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提升措施研究

2021-11-24黄兴杨易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文/黄兴 杨易

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全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虽然由于国家各类政策大力扶持、各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正确引导及服务,毕业生的总体毕业落实率较高,但从就业工作理念角度出发,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提升措施进行了研究[1]。

一、高职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就业信息服务不完善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够,服务平台功能单一。主要体现在就业信息共享性、及时性、系统性和精准性方面:1.无法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或即使及时发布但毕业生无法第一时间获取,导致因上课或外出等原因错过了最佳应聘时间;2.毕业生收集到的招聘信息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的梳理,没有做到分级分类展示信息,缺乏精细加工,导致毕业生无法有效地找到自己喜欢的就业岗位,学生收到的招聘信息往往是由辅导员、班主任通过截图及文字转发而来,缺乏个性化和精准的信息对接;3.毕业生网上签约难以普及,网上签约涉及毕业生、企业、学校三方,如果任何一方信息不通畅则无法实现,故现在的签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纸质协议为主,不利于信息的保存和查询。部分企业不习惯网上签约流程,认为网签系统太过复杂,难以操作,不愿意使用网上签约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后续的工作量[2]。

(二)对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引导不足

受“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和流量短视频影响,近年来,有媒体发布的毕业生薪资水平、工作环境等信息存在误导毕业生的可能,无形中提高了毕业生对工作待遇的期望水平,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无法清晰地认清自身现状,误以为自身可以成为求职过程中的“幸运儿”,缺乏踏实精神,最后“走弯路”。有的毕业生希望在“流量时代”通过个人炒作、传媒公司包装成为“网红”“知名博主”,试图通过贩卖流量来走个人职业生涯的捷径,忽视踏实成长之路。

(三)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就业辅导员往往实行轮换制度,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由于就业工作政策性较强,当毕业班辅导员已充分熟悉了整个就业工作流程后,往往会轮换到其他岗位,总结出的经验无法传递,无形中增加了较多沟通、培训成本。辅导员教师在带毕业班的同时,往往兼任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其他烦琐的行政事务,分散了其在就业工作上的精力。有的辅导员教师将就业管理工作思考得过于简单,以为简单地帮毕业生找工作、签协议就是就业工作的全部,忽略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二、关于就业工作提升的思考和建议

(一)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大数据构建“企业、学校、学生”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将学生的就业信息按企业需求分类,构建适用于企业和学生的信息平台,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既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又能提高学校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更是解决了企业的招聘难题,实现三方共赢。该平台需要与全校学工、教务数据库有机融合,达到就业管理系统与学校整体大数据贯通,简化毕业生在搜索招聘信息、填报生源、核对就业方案、网上签约等环节的烦琐流程,在录入、同步就业信息时,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库一键比对,自动生成相关数据,省去人工操作的流程,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规范,又可以省去人工录入数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毕业班辅导员与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此平台一键查询分学院、分专业、分班级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意向调查和就业核查工作也可以集成于此平台,达到数据共享、实时查询、公开透明。将教育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就业办公系统、校级办公系统同毕业生手机APP软件联通,毕业生在任何时间登录个人账号后,可以查看到个人的生源信息、就业方案、今日校园招聘会情况,同时可以直接通过智联招聘、58同城的外部链接查询社会招聘岗位,通过填写个人信息、求职意愿、专业技能、奖惩情况等寻求人岗适配度高的岗位,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可以在后台查询每周的软件使用情况,实时跟踪毕业生的求职动态和意愿变化。毕业生也可以通过上传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照片等形式保持与学校教师的信息互通或直接网上签约,如果遇到劳务纠纷,也可以通过平台开展法律援助[3]。

(二)分专业、分职业地优化就业指导课程

现阶段,就业指导课程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专业的差异化,导致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甚至部分教师在课上没有讲授最专业的就业政策与常识。为此需要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指导课程讲授时间安排在毕业生离校之前,内容含有就业政策、求职须知、合同法规、社保常识、系统操作等与毕业生就业切身相关的知识案例。将实习指导工作统一归口到学院就业工作部门管理,由学院就业部门负责考核评价实习指导教师课时及课程质量,这样既可以在毕业生毕业时对其“扶上马再送一程”,也可以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指导教师既可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实习全过程,也可以切实深入企业,了解各个企业的实际用工理念、企业文化,从而优中择优地储备自身的用人单位库,就业部门可以通过对各个实习教师的信息收集,确定靠谱、优质的就业单位,每学期开展定时的企业走访和企业用人质量评估,在量化评价计分后,科学地为毕业生的择业提供良好的途径与平台。

(三)就业队伍须向专业化、固定化趋势发展

现行的就业招聘信息管理制度和就业数据报送制度对就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置就业专岗,有利于提升其职业化水平,能够更好地加强对毕业生的线上就业指导;有利于稳固与优质企业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开展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就业工作人员年复一年地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式。就业工作政策性很强,有的辅导员新接触此项工作,对政策、操作系统一知半解,通过一年的实践与锻炼已可以较熟练掌握,但却无法连任,这样导致就业管理部门需要重新培训新上任的毕业班辅导员教师,加重了常规工作答疑、纠正的时间,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开展就业创新工作。当就业队伍固定化后,毕业班辅导员有了工作经验,既可以较好地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目标,又可以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将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创新工作上,从而促进就业工作的薪尽火传、良性循环。

(四)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学院应做好就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思想的引导工作,将专业所蕴含的精神借助专业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贯穿于大学生就业初期,将就业创业教育纳入到毕业年度的全过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指引,在专业理论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环节深度融合。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不端正,职业认知不清楚是目前毕业生在求职初期存在的普遍问题,择业观的不正确会直接导致毕业生求职心态的错误,间接引发一系列的求职问题。为此,可以将择业观的树立纳入到实习教师的考评当中,也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毕业生的择业观进行引导,实现毕业生从不就业、慢就业向想就业、爱就业转变,从实习阶段就树立起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以便更好地提升专业自信、拓宽求职思路。

(五)开源拓岗,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巩固现有的就业基地,定期走访毕业生集中就业单位,充分发挥就业实习基地的作用,谋求校企深层次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高校要重点挖掘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优质三资企业的资源,制定相应的毕业生就业推荐制度,扩大就业质量和总量,并将每年引入校企合作数量纳入部门和二级学院的考核标准。要充分利用各地校友会、行业协会等各种渠道和资源,有目的、选择同学院契合度较高的企业开展合作,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与各类行业协会的产学研合作。鼓励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基础服务项目,加强应征入伍、“三支一扶”等就业项目的宣传引领,确保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实落细。

(六)重视普法教育,保护个人权益

在现阶段的求职环节中,建立毕业生就业法律咨询工作室,可以让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纠纷时能够有所依靠,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防止毕业生上当受骗。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纠纷与困难,却经常采取不正确的维护方式,有的毕业生选择一走了之,有的毕业生选择自己隐忍,忽视了法律的功能与作用。在毕业生离校前后,要对毕业生开展普法教育、防诈骗教育,从源头上防止毕业生误入歧途,为毕业生的求职保驾护航。部分毕业生在招聘过程中遇到了宣传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有的企业甚至存在明显的经营风险和债务纠纷,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导致毕业生对企业实际情况不了解,进而引发被诈骗的风险。对此,就业工作人员需要查询每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存在问题的企业加入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来校招聘,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职院校间竞争的逐渐激烈,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就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与时俱进、科学有效地提高就业管理业务水平,更好地聚焦毕业生求职所存在中遇到的困难,采取合理、高效的解决措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以便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更好地贯彻落实“2.5+0.5实习+就业”的教育教学方针,以便更好地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的三方共赢。相信高职院校如果本着“服务学生、服务企业”的就业管理基本理念,主动为学生着想、广开思路、反思改进,就会提高就业管理工作成效,打造出学生满意、企业好评的就业品牌。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