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程地塞米松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11-20袁绍萍吴伟棋卢秀仪杨娟温柳演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脂溢克莫司性皮炎

袁绍萍 吴伟棋 卢秀仪 杨娟 温柳演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511300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脂溢性湿疹,临床上可分为干性脂溢性皮炎和油性脂溢性皮炎,但二者均是由于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分泌过多所致,该病多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比如头部(可导致脂溢性脱发)、面部(主要是眉部和鼻周)、前胸(多伴随痤疮)、后背(可伴发毛囊炎)及耳后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脂溢出部位的红斑性皮疹,表面常附着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可伴不同程度的瘙痒,头皮屑(干性糠疹)是脂溢性皮炎的一种轻型,头皮上的脂溢性皮炎可表现为弓形、多环形或花瓣状斑片,以及伴随渗出或结痂的银屑病样斑块,常常累及发际线,极严重的病例整个头皮可覆盖难闻的油腻性污痂。婴儿头皮可出现黄褐色鳞片性厚痂,附着鳞片积聚,俗称“乳痂”。眉部皮炎常见治疗红斑和脱屑。鼻唇沟和鼻翼部分可出现淡黄或黄红色鳞屑性斑片,有时可伴随皲裂。该病发病率高,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为1%~3%,其病因复杂,与物理气候因素、饮食、药物及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现有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与糠秛孢子菌的亲脂性酵母菌(马拉色菌)或者细菌感染及由此所致的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免疫功能激活、炎症因子释放有关系,过度的皮肤清洁和护肤品使用不当也可能是脂溢性皮炎的“帮凶”。在临床实践中,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效果不佳,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抗真菌药物及他克莫司软膏可能会引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敏感性及激素依赖性皮炎,而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则可能引致局部发红、灼烧、刺痛、瘙痒、脱皮及其他不良反应,令病情恶化。为探索出了一种对治疗脂溢性皮炎患者既高效又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式,本研究对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7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分组分别采用短程地塞米松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和单独他克莫司软膏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周期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详细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0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155 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 例,男41 例,女37 例,年龄范围为 18~58 岁,年龄(35.34±5.56)岁;观察组77 例,男39 例,女38例,年龄范围为18~60岁,年龄(35.36±5.3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标准:年龄>18 岁,符合脂溢性皮炎诊断(皮肤瘙痒伴红斑、丘疹和鳞屑发生在脂溢性积液较多的地区)。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以往或现时有严重精神病患者;药物过敏;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血液管理系统异常以及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不合作并退出的亲属或患者。本研究通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123430),早晚各1 次,共治疗4 个星期。观察组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同上)联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44024170)治疗[3],前 3 d 先用地塞米松软膏局部涂抹患者患处,30 min 后再涂他克莫司软膏,早晚各使用1 次,从第4 d 开始停用地塞米松软膏,改为早晚在患处单独涂抹他克莫司软膏,根据自己好转情况及时调整材料用量(适量涂抹),共治疗4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参照谢红付等[4]的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前额及眉部、鼻及鼻周、口周及下颌、面颊、鬓角5 个区域的皮损面积、红斑、脱屑、皮脂溢出和瘙痒程度,并对这5个方面进行4级法评分,记录总分。4级评分法如下:重、中、轻、无分别计 3、2、1、0 分,皮损面积 0 计 0 分,直径≤2 cm 计 1 分,2 cm<直径≤5 cm 计 2 分,直径>5 cm 计3分,皮损情况越严重得分将越高,各项得分累计为总分[5]。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无效:疗效指数为0%~30%;有效:30%<疗效指数<70%;显效:疗效指数为70%~100%。同时观察、记录、比较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红、灼烧、刺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以百分比表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62,P<0.001),见表1。

表1 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8,P=0.004),见表2。

表2 两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研究常见的慢性丘疹鳞屑性、反复出现发作性皮肤病,古代中国文献资料记载为“白屑风”“面游风”等,存在以下3个主要发病发展高峰,分别是出生2周以上的婴儿(婴儿脂溢性皮炎)、青少年及三四十岁的成年人,男性较为常见,该病常发于头面部、耳后、前胸后背、外阴以及通过腹股沟等皮脂腺分泌物产生溢出部位[6]。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为境界不清楚的黄红色斑片、毛囊周围炎性丘疹[7],表面覆以油腻性糠秛状鳞屑或痂皮,严重者可伴随有渗出、感染。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瘙痒,特别是头皮脂溢性皮炎,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和头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或头皮屑过去被认为是发病机制不同的两种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8]。如果发生在躯干部的皮炎,往往需要与体癣、玫瑰糠疹、湿疹、银屑病和红斑性天疱疮等鳞屑性疾病加以区分,严重的病例可以传播到全身,尤其是婴幼儿,甚至发展为严重的全身性剥脱性红皮病[9],治疗更为困难。

脂溢性皮炎可伴发多种病症,如帕金森病常伴有累积性头面覆盖大量蜡垢的抵抗性脂溢性皮炎,单侧面神经损伤或脑卒中患者单侧局限性脂溢性皮炎。有研究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发生脂溢性皮炎的概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脂溢性皮炎样损伤[10]。现阶段,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在研究中,相关学者认为脂溢性皮炎的发病通过遗传倾向、神经内分泌、精神生活、饮食睡眠、免疫细胞功能紊乱的内在影响因素与多种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外在环境因素相结合,从而导致伴随皮脂腺分泌亢进的皮肤炎性反应性疾病[11]。已经发现菌丝体的密度与脂溢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有关,这可能与生物活性吲哚的产生有关。脂溢性皮炎治疗的目标是止痒,去除皮肤损伤,恢复受影响皮肤的功能和结构,维持缓解,防止复发。对于脂溢性皮炎较轻的患者,可建议他们遵循规律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清淡饮食,减轻压力,改善免疫系统紊乱,同时对受影响的皮肤部位进行适当清洁、保湿修复。近期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水果模式与脂溢性皮炎风险降低25%有关,但仅限于女性,而坚持“西式”饮食模式的女性则相对容易患上脂溢性皮炎[13]。脂溢性皮炎主要采用抗炎药物治疗,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杀菌等手段,一般情况下,临床多采用患处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短期疗效非常明显,但停药后往往容易复发,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特别是面部容易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因此,本研究先采用短期内使用地塞米松软膏,再较长一段时间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的联合设计方案来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取得了一个较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

他克莫司软膏是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对特异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顽固性湿疹和脂溢性皮炎均有效。其是一种大环内酯类,通过抑制T 细胞的活化,阻断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调节局部皮肤的免疫功能,达到类似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止痒和抗过敏作用,但没有糖皮质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是世界上第1 个被批准使用的非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Sugita 等[16]通过体外研究发现,他克莫司能够抑制从正常人皮肤及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中分离得到的糠秕孢子菌菌株的活性。皮肤烧灼感是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次还有局部红肿、刺痛、瘙痒、脱皮等情况,有文献报道他克莫司软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7%[17],外用他克莫司能够促使神经末梢的P 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这两者又能与肥大细胞结合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组胺再与感觉神经纤维上的相应受体(组胺受体1、蛋白酶激活受体2)[18]结合同时激活TRPV1[19],从而出现瘙痒、灼热等不良反应。地塞米松是一种短效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肥大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拮抗他克莫司软膏的刺激。相关技术领域的实验研究分析报道明确指出,他克莫司软膏可以在众多炎性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社会皮肤胶原纤维合成胶原蛋白进而能够促进中国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20-23]。在这项研究中,短期使用地塞米松减少了他克莫司软膏对皮肤的刺激,同时避免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利用短程地塞米松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治疗中,短程地塞米松软膏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脂溢克莫司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痒,痒,痒——说说异位性皮炎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