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框架下建立职业评价体系的思考

2021-11-24潘旭超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校企中职体系

文/潘旭超

在现代教育中,许多事物处于不断发展中,为更好地发展教育,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职业评价体系的最优构建。笔者认为,可依据实际情况综合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改进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增加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助推工作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一、校企合作办学运行模式的基本内容

我国中职院校校企合作形式属于以完成目标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提升企业人才的快速适应性为宗旨,利用该种方式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紧密结合,实现企业与中职院校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在选择时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提高学校人才综合培育效果。校企合作化办学即指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在国企制度改革中,校企合作模式要做好适时转变工作。目前已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校企一体职教集团,集团是一个多元化结构利益集合体,可在原来单位成员不变化的情况下将主体由企业变为学校。许多企业存在着这方面的实践,如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另外15家企业、职校整合起来,组成的集体主要核心是知识、教学、产业、利益,将四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这种模式能够在教学中实现生产培训,在生产中实现教育,最终实现共赢。如扩大校区面积、增添实训基地,将教育的能力大大提高[1]。

二、校企合作框架下建立职业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就业合法权益

在中职院校毕业招聘中,校企合作比较多,但不同的专业和学校,学生有着不同的偏好,导致多数学生会自己找工作。在找工作时,大多数毕业生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在试用期与假招聘、就业歧视和陷阱、不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上束手无策,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此时,学校可针对这些问题,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对中职院校学生加强教育和实践,建立职业评价体系,让中职院校学生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2]。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率

大量数据显示,中职院校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重,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招聘单位、招聘形式和就业政策法规复杂,毕业生很难了解,就业压力成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国家和社会都支持中职院校学生创业,为此建立职业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开展创业。所以,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应做好各项创业宣传工作,完善职业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3]。

(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中职院校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若能通过职业评价体系区分和分析用人单位的资质和违法现象,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督用人单位,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违法现象就会及时揭露和处置,防止更多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这种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督促雇主合法招聘和经营,有利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有利于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4]。

三、校企合作框架下科学建立职业评价体系的组成要素

(一)提高职业评价体系的地位

学校和企业应发挥职业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使职业评价贯穿始终。笔者认为,学校和企业应至少配备一名专业职业评价教师或邀请专业职业评价人员,设立职业评价体系中心,为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积极有效的职业评价,指导毕业生明确相应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时,可在全校举办中职院校学生职业评价问题讲座,在学校网站开辟相关论坛或者职业评价指导栏目。

(二)发挥专门课程的设置与教授的作用

中职院校可将职业评价课纳入就业指导必修课程,这是学校当前要做的,也是一项长期工作。在职业评价指导课程开设后,可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还可帮助中职院校学生减小就业压力,对学生、学校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5]。

(三)对学校专业进行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专业人才,才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笔者通过东方财富网2021年3月发布的信息,得知物联网这一专业领域未来五年内的专业人才缺口约60多万人。笔者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该缺口将会不断扩大。但这种人才缺口不只体现在物联网行业,在一些智能工业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智能工业管理过程中,至少有100万人的人才缺口;在农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未来至少有1000万人的人才缺口。

(四)确定学校专业的培养目标

综合性大学的专业数量众多,各专业都面临着如何培养理论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问题。就我国目前而言,技能型人才缺口数量巨大。在培养过程中,针对部分理科类专业,高校应以专业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来说,在具体的、不同专业的教授过程中,要获得更多更优质的人才,应体现各个专业的具体特点和重点。

(五)进行职业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以物联网专业为例,这个专业涉及多个行业和学科的领域,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学习和积累知识。在实训时,需要与实际的产业或方向进行需求有效对接,如家居产业、传输网络、应用与信息服务方向等,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实时调整。职业课程评价体系建设要以时代发展潮流为依据,实现最优化的合作质量,助推工作的持续性进步与发展。我国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以校内实训为主,大多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生搬硬套的痕迹十分明显,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根本没有指导性价值,为此必须予以改进。

(六)努力培养专业职业评价人才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运用发散性思维,不仅局限于视频、音频的应用,还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来说有利。在课程教学前,要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设立相应的课程内容和课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课时安排相应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在理论中更好地发展实践,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教学教材的选择过程中,也要有所侧重,对于一些技能型比较强的专业,要求教材的内容要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在教材中得以升华和利用,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其中的内涵。

(七)利用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加强专业对口的分配

政府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行业管理委员会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的决策机制,重构了团队成员与政府之间的动力机制。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定制化”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针对性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育管理,满足企业国际化扩张带来的人力资源需求。以集团形式办学时,企业可提供一部分岗位,实现专业对口,以群体对接促进集团教育、培训和科研的发展。通过与中职院校、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开展合作,成立专业合作委员会,作为基层交流、协商、合作的组织。成立教学管理工作组、联合教研室或课题组,制定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协调培训基地、教师等资源。

(八)延伸职业评价体系的深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复杂体系,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校企合作职业评价体系是一个子系统,但各方面的设计考虑必须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大系统中。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可获得有效培训、教育和就业,使学生提高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反馈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推动校企合作向更高、更广、更深层次发展。在体系机制的构建中,要根据当前校企合作的形式综合考量,吸引更多的社会阶层了解这种形式的优势,并提供更多力量的支持。

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建立职业评价体系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学校整体资源少或企业出现问题、资源倾斜不当等,解决这个问题依旧是一个难题。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体系建立的初衷,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促进就业和服务企业发展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校企中职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