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档案服务策略分析

2021-11-2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张海东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背景档案管理

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张海东

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逐渐认识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采取了一些应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档案服务水平。但是由于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中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因此,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档案服务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校对档案服务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并没有意识到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对档案服务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信息化背景下,以往的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高校发展的需求,高校档案服务对象对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众愈加注重档案的及时性、准确性及隐私性,这种情况下,高校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不断对工作进行改进,以此提高工作开展的水平。另外,由于高校对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高校对档案服务工作的投入较少,档案服务工作缺乏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可靠的基础设施,而且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较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较好的调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档案服务的水平。

(二)高校档案服务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不够健全,难以满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及质量得不到必要的保障。而且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奖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仍旧存在较多的不足,奖惩制度并没有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奖惩,使得人员工作热情较低,难以真正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此外,部分高校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规章制度的重视程度较低,规章制度难以得到较好的实施,并不能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整体偏低。

(三)高校档案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工作面临着较多的挑战,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大幅增加,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档案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并不能满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工作的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及质量造成了一定负面的影响。由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聘用标准较低,人才聘用工作的质量得不到必要保障,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整体偏低。而且我国高校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较小,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服务工作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实际工作中仍旧是沿用以往的工作模式,对新兴理念及技术的了解及应用较少,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较差。此外,由于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较少,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效率较低,造成了大量人力及物力资源的浪费。

(四)高校档案服务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在民众生活及社会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时间较短,民众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较少,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档案服务中的应用仍旧存在较多的不足,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高校档案管理成本。而且由于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较少,信息化设施及设备较为缺乏,对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此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时信息泄露情况时有发生,对高校的信息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这种情况下,高校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担忧,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放心应用信息化技术,也对信息化技术自身作用的发挥形成了一定的局限。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策略

(一)高校应转变自身观念。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转变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并明确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积极需求措施提高档案服务的水平。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加,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工作中存在的挑战,正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以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而且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服务对象的要求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档案服务的隐私性及可靠性,确保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以此赢得服务对象的认可。此外,高校应加大对档案服务工作的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此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保持较高的激情,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大幅提升。

(二)完善高校档案服务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规章制度在高校档案服务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档案服务相关规章制度的健全,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确保规章制度能够涵盖档案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以确保规章制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且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奖惩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人员工作情况采取物质或是精神层面的奖惩,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已制定政策的实施,确保规章制度能够落到实处,以此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及质量。

(三)打造高水平档案服务人员队伍。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对高校档案服务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高水平档案服务人员队伍的打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以此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应注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帮助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新形势下档案服务面临的调整,并鼓励和引导现有人员学习和应用先进的工作理念,以此确保现有人员能够满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工作的需求,以保证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而且高校应对档案管理人员引进工作进行调整,提高人员聘用标准,重点考察人员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及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水平,以此为人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现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结构的调整。另外,高校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人才交流,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以此促进高校档案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在高校档案服务中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档案服务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并积极对现有档案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注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切实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向档案管理人员详细讲解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服务工作改进趋势,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优势,以此赢得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认可,促使人员积极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以此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水平。而且高校应注意加大对信息化设施建设及信息化设备采购的资金投入,积极打造信息化平台,为档案管理人员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工作提供可靠的途径。此外,高校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应注意保护信息的安全,避免出现信息丢失及泄露情况,确保信息化技术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大幅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为高校开展其他各项工作提供参考,提高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及质量,进而促进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等问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进度及质量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高校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这种情况下,高校应提升自身工作水平,通过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建设高水平档案服务人员队伍及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高校档案服务工作等方式,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以此提高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背景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墙化”更需“强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