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发展绿色港口完善途径探讨

2021-11-24曾锦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1年9期
关键词:港口海南船舶

曾锦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航运业的发展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过程当中是一个关键的课题,而港口的绿色发展也应纳入积极的探讨与实践。

1.海南发展绿色港口必要性

绿色港口,是指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港口或码头。绿色低碳交通的概念于2013年正式在交通运输部的年度报告里提出。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重新修订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进一步明确了绿色港口的评价指标。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也对绿色发展提出要求,要求海南坚持生态优先,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在这些大背景下,海南发展绿色港口是必然趋势,是港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2.海南港口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省的港口,目前整体为“四方五港”布局。北部的海口港以集装箱、散杂货运输及客滚装运输为主,马村港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油品、散杂货和危险品装卸运输;西部的洋浦港主要承担集装箱、纸浆等散杂货等的装卸运输,八所港的主要货物为铁矿石;南面的南山港货物主要以内贸水泥、建材为主,同时承担岛内大部分的邮轮停靠业务;东部的清澜港承担了东部大部分货源的海运任务和补给港职能。以上的港口企业是当地主要的污染源头和耗能单位,而目前,海南省的绿色港口建设尚属于起步阶段。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未健全

目前海南与绿色港口航运相关的制度和标准还未健全,如排放控制区域、噪声标准、节能指标控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仍未完善,要尽快在绿色港口相关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动作方面提升到与国际自贸港相匹配的程度。

3.2 港口岸电未能推广使用

自贸港建设将助推海南港口航业的蓬勃发展,随着靠港船舶数量的增长,船舶在港期间的绿色用电问题将变得尤为突出。目前,海南各港口的靠港船舶大多数通过辅机烧柴油发电来满足船上的用电需求,燃烧产生的气体会严重影响港口周边的空气质量。如果使用岸电,不仅可以环保,还可以节约可观的燃油费。然而就目前而言,推广岸电有不小难度,存在港口企业投入大,经济效益不高,以及船岸匹配等等问题。

3.3 对港口作业导致的环境污染缺少管控

不同类型的港口,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粉尘污染。散件杂货码头最易产生粉尘污染,比如煤炭、水泥等散装物料的前场装卸作业及二次转运的扬尘。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为洒水降尘、加盖帆布抑尘、转运车辆限速抑尘等,但都未能从源头上进行根治。二是港口生产及生活用水污染。虽然各港建有污水处理站,但污水处理站的管理标准未统一,去污水平参次不齐,且政府查控力度不足。三是危险废弃物污染。目前各港的处理方式基本为:将危险废弃物集中贮存,定期交与第三方机构转运出港处理,这其中存在对接上的漏洞。四是船舶油污水、生活垃圾及溢油污染。目前主要是通过船舶自带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排放入海,或者结合短航线运输实际,委托第三方定期进港收集转运。但是由于缺乏监管,船员油污处理设备维护保养往往不到位,去污效果不佳;另外船舶的生活污水(如厕水)处理往往不达标,且岸上未建立相应的回收装置。五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港区作业车辆及船舶产生的废气,其中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根据国家要求,2020年1月起,航行在我国沿海控制区的船舶应使用0.5%m/m以下燃油,靠岸停泊应使用0.1%m/m以下燃油。但是海南各港口目前对于船舶低硫燃油使用的把关还不到位,除了滚装轮渡船舶落实较好外,其余生产性船舶在执行、监管方面还达不到要求。

3.4 绿色港口相关技术发展水平还需提高

近年来,海南各港口企业在推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上做了很多努力,节能设施和环保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新时代生态环保新要求相比,绿色港口技术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环保新技术创新能力还需提高。

4.提升绿色港口的措施探讨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讨绿色港口的改进措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带动各港口绿色建设。

4.1 建立绿色港口理念

一是政府要建立专项规划,组织建立、健全绿色港口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对于港口排放控制区域、节能指标、监管执法等方面要建立一套管理机制,并拨付资金支持港口企业的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建设。二是各港口企业要落实生态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绿色生态港口相关制度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建设,健全责任落实、督查考核、资金投入机制,同时建立绿色港口企业文化及教育培训等长效机制。

4.2 提升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力度

推动船舶接港口岸电可以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绿色港口发展十分重要。2020年 2月1日,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对岸电的使用进行规范,这是建设绿色港口的一个重要举措。结合这个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帮助港口企业对岸电的投资和维持运行成本达到平衡,尽早完善岸电设施建议。同时,岸电使用还要解决港口与船舶岸电相容性、数量匹配、岸电电价、岸电增容、岸电使用技术规范和使用标准的通用性等问题,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如智能计量、信息共享等降低管理成本。

4.3 加大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港口粉尘污染治理。重点对粉尘污染码头特别是煤炭、水泥等散杂码头进行治理。在码头前沿大型装卸设备、输送设备、系统堆场处等安装除尘装置,并在重点部位如落料口、大料斗等重点部位安装雾化喷枪;港口堆场全部进行抑尘墙隔离,实施封闭作业,对堆场未作业货垛基本实施苫盖;作业过程中采用喷淋抑尘方式,且车辆全部进行苫盖,出堆场车辆全部进行清洗。二是港口、船舶生产、生活、油污水的治理。配齐生产废水、油污水、生活污水所需的处理设备;统一设施的管理标准,落实管理责任人,并跟踪管理,确保设备设施的功能有效。另外加大污水循环利用,把废水、生活污水经过物理、生化处理后用于港区浇灌绿植等重复利用。三是港口危险品、固体废弃污染治理。落实国家2020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做好危废品的产生、收集、处理全过程的记录、管理,明确危废品的去向。四是船舶油污水及生活垃圾的治理。加强行政监督与船舶安全检查,确保船舶技术状况、船舶公司防污管理达到要求;建立溢油协作机制,组建应急联动队伍;推进市场对环保型油污染防治品如隔油材料、除油剂等材料的研发工作。五是大气污染治理。把控好船舶靠泊期间低硫油的使用管理,把好低硫油加油、存储、使用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提高监管力度。

4.4 改进港口企业主要设备技术、工艺水平

一是首选节能设备,如选择电动轨道式场地吊比常规码头轮胎吊能耗下降 73.0%;逐步采用门机代替轮胎吊,堆高皮带机替代铲钗车等。二是优化工艺及作业流程。比如制定大票货物、按车队分堆等待直提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制定出口箱、中转箱按流向集港模式,按堆场位置顺序装船,降低翻箱率。三是在技术推广方面,合理利用成熟技术,比如对港内拖卡实施轮胎翻新,改造成粘附性好的低速轮胎,实现节能减排。

4.5 以绿色为指引,实现港口智能化发展

海南省绿色港口建设应当抢抓机遇,加快智能交通进程,推进以现代化基础设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绿色港口。在智慧港口的模式下,码头生产作业无纸化操作、智能闸口、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车路协调等技术会被大量运用,港口集疏港效率、港口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为打造绿色港口贡献力量。

5.结束语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一项伟大的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首要目标,理应将绿色作为与经济发展并行的主题。要建立起绿色港口理念,同时在提升靠港船舶岸电使用、加大污染防治、改进港口主要设备的技术、工艺水平、推进港口智能化发展方面下功夫,最终达到港口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共存。

猜你喜欢

港口海南船舶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请加速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港口上的笑脸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