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的海员发展

2021-11-24陈巍中华人民共和国惠州海事局

珠江水运 2021年9期
关键词:海员航海工资

陈巍 中华人民共和国惠州海事局

海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世界贸易90%的运输量是由海运完成的。如果没有海员的贡献,全球的贸易将会停滞不前,很多人将得不到基本的生活用品,甚至难以生存下去,一半的人将会挨饿,另一半的人将会受冻。我国是国际上航运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航运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特殊的船舶还担负着国家战略运输、科学考察等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等都离不开海员的辛苦付出。

1.海员的现状分析

依据交通运输部年度《中国船员发展报告》统计分析表明,全国注册海员只有一半左右实际从事船上工作。近年来全国海船三副和三管轮适任考试的一次通过率显著下降,其中2019年无限航区三副和三管轮适任考试一次通过人数仅为2420人和1802人,一次通过率分别为23.8%和23.3%,有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转行,不愿从事船上的工作。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在上船和下船难的情况下,又有一些海员选择了转行,这也导致了2021年三副和三管轮的紧缺。船东拼命地给三副和三管轮加工资,只要有证书就可以安排上船工作,但是该岗位仍大量空缺。另外,目前在船工作的海员中,很大一部分是年龄偏大的人,他们适应了船上的工作,又很难在陆地上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年轻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航海事业。

2.影响海员发展的因素

2.1 前期培训数量远大于市场需求,导致毕业的学员上船难

前些年航海院校盲目扩张,2010年是全国航海院校招生的最高峰。航运业能够提供的船上实习岗位是有限的,航海院校的培训学员数量远远高于市场需求,受此影响毕业的学员找不到船实习,有的学员毕业后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上不了船。因为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实习的岗位,有很多毕业生向劳务中介公司缴纳高额的中介费用,为了寻找上船实习的机会。市场上催生了很多的不良中介,收取毕业生高额的中介费,但是安排的实习船工资低、船况差、工作量大、船上实习生人数多,甚至很多劳务中介收了高额的中介费长时间安排不了船,迫使很多毕业的学员为了生活不得不转行,或者短时间的寻找别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船上的操作级实习生都有好几个人,分别是按照水手或者机工的身份安排上船工作的。这导致了操作级的实习生晋升三副和三管轮的难度加大,他们在船上既要担任水手或者机工的工作又要实习三副和三管轮的工作。很多人没有系统地学习操作级海员的工作,即使拿了三副和三管轮证书的海员,也无法胜任三副和三管轮的实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年轻的航海类毕业生离开了航海事业,选择了转行。

2.2 海员的薪资待遇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迅猛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国内陆地上各行各业工资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2020年全国平均工资是2005年全国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但是海员的工资增长速度就比较缓慢。2020年较2005年各职务工资增长率(以远洋外派海员统计)在1.5--2.5倍左右,各个职务工资增长略有不同,最高也就在2.5倍左右。以外派海员三副为例,2005年下半年工资基本上是在1万人民币左右。2006年由于航运的发展,海员人力资源的紧缺,沿海的内贸海员三副一个月工资1万人民币左右。这个时期海员的工资基本上是陆地上工作人员工资的三倍以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2020年远洋外派三副的人均工资2200美金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北京和上海城镇非私营就业人员人均工资均已经超过了1万1千多元人民币,东部一些省份人均工资也在8千元人民币左右。海员收入相较陆地工作人员收入已经没有了优势,加之近年来物价飞涨,很多海员一年的收入,除去正常开销已所剩无几。很多年轻有能力的海员选择了放弃航海事业,到陆地上寻找发展机会。

2.3 工作生活环境封闭,与外界缺少联系

海员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航行,工作生活环境封闭,与外界沟通交流少,与家人团聚时间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船舶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离岸十多海里后手机失去信号,再稍远一点电视也没有了信号。在大洋中想给家人打个电话很困难,家里有事情更是指望不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有些公司安装了一些无线网络供海员使用,但仅局限于邮件的收发和基本信息的传送,无法满足海员日常娱乐等需求。海员从上船工作开始,每天都要值班,一直到下船休假。无论工作休息,24小时都在船上,面对的人只有船上的同事,人际圈狭小。在靠泊码头时,船员才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人和事,但现代化的码头装卸货效率都很高,非值班海员下地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

长期在船上工作生活,导致海员下船休假时,与人交流反应较常人慢了些。长时间与家人不能团聚,也造成了很多家庭的不稳定,未婚的年轻人无法保持稳固的恋情,在婚恋市场,海员因职业关系受众非常窄。海员在船上每天面对的都是大海,大海平静的时候像一面镜子,船很平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大风浪时,大海变得非常恐怖,船航行在茫茫大海中,摇来晃去,船员吃不好也睡不好,让人心生胆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船上配备越来越先进,但是面对狂风巨浪等恶劣天气,有时也无能为力,每年因为灾害性天气而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

2.4 公司管理的不完善和社会的尊重程度不够

随着海员社会化用工后,很多航运公司彻底把海员推向了劳务市场,海员就像是航运公司和劳务中介公司的赚钱工具。劳务公司介绍一个海员上船收取一次性的中介费,另外每个月收取管理费。有些公司给海员提供了一些相应的服务,还有很多公司只收钱,丝毫谈不上对海员的关心和服务。目前中国海员的上船工作合同期普遍在8个月左右,虽较之前外派海员12个月左右的合同期已有很大进步,但仍偏长。社会化的海员,上船有工资,下船就没有收入,所以很多海员休假期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很难休息好,因为休息时间长了没有钱养家,休息时间短了和家人刚刚团聚又要离别。海员没有获得相应的尊重,一个远洋船长不敢在公司调度人员面前大声说话,见到上船检查的相关人员,更是点头哈腰,生怕哪里做错了,更不用提普通海员了。

3.未来海员发展的一些思考

3.1 航海文化的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自信的航海文化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才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航海事业中来,壮大海员队伍。

3.2 合理规范海员培训

采用激励机制适度调节航海类专业的招生,让学生培养出来以后能够更好的上船工作实习。拓宽海员培养渠道,学校招生、社会招生、支持退役军人加入海员队伍,多渠道吸纳培养海员。船员各类证书的知识更新,培训项目很多,可以采用船上培训、学校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海员的培训工作,不能让海员下了船就是去培训,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去培训的路上。使培训更加注重实效,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让海员能够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在工作中。

3.3 强化公司主体责任

加强对航运公司和劳务中介的监督管理,规范海员劳务市场。让不良中介没有立足之地,切实为海员服务。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方协调,统筹规划,适当调整海员上船合同期,改善劳动关系,优化海员工作生活条件,适度提高海员待遇。海员福利待遇保障提高了,受社会尊重了,改行转业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3.4 服务海员,多方合作,多措并举

相关部门可以依托互联网等科学技术便利海员办事,出台海员职业优惠政策等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海员队伍。让海员成为体面的职业,提高海员的吸引力,降低海员的流失率,海员队伍才会更加稳定。

4.结束语

海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专业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海员是一个贡献巨大的群体,国家战略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等都离不开这个群体的付出。只有全社会一起努力,才能使海员队伍良性、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海员航海工资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全球高级海员达137万 供求缺口收窄
让绩效工资“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