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指导的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探究

2021-11-24蒋丽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0期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指导思政

文/蒋丽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变迁,社会人才需求日益高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热门话题,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单一的知识运用和技能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品行与意志观念占据更重要的角色定位,这与思政教育的本质不谋而合[1]。因此,如何探究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机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更新,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命题。

一、将思政元素融入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要从价值引领角度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更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放到同等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政教育旨在实现社会存续[2],而大学生就业是将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小我与家国社会进步的大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整体来看,两者存在交叉关联。

就业指导以思政教育为先导,后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3]。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胜任力冰山模型,新的市场需求加剧了冰山下的非智力素质考察,如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全人品格和核心能力取代了传统理解中表象知识的主导地位。思政教育始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因时而进,深挖就业指导中的育人资源,帮助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行优化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引领学生上好人生第一堂社会课。

就业指导是思政工作纵深推行的有效媒介,明确了教育导向,完善了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就业指导将思政教育从阳春白雪的理论说教转变成能听懂、能做通、有温度、有实效的通俗理念,切实解决思政教育浮于表面、落于末端的问题,打通了思政工作“堵点”,真正实现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同频共振、互为增进,进一步筑牢高校思政教育生命线。

基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是大势所趋。

二、高校贫困生就业现状审视

就业是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在人口红利锐减和总体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的加持下,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度持续增大。

第一,受过高等教育的贫困生在就业观念层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质的归正。不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社会资源,贫困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状态,贫困生就业目标的锚定简单而直接—要稳定、要高薪。日常综合表现良好的贫困学生具有充沛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交流沟通能力,但显著的潜在表现容易让其错估自身能力,缺乏全面深入的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一味地追求过高的职业发展和岗位要求,造成人职匹配失衡;反之,相对较差的贫困学生技能单一却又盲目跟风,贫困文化的深层干扰驱使其不愿返回落后地区,面对激烈的竞争无从适应,从而丧失就业机会。

第二,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贫困生情感受挫多,潜意识里害怕失败。在求职过程中,对各类心仪的岗位应聘瞻前顾后,付出了极大的机会成本;对比其他社会资源丰富的同学轻而易举进入梦寐以求的行业,而自身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等同的回报,强烈的心理落差反馈到意愿行动,产生消极的就业心态。

第三,就业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前期教育成果的不断积累和转化。首先,高校贫困生受原生家庭影响,本身教育基础薄弱,在复合型人才需求高涨的当下,竞争优势极低;其次,高校贫困生群体享受着各类国家资助政策和社会资助资源,产生了高度依赖心理,艰苦劳动意识匮乏,技能提升动力缺失;另外,贫困学生缺少挑战自我的勇气,在各类科技文体竞赛中参与度不高,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得不到着重培养,自主创业渠道被扼杀。

三、就业指导下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应对的挑战

(一)思政工作与就业指导育人合力差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类似产品出口问题,产品的设计、完善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寻求良好的市场反馈。思政教育是产品口碑塑造的主导要素,通过整合学生管理各环节的育人资源,达到产品最优化。其中,贫困生群体是品牌打造的重点服务对象。现实情况是,高校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沟通交流机会少,很难就单一主题开展常态化探讨。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直接主体,辅导员日常事务琐碎,对贫困生思想动态和就业情况了解得极少;资助部门偏重物质资源提供,精神资源的帮扶力度显然不够;就业部门上层把控,虽落实开展了一系列招聘活动,但过度关注数据结果,对贫困生过程化教育有所欠缺。

(二)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关联不紧密

高校贫困生群体基数庞大,所涉问题复杂多样。此类学生受家庭经济限制,在涉及就业问题时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性。而思政教育在对象选取层面没有过于明确的界限,更多地追求普适的教育效果,对贫困生这一特定人群缺少分类指导。另外,思政教育内容泛化、手段单一,即使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或励志教育,也总是侧重理论学习或情绪感染,无法渗透核心问题的根源,不能满足学生对未来生活和成长发展的美好期待,徒增贫困生对思政教育的反感。

(三)就业心理与日常危机区分度不高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多发,心理中心在日常咨询和突发事件处理上耗损过多精力,贫困生群体在应对就业竞争高压时,心理应激反应强烈,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被精准感知;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匮乏,无法对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没有实现阶段化的价值观念引导、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疏导,思政教育成果不显著。

四、就业指导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政教育新路径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受“寒门出贵子”思想影响,高校贫困生一心渴望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的阶层跨越,这种影响深远而持久。纵观整个大学生涯,他们在打工兼职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一早就设立了高薪、高地位的就业目标,希望靠一己之力改变命运。高校要在大思政教育体系中开辟贫困生就业思政模块,全程化跟踪不同阶段学生的状况,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待,潜移默化扭转偏激的金钱观;宣传就业政策,扩大爱国教育和责任教育的作用边界,教育学生认识到工作没有好坏之分,培养吃苦耐劳品质,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上重新定位自身价值,在奋斗中绘就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二)补位人文情感关怀,密切把握贫困生心理动态规律

贫困学生成长经历不可复制,但心理特性具有极高的相似点。他们在长期的挫折教育下,大多谦逊内敛、敏感自卑,对人对事冷漠观望,很少展现出明显的心理危机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进入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对象的白名单。高校应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和心理健康专业导师梯队,定期开展贫困生心理测评,汇总形成专项档案;牢抓实习、毕业等关键节点,“一对一”地谈话,研判贫困生就业心理变化曲线,给予密切关怀和技术指导;发挥朋辈正向作用,积极宣传身边人基层就业、成功创业的优秀典型事迹,助其消除贫困生从众、攀比的不良心态,树立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

(三)发挥多方联动作用,大幅提升贫困生就业综合能力

解决好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必须统筹不同分管部门的育人资源,实现各类就业资本元素的积累和转化,做到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帮扶[4]。专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主渠道,丰富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模式,通过主流手段夯实理论基础;当前高校贫困生在校期间生活保障充足,“奖贷补助减免”六位一体资助体系健全,资助部门应更多培养贫困生诚信意识和劳动意识,杜绝过度依赖、好逸恶劳等恶劣风气的弥漫;就业部门要有超前意识,组织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促使贫困生及早明晰就业方向,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各党团群组织要依托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鼓励贫困生打破心理隔阂,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锻炼随机应变能力,提前适应社会生活。

(四)浓厚成长成才氛围,深入激活贫困生自我教育因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将“扶贫”与“扶志”高度统一,要从发展的角度着手。大学是青少年学子拔节孕穗的黄金阶段,更是夯基铸魂的重要时期。思政教育者作为关键主体,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贫困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学、为谁学、怎么学,从根本上把牢思想的舵;要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寻校情校史蕴含的育人资源,增强贫困生爱校荣校意识;搭建好校友交流平台,鼓励贫困生走出宿舍、走出校门,在学中做、做中悟,不断提升专业自信;要树立贫困生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增长见识、磨砺品性、沉淀底蕴,激发学生“自教、自助、自强”的内生动力。

五、结语

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和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路径。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多元化思政教育将满足贫困生个性化就业需求,解决“就业难”“慢就业”等现实问题,就业困境的突破也将进一步巩固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促进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贫困生就业指导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