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

2021-11-22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吴建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思政党组织

文/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吴建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坚实力量保障,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构建的重要支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有企业的基层组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在大力建设基层党组织、实现深化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新的商务模式以及市场状态针对基层团队综合素质所提出的要求逐渐提高;随着现阶段国有企业中员工结构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基层团队中的利益群体和诉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再加上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手机终端的充分运用,直接影响到了企业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行为举止、心智模式、思维方式和意识等。新形势下,提出的新任务和新目标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中形成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对新情况进行重点研究、对新举措进行制定、对新问题加以有效解决,因此必须及时打造国有企业科学发展升级版,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

一、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一)针对基层党建思政保障体系制定出针对性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争先文化”为动力,以提升基层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目标,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国有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

(二)针对基层党建思政保障体系制定出研究思路。首先,引导政治优势的有效发挥,并对优良传统进行传承,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工作开展的基本规律。其次,基层管理范畴的纳入,对思政工作的系统化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共享,有利于工作体制的合理完善。最后,结合新形势对新的方法进行探究,统筹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工团工作,有利于制度规范、要求和内容明确、责任明晰、实践效果佳且具有可行性的基层思政保障体系的形成。

(三)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以服务型党建组织为重点的党支部建设,以“四必访”“五必谈”为重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争先文化”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三基”工作为重点的基层建设,以“三比”“三送”“青字号工程”和“巾帼建功”为重点的群众工作。

二、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六有”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也就是具有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能力更强的骨干团队,功能具有实用性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基层党组织必须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生产经营的能力和水平。

(二)大力建设基层领导团队。加大建设“四好”领导班子的力度,形成政治素养高、作风形象佳、团队协作强、经营业绩好的基层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基层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班子成员政治文化素质。从而引导团队成员的协调能力、建设能力、安全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的增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党务、厂务公开,有利于党员以及员工的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的贯彻落实。

(三)大力建设基层党员团队。加大建设“四优”党员团队的力度,有利于工作业绩佳、政治素养高、群众评价优、综合技能强的基层党员团队得以形成。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学习日”活动,针对学习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充分运用知识竞赛、上党课、网上学习、学习讲坛、读书交流以及集中培训等活动形式,这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增强。保证生活制度的落实,按时对党费进行缴纳。做好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的相关工作,对于流动党员进行重点管理和改善。以优秀“党员工程”、优秀“党员责任区”以及优秀“党员示范岗”作为载体,有利于党员先锋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大力建设党风廉政。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了解上级组织关于廉洁从业的各项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对纪律、制度和职工的敬畏意识,不断增强廉洁从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廉洁从业的内部制度和运行机制;要加强民主管理,落实队务公开,切实杜绝个人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等现象,努力处理好单位、集体和员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高度关注收入分配、岗位调整、相关方关系处理等重要业务和重点环节,确保不出现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现象。

(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干部员工正确认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目标,有利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一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树立,特别是要教育员工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严格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基层员工思想道德素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铸魂育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六)加强员工日常思想工作。坚持“四必访”“五必谈”,对基层员工的所想所思进行及时掌握,了解他们的想法、作为以及需求,针对个人开展正确的思想工作,有利于以人为本在“能力关怀、情感关爱、心理关注、成长关心、利益关切”等方面得以贯彻落实。

基层党组织要定期进行员工思想状况分析,重视基层员工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同时制定员工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这有利于员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七)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扎实做好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营造和谐发展环境。有利于基层帮扶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同时保证各级党员干部指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帮扶机制得以形成,切实为基层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文化”活动,借助于多元化的帮扶措施,帮助基层困难员工、困难家庭、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三、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主要载体

(一)发挥品牌载体的功能作用。持续深化“六个一”党支部的形成,主要内容为好书记的选配、好领导班子的创建、好队伍的形成、好制度的合理完善、好机制的制定、好业绩的创造,努力引导基层党支部发展成为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大力发展、凝聚人心的堡垒。持续深化“强达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基层队伍“三基”工作和“三标”建设,激励基层干部员工弘扬“争先文化”,践行“四特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不断提升基层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二)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行“两卡一栏”管理法。通过“基层党支部目标责任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行动卡和党员管理公示栏”,强化目标管理,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管理。推行“三公一票决”制度,通过“公推、公评、公示、票决”制度,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推行“三推”培养机制,通过“自己搭台全面推、深入挖掘重点推、借助平台大力推”,使基层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拔和宣传过程成为典型引路的过程。大力建设“三小”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对“小绿地”的开辟、对“小学习角”的建设、对“小文化室”的打造,以此对基层生产条件、学习条件以及生活条件进行合理改善。

(三)探索运用新媒体。新媒体具有的个性化、群体化、同步化、交互化等典型特征,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发展机遇。要不断研究新问题,适应新形势,运用现代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建立基层员工短信平台、QQ群、微信群等,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发布基层员工关注、关心的相关信息,利用基层队伍中骨干人员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基层员工交流。随时关注出现的新型媒体传播交流平台,适时运用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

四、构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保障机制

(一)“大政工”格局的建设。重视对于基层党建思政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化指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党团员和班站长为骨干、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治理、上下联动的党建基层思政工作格局。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行政主要负责人需要做好“一岗双责”的工作,将思政工作和生产经营进行共同部署、检查、考核以及奖惩,引导其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和全覆盖。完善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基层班子考核体系。

(二)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四同步”原则,做到基层队伍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结合不同企业实际,实行“静态建组织,动态管党员”的基层党组织体制。建立完善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考评和监督机制。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三)基层思政工作交流以及研讨会的强化。定期对基层党建思政工作研讨会进行开展,选择有特色、可借鉴、易推广的典型经验进行交流,共同研究做好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基层为主体,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和信息传播系统,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有效引导员工思想倾向,为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传递正能量,激发创造力。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思政党组织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