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劳动教育的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21-11-20王小刚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劳动教育

[摘要]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目前面临着“三段式”“模块化”的现实困境。为了实现强观念、增技能、促均衡的专业课程改革目标,文章从劳动教育出发,提出了将生产劳动贯穿专业课程重构过程、以生产劳动引领课程改革方向、加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保障等改革举措,以期促进高职工科专业学生树立正確职业劳动观、提高职业劳动技能、适应职业劳动变化需求及新时代教育需求。

[关键词]高职工科;专业课程;劳动教育

[作者简介]王小刚(1979- ),男,江苏徐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扬州  225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最近发展区的高职工科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编号:2019JSJG442)、2021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劳动教育视角下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编号:2021SJA2025)和2021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劳动教育的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1-0094-04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高职工科专业结合文件精神、专业特点,开展符合职业劳动需求的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为《纲要》),指出职业院校应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为高职专业劳动教育的内容、目标、方式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激励高职工科专业应对职业发展、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等新时代需求,开发专业课程。

一、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需求与现实困境

在劳动教育意见引领下,结合工科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针对既有课程专业体系强、劳动教育弱的特征,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需求为:突破课程叠加、贯穿职业劳动,结合专业特点、观念技能并举。应从工科特点出发,以有机融入为手段,避免陷入“三段式”“模块化”的课程叠加模式,这两种课程模式,均难以适应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的需求,容易造成劳动观念单一、劳动技能单薄,影响职业劳动面貌,削弱劳动教育成效。

“三段式”课程模式是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模式,表现为“基础课、专业课、劳动课”三类课程的顺延结构。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包含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劳动课主要为劳动专题必修课、劳动专项选修课、劳动实践课等。三段式课程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理论上认识劳动价值、强化劳动观念,但影响学生职业劳动技能的提高,难以适应职业教育需求。

“模块化”课程实质是对纵向“三段式”课程的横向分块,将工作过程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进行模块化组合,形成基础能力、专项能力、拓展能力,基本对应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没有完全脱离“三段式”的内核,是高职院校“主观”的“能力分块”,并不符合职业劳动的客观需求。对于非技能型能力,如职业道德、劳动观念、创新技能等方面,未进行精准解析,缺少必要的课程支撑。“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利于提高学生的一般通用型劳动能力,但不利于提高其专业劳动技能,也不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缺失专业能力融合,难以形成职业能力的深度和厚度。

二、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目标

在《纲要》的指导下,高职工科应开展基于劳动教育的“内赋能、外引领”专业课程改革,注重知行合一、突出教育实效,强化职业劳动观念、凸显专业劳动技能,实现“点面结合强观念、立足专业增技能、道术共济促均衡”的目标。

(一)点面结合强观念

“点面结合”实现专业课程的劳动观念“外引领”。结合高职工科专业特点,在提高职业劳动技能过程中,培养工匠精神,培育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一是工科专业课程“以点带面”,对专业教学“点”,从“观念、技能”两个维度,衡量个体“点”的职业劳动,对于“家庭、产业、社会”面上的影响。二是工科劳动教育“以面连点”,通过课程的专业化劳动,结合“产业、社会”劳动环境,特别是工业生产现场,发挥协同效应,为高职工科学生的劳动技能应用提供学习环境与客观评价,阶段内化、长久促进。三是学生在“点面结合”的专业劳动、社会劳动中,形成劳动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其生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提高职业劳动水平,产生良好的社会劳动面貌。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劳动教育的“外引领”,在“观念、技能”维度上向外发展,在面上与社会生态相当,基本在民族生境之内,互有交错。通过专业劳动与实践,学生从普遍联系原理出发,能够对个体劳动、社会生产产生全面正确的认知,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达到崇尚个体劳动、尊重他人劳动、热爱社会劳动的成效。

(二)立足专业增技能

“立足专业”实现专业课程的劳动教育“内赋能”。在敬业、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引领下,结合工科专业劳动特点,强化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

紧密围绕工科职业技能需求,在“观念、技能”的“二维四向”上,对学生进行职业劳动能力建设,使其具有“实干兴邦”的基础劳动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能力。将专业能力、专项技术与劳动教育互融,特别是通过体力劳动,强化学生的专业劳动实践,增加体验、脑体共用,用劳动的汗水,培育蕴含劳动观的“思政”能力,将专业技能、思想情感通过专业性的劳动过程向学生赋能。

(三)道术共济促均衡

劳动观念为“道”,劳动技能为“术”。在“二维四向”上,道术结合形成了道高术精的专业核心劳动能力、道高术细的职业基础劳动能力、道平术精的职业通用劳动能力和道平术细的行业一般劳动能力的能力布局,在改革中追求劳动观念、技能的均衡,促进专业人、职业人向社会人的发展。通过课程改革,在劳动能力布局上形成均衡发展,满足学生的专业初始岗位能力需求,夯实其职业迁移能力。通过职业劳动教育与实践,促进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的结构均衡,激励学生积极应对职业生涯变革,形成良好的劳动能力结构,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三、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举措

高职工科劳动教育专题必修、专业融通,劳动专题必修课凸显普遍劳动精神与规范,高职工科专业课突出职业劳动技能与观念。根据《纲要》要求,职业院校需要开设不少于16学时的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展劳动专题教育。高职院校应对照要求,结合本校专业布局,制定专业劳动教育整体方案,落实专题必修课,促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劳动知识和技能。

(一)生产劳动贯穿专业课程重构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是职业劳动的实施载体,结合高职工科专业特点,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不仅是对专业课程扩建劳动内容、叠加劳动观念,更要重构课程内容、完善实施方式、优化课程评价,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在课程内容上,紧密围绕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目标,将工科专业特点、职业劳动特征溶解到专业课程中,以工业生产劳动任务为引领,重构高职工科专业课程。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每项职业能力由一至两门课程承载,每门课程可以培养一至两项职业能力。

在课程目标中,明确学生的智慧技能、职业劳动、思政水平,从而将目标细化、分解、落实,注意知行合一、重在课程实效。在专业课程中,实现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果,突破片面依靠劳动专题课、思想政治课的情况。通过生产劳动任务落实在课程内容上,推动每个生产任务对应的“智慧、劳动、思政”目标,从而通过生产性的专业劳动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

在实施方式上,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特征,扬弃“理论+实践”的方式,实现“理实一体化”,加强校企融合,提供专业课程劳动实施环境。通过随堂方式落实分解的专业劳动小环节,在校内基地开展专业综合性的劳动实践,在校外基地中展开生产性的专业劳动实践,从而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从强技能到塑观念,最终观念技能并举,以生产劳动创造专业价值。

在课程评价上,改善终结性评价,丰富评价主体,增加过程评价,扩大评价反馈与应用,促进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将生产任务细分为衔接点,每个点的专业劳动能力积聚形成某项职业能力,评价主体有课内的个人自评、朋辈互评、教师评价,也有课外的行业能手、测试专家评价,增加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专业劳动能力的认知与深化。对评价结果反馈应用,将劳动技能的衔接点作为评价绩效点,每个点的劳动能力形成过程性客观评价,既可以集结为某个课程的综合评价,也能支撑专业的总体劳动水平,还可以作為不同观测单位的能力采信点,让企业用工、行业选人做到精准认知、个性选择、知人善用,学生据此做到查漏补缺、均衡发展,劳资双方能够有的放矢、携手共进。

(二)以生产劳动引领课程改革方向

生产劳动任务引领专业课程的横向建构、纵向解构、纵横衔接,将高职工科劳动教育融合到专业课程中,落实在专业课堂上,在专业劳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在生产劳动任务的横向建构中,健全职业劳动技能类型。充分发挥工业生产系统连接特点,通过横向“理实一体”课程,拓展学生职业劳动技能的广度和宽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而非针对某个体企业开展课程设计,结合工科专业生产,将课程分解成典型劳动任务,做到横向有序衔接,不重复、不跨越,使专业课程的横向建构能够基本覆盖本专业领域的典型任务,从而塑造专业劳动能力和观念,保障专业人才在该领域内的普适性,促进专业劳动能力“博大”。

在生产劳动任务的纵向解构中,丰富职业劳动技能层次。通过纵向承载课程的教学实施,实现课程教学“外引领、内赋能”的分项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劳动技能的精度和深度。将典型的生产劳动任务教学细化为不同的职业劳动能力落实在课程目标中,促进学生在课程分解的劳动环节中,不断强化提高专业核心劳动能力。通过劳动任务的纵向解构,持续改进与提升劳动技能点,保障专业人才在该领域内的精湛性,促进专业劳动能力“精深”。

在生产劳动任务的纵横衔接中,树立职业劳动观念。课程纵横衔接映射技术发展、业态变革与产教融合,通过专业课程开展职业劳动技能培养,优化劳动教育实施、评价,在“做中学”,避免劳动教育变成VR学、AR练、课堂听、课外看,杜绝虚假、形式、走过场。以专业课程中完成生产任务的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安全适度,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感受专业劳动的平凡与伟大,促进学生专业劳动技能、劳动观念的“融会贯通”。

(三)加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保障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的劳动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增加课程、配备师资,而是通过专业教师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进行建构,提高运行保障。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教育,引领专业课程重构与实施,通过广泛参与专业课程学习,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过程中,提升职业劳动能力,改善社会劳动素养。

学校层面,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程标准,健全职业劳动技能评价方式;加大工科实践、实训场所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劳动教育提供硬件设施支持;加强师资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劳动育人、课程思政能力;吸纳社会优秀劳动者进入教师团队,引进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荣誉教师、行业翘楚等作为行业指导教师。

教师层面,应对职业技能、专业教学、劳动教育进行再认识,充分梳理其间的关系,以融合视角优化教学实施;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观、课程思政的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加大与产业对接的力度,直接与生产现场相结合,将生产劳动任务转化为职业教学内容,加大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实用性;提升专业教学、劳动教育、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引领学生不断拓展劳动能力,实现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学生层面,应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路径,抓住课程、课堂节奏;加深理解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抓牢职业劳动技能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提升个人的专业劳动能力;加大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纵向、横向积累,抓稳“专创融合”机遇,拓展个人职业生涯的空间;促进个人专业的自我劳动评价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个性诊断、私人定制、自我鞭策、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姜丽杰,宁永红,巩建婷.建国7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引进、改造及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9(16):6-11.

[2]李军.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国际经验检视:以德国和苏格兰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10):66-71.

[3]马丁.VR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思考——评《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的技术原理与商业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120.

[4]王琺,米俊魁.“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职业教育研究态势与未来展望——基于2015-2018年CNKI数据库资源统计结果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3):45-50.

[5]赵长林.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6):9-17.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劳动教育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