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思政教育的作用及优化路径

2021-11-24安新梅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0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大学生

文/安新梅

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00万人,但社会可为学生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不足100万个。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的就业战略做出了适当的调整,鼓励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实施创业行为,以此改善社会就业困难的现象[1]。为此,各大高校纷纷响应这些战略调整,增设了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创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然而,在教育改革工作实施的数年内,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的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过大出现了心理问题。基于此,应结合思政教育工作,制定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发展提供路径。

一、就业创业教育中的缺位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在此阶段更需要一批具有朝气的大学生作为“后备援军”,为社会发展提供后续力量。但在对部分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普查后发现,超过九成的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其中包含课程教育、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向定位偏差等。

例如,高校为了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选择在校内创设就业创业园区,并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在校内营造一种创业的积极氛围。但在组织此方面工作时,却存在严重的教育资金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笔者调查的18所院校中,有4所院校具有就业创业基地构建的想法,但仅有一所院校实施此项工作,却由于现有的储备资金不充足、补充款项没有及时到位等问题而中止了基地建设工作。

除了上述提出的问题外,在调查的18所院校中,仍有2所院校并没有意识到对大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校内没有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仅在常规的教育课堂中为学生普及创业内容,但也只是基于本质层面的分析,没有实质内容。此种教学行为是没有意义的,不恰当的教育手段甚至会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就业心理负担。

二、就业创业过程中思政理论的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在毕业离开校园后,无论是选择自主创业,还是选择自身喜爱的工作岗位,均需要自身具有足够的能力。例如,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就应多关注市场与金融行业的变化,掌握产业的社会发展风险,要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2]。当大学生选择就业时,其个人也应具有与岗位匹配的能力,如果选择就职于技术岗位,就应具备技术能力与技术实践能力;如果选择就职于管理类工作岗位,就应具备人员管理及统筹全局的能力。而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一教育过程并不是从某一个角度入手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培养,而是要从社会需求层面入手,基于心理层面、能力层面、素质层面对大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参与思政理论课程的学习时,如果具备了就业创业能力,便可以认为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如果大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较强的适应能力,便可以认为大学生就职于工作岗位时可以较快地适应企业工作速度与工作内容。因此,有理由认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政理论教育工作,可以从实际层面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

在对大学生开展全面素质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大学生: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需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告诉学生:无论是在创业还是在就业期间,都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事件与困难,要将这些困难作为成功路上的基石,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成就事业[3]。在此过程中,思政教育便是一门深入学生内心、辅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课程,教师可以将思政教育课堂作为载体,在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的过程中,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帮助大学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具有更强大的心理。当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以鼓起勇气解决困难,而不是一味地退缩。

除了上述提出的内容,开展思政理论素质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部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工作岗位时,将“高薪”“福利待遇”作为其选择岗位的标准。基于此,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就业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三、思政理论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以思政教育为引导重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今大部分教育院校开设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着理念没有厘清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是重新选定就业观念,将就业思政教育理念与创业教育理念进行融合;将两者的教育指导内容进行融合;教育手段与教育形式相融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只有真正意义上做到将两者进行动态化融合,才有可能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与作用[4]。

思政理论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支点。在部分高校先试先行,启动“思业融合燎原计划”,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注入思政元素。思政理论与就业创业教育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在融合中激发活力,达到1+1>2的效果。笔者认为,思政理论与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离不开课程体系有效架构。在思政理论指导下,除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外,就业创业课程的目标任务更需凸显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

要充分挖掘思政理论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以有效的价值判断突破伦理困境,探索新的就业创业课程。同时要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各学科建设规划,启动创新就业辅修计划。辅修分为科研伦理课、创新思维课、创造能力课、创业素养课、综合实践五个级别,涵盖通识教育课、专业增强课、能力提升课、素质拓展课四个类别。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将理论学习、文化感悟、实际生产、市场验证、公益实践融为一体,并融入不同侧重点的思政理论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总之,要将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放置在一个同等的教学地位,使学生意识到两者同等的重要性。在就业理论培训中,结合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纳程度与课程实际进展程度,教师可在原有就业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设礼仪课程、创新课程等,让接受教育成为学生的基本意识[5]。高校可增设对应的教学保障机制,在校内定期组织“创业科研活动”“创业技能竞赛”等,将与此相关的创业活动作为就业创业融合思政理论的实践方法,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要由教师拟定评判标准,对学生在竞赛或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与评估,将最终的评估结果与得分作为学生此门课程的学期得分,从而使学生通过实践与尝试,了解并掌握学习中的不足,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的目的。

(二)增设理想信念实践教育课程

高校应增设与思政理论教育相关的理想信念课程,此门课程以开放性教育为主,即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与教师交流或与其他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5]。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便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三观”,纠正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正确思想,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与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与此同时,教师应把握面向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聘请地方知名企业家到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并为存在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市场风险分析与评估。在与知名企业家的交流中,学生可以表达自身的创业想法,企业家可利用自身的经验,对学生提出的项目进行深度解读,并为他们讲述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感受,通过此种方式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念。

(三)在思政理论引导下构建创业教育向创业成果转化机制

对负责高校就业创业的任课教师而言,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这一机制的内容应包括设置创业专项基金,对于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创造条件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发明专利。大学可出台优惠政策,设立专项的发明创新基金,简化审批流程,帮助学生创业。在就业创业课程管理方面,对学生的评判标准可以实行弹性学分制,如果学生的创业点子能够转化为创业成果,可折算为思政理论学分或成绩。在校期间学生需要休学完成创业实践,学校可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学籍,并将取得的创业成果转化为学分。除此之外,高校应在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理论的基本特点的前提下,摸索出思政理论渗透到就业创业教育中的规律,不断改进方法及策略,让就业创业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