质红色影视剧。通过优秀影视剧,跨越时空感受了水深火热的年代里先辈们精神与信仰。由此,学校可筛选出一批生动真实的优质红色影视资源应用到授课中;可将学校闲置的教室等场所打造成专门的“红色观影室”“红色影厅”,组织教师与学生一起集体观影;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广大师生推送红色短视频等,让学生随时随处接受到红色教育。

(三)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在红色教育上,不能局限于只读书、堂中坐,还应“动起来、走出去”。中国大地到处都是“红色”,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红色历史。高校应充分挖掘本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有重大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与相关单位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革命圣地等,介绍和宣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的热情。

(四)技术手段与红色教育相结合

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微博、微信和各种新闻APP迅速发展,让每个人以最快速度获取最新的讯息。在信息技术时代下,红色教育更不应是单一途径地开展,而是应运用多种技术、发挥各种平台的合力来进行。

传统红色教育最大的痛点在于难以让学生观众感受到切实的有用性,无法带来实时的体验,从而无法形成从传播到说服的闭环。然而,在5G、VR技术的支持下,共情、体验和融合应该逐渐成为红色教育的关键词。

在学校各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VR技术引进学校,为红色教育提供一条与众不同的开展途径。学校可以打造出一个红色教育VR体验厅,让同学们足不出校就体验到通过高科技学习的便捷与快乐。运用3D和VR技术逼真还原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场景,如五四运动等,让课本上的历史“动”起来,使学生们可以以第一视角亲身感受并学习历史;通过360度全景环绕,学生们可以“游览”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场馆,在全景式、全过程的场景中体验并学习知识。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在官网上设置“红色模块”,每天在网页上更新时事政治、党史故事等相关内容,供学生在闲暇时间自由浏览;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可以开展征文、拍摄视频短片等一系列具有创意的“红色活动”。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红色教育,使学生逐渐实现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

技术手段与学校红色教育的结合,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就一定程度而言,为学生们接受红色教育提供了便利;相对于无声的课本知识与被动灌输的课堂,技术手段的运用更能让学生去主动地学习红色文化,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提升学习的专注度,加深感性认识和情感认同,提升红色教育效果。

四、结语

新时代,红色教育是引导师生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红钥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内核”、防止“红色基因”变色的“基因锁”。红色教育应一直贯穿于对学生的教育中,而不是作为任何知识的补充和附加。同时,红色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很重要,考核其开展和落实情况,思考如何建立可行、科学、全面、动态的长效考评机制来提升其实效性也是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创新和完善红色教育的机制和制度,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红色人才”。

猜你喜欢

红色时代学校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