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作用与策略

2021-11-19周扬振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工作德育

周扬振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级工作的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带领者。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教好德育课,首先做好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有爱心。要想将班主任工作当作是一份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这首先得充满对学生的爱。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近你,真心地听从你的教导。班主任的爱既有像伙伴般的友爱,又有慈母般的仁爱,更有严父般的关爱,德育课中涉及爱的主题教育正是班主任开展爱的教育的最好题材,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爱的行为语言教育学生。

2.班主任得是个法家。一个班级没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没有优良的秩序,在一个脏、乱、差的氛围中,还谈什么学习,讲什么育人。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确立,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制度、严格的执行力度。所以班主任还得是个法家。班级随时发生事件,班主任需要结合德育课中的有关规范对学生现身讲经说法,展开讨论,不需要刻意说教,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学生。

3.班主任需是个道家。德育课的核心之一就是讲道理。这和班主任工作高度吻合。道家讲道,在处理班级工作中,也应学学道家,无为而治,有为而治,搞好班级自治工作,学会放手,学会让学生就事辩论。

二、如何发挥好兼任班主任的作用

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1.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任何学科老师都应该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2.改革传统德育理念。老师在开展德育时想要实施激励策略,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原来的以老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主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采取针对性的激励策略。与此同时,在德育工作中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给学生充足的信心,促进师生有效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讓学生学会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3.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激励学生。小学德育与生活密不可分,基于此,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激励学生,从生活的小事出发。只有德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老师在德育过程中实施激励策略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而且还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老师在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激励。这样就能激励学生,同时又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好的道德行为。

4.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作用极大。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顺利,德育老师要敢于担责,乐于奉献,在学校就自身优势多组织相关的德育知识讲座,宣传德育的重要作用。也同样要多加强和老师们进行德育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全校范围内进形成赶学比超的氛围。

其次,课堂教学也要改进。通过有效新颖的课堂导入和设计,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有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的投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便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互动交流的桥梁。最后要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深度对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都应该从身边做起,无论是从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提高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地拓展和研究德育工作。只有开展好的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得以更好地发展、完善,个人素质得到更加完美的提升。教师应该积极实施激励策略,正确引导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激励性的德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工作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