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SP的高校“民考民”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分析

2021-11-22斯琴格日乐

现代英语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程英语课程大学

斯琴格日乐

(集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一、引言

我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ESP(专门用途英语)是研究某些专门领域、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它是一种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式。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的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有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民考民”高考模式,这些学生从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民族语甚至其他民族语言,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导致他们的英语水平偏低,使这些学生在毕业、就业、考取证书及考研等方面呈现劣势。换个角度来讲,这些大学生有着双语背景,学好外语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尤其是在需要多语言人才的行业就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高校可以针对这些学生特殊的语言背景和专业特点,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多语言人才。

文章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探讨“民考民”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二、大学英语课程现状

(一)教学计划

集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集中在蒙古语言文学、学前教育(蒙授)和音乐表演(蒙授)三个专业。2020年以前,针对这些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计划分为4个学期的必修课程,每学期16周(其中新生第一学期为14周),每周4课时,16学分。2020年开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有所变化,教学计划改为2个学期的必修课程,每周4课时,共8学分。

(二)教材

这些学生所要学习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C层(学校按照英语分层考试成绩将大学英语课分为A、B、C层),他们在大学第一年两个学期内,需要修完«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教程»1,2册、«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听说教程»1,2册以及«零起点大学英语基础阅读教程»的20篇阅读文章内容。从而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达到教学大纲所提的要求。

(三)教学模式

近年来,结合新时代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进行了创新与探索,例如精选教材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中,作业的多样化等。尤其是2020年初,全面实施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民考民”班大学英语课常用的线上平台是学习通软件,期间还使用了钉钉软件进行教学。

(四)教学考核

大学英语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末考成绩占70%,60分为及格线。近几年,期末考试形式由原来的纸质考试改为机考,任课教师需提前在题库按规定比例录入题目,考生在考试的时候会随机抽题。这样的考试形式,在内容上有了更广的测查,也能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为教师判卷工作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成绩计算准确率。

三、影响教学的因素分析

(一)学习者的英语基础较差

由于“民考民”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初中二年级的水平上。大学英语的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多,很多学生存在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更不用说复合句、倒装句等复杂内容。

(二)学习者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速度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民考民”大学生缺乏积极的动力去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导致无法将英语学习持续下去。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消极回避、放弃的态度。这种课外英语学习安排以及课堂参与度对英语基础薄弱的“民考民”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民考民”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够已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应受到高校各部门的重视,采取一些措施去慢慢改变这种现状。

(三)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

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习惯于应试学习模式,进入大学后就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控,对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根据个人2019年展开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他们在每周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平均值为1.55小时,其中回答最多的是“课外学习英语时间不到1小时”,占总体的58.3%。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几乎每天课外不太投入时间学习英语。这其实是造成英语成绩低下的原因之一。

(四)教材内容难度跳跃性较大

目前使用的«零起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系列相比校内其他层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或者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材,难度确实不大。但是该教材综合教程第一册与第二册中的内容跳跃性很大,复合句的内容安排得过于紧凑,学生没有消化前一个从句的用法,就必须学习下一个从句。从句是英语句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后期的中高级英语教学内容。另外,«零起点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的难度也很大,综合教程在教初级的语法内容(如Verb Be,Simple Present Tense等),但阅读教程的文章已经出现从句内容。这些大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大约在初二水平上,造成了很难跟上教学进度的现状。

总体来说,“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不太乐观,他们一方面感到英语很难学习,也表现出想要为提升知识或找工作而提高英语能力的动机,另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上却表现出较为消极的一面。这也造成了他们的英语课堂效率不高,成绩低下的现象。缺乏有效的英语学习途径、学习方法策略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信念。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后,应积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的设置,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

四、“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课程建设

(一)实行多样化分层教学模式

“民考民”学生因英语基础差,可设不同层次、多样化、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的指定选修课程,不仅打破了目前较为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构,而且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的需求。从2020级新生开始,学院开设了大学日语和大学英语二选一教学模式,很好地区分了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和爱好学习英语的学生。新生在第一学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英语或日语,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习动机不够积极的问题。但是针对选择大学英语的学生,也应该开设有层次和梯度的内容,这样能够适合不同语言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如提高口语交流技能的课程“初级口语”和“初级语法”等。

(二)开设ESP英语课程建设

针对“民考民”大学生,学院可以考虑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开设ESP课程。该课程是一个实用性强、具有特殊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它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学习者需求而设置的,并且教学内容与这些大学生的专业、求职市场需求相关。

根据“民考民”学生的专业特点,可以尝试建构专门用途(ESP)英语课程建设,例如开设«蒙古语言文学英语阅读»课程,探索国家战略需要和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框架下的“民考民”班英语创新课程的发展之路。可结合蒙古语言文学前言研究,国内外蒙古学研究以及中华古籍研究等多个学科及研究为基础的课程,具有交叉性跨学科特点。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言研究有所了解的同时也能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如以后升学、就业等,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发展的同时又能提高就业竞争力。ESP课程的开设不仅需要公共外语部门的支持,更需要学生所在院系共同探索和研究来完善。

(三)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之处

目前针对这些起点很低的大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匮乏,教材开发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在大一第一学期留出充足的时间循序渐进地补上基础内容,第二学期可以慢慢赶上大学英语初级内容。当前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结合线上基础英语教程来巩固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这样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由地浏览、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但是教师应当指导他们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可以根据ESP课程目的,安排一些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自主学习以视听内容为主,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抵触心理,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相关知识。如果学生需要与人讨论和交流信息,教师可以在学习软件上布置讨论话题,让学生在留言区写上自己的观点,也可组织群里的集体讨论活动。

五、结语

把握好“民考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和语言背景相关知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来发现困难和问题的根源,才能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总之,针对“民考民”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丰富课程内容和完善其结构体系,优化其知识结构,注意各教学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完善其教学体系。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发现“民考民”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不足,并且在ESP理论框架下面向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合理设置英语选修课程最大化地将英语学习与学生自身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当代社会需求。

猜你喜欢

教程英语课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挽碧制作教程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