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

2021-11-18罗培琼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肠梗阻灌肠西医

罗培琼

肠梗阻是临床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1]。肠梗阻的发病主要与腹部手术、肠道炎症、肠蠕动减慢、出血、便秘等原因使肠内容物在通过肠腔的过程中堵塞或遇到障碍,导致肠壁形态发生改变,肠道功能出现障碍[2]。肠梗阻患者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减少或排便困难等症状[3]。肠梗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引起患者死亡等后果。护理效果是影响肠梗阻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西医传统护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临床护理效果却不理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低,这不利于肠梗阻患者的康复,也增加了护患纠纷的风险[4]。临床上,肠梗阻患者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加中药穴位敷贴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质量较高,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许昌市中医院2017年8月—2020年7月就诊的肠梗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61.22±4.76)岁。观察组中男性45例,女性34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60.09±4.91)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龙明等主编的《外科学》(第8版)[5]中有关肠梗阻的诊断标准:患者腹部 X 光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积气和积便,肠管扩张,患者临床有腹痛、恶心、排便停止或排便困难等症状。

1.3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肠梗阻;②年龄大于18周岁的成年人;③患者知情同意并经许昌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对护理的依从性较高;⑤能全程参与本研究、准确获取本研究所需资料者。

1.4 排除标准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②直肠恶性肿瘤及大肠恶性肿瘤者;③中途退出者;④对研究相关的药物过敏者;⑤老年痴呆症患者;⑥精神异常者;⑦其他不符合本研究条件者。

1.5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护理,包括胃肠道减压、大肠人工运动护理、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肠内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环境舒适护理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和穴位敷贴等中医护理方法。①中药灌肠:以大承气汤为基础方,组成为:生大黄12 g,麸炒枳实12 g,厚朴24 g,芒硝9 g。其中厚朴和麸炒枳实先煎20 min后,再放入生大黄煎煮5 min,倒出药液,冲入芒硝即可。药液放至温度36~37 ℃后开始灌肠,每次灌肠量100~150 ml。在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辅导患者做深呼吸。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灌肠。②穴位敷贴:用肉桂、补骨脂、刺蒺藜、吴茱萸各10 g,生姜水为溶剂制成颗粒,调成糊状,外敷于下列穴位:天枢、神阙、气海、中脘。穴位上敷贴4 h后取下,清水清洗皮肤。患者每日上午灌肠1次,每日下午穴位敷贴1次。2组患者均以7 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

1.6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参考相关文献[6]中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恢复正常,腹部X线检查无气液平面;有效: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腹部X线检查气液平面较少且较治疗前有所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腹部X线检查气液平面较治疗前无减少。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项。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4.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果比较 (例,

2.3 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高达9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一旦发病则病情进展非常迅速,且肠梗阻患者往往会并发各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中医认为,肠梗阻的发病与肠内瘀血滞留、气血痞结、通降功能失常有关,属于中医学“肠结”“关格”范畴[7]。故治疗以峻下热结、理气通便为基本原则。大承气汤是中医经典方剂,是阳明腑实的代表方。崔梦茹等[8]研究发现,在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大承气汤灌肠联合大剂量皮硝外敷疗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王宝迎[9]以及舒守成等[10]的研究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研究的结果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中药大承气汤灌肠和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联合西医常规护理方法组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显著改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4.94%。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常规西医护理相比,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4.21±5.48)h、(8.09±1.98)h和(5.29±1.45)h,显著低于西医常规护理组的(38.25±6.75)h、(12.38±2.35)h、和(8.08±1.12)h。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护患关系也越融洽,临床治疗的效果也往往更高。在本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47%,显著高于西医常规护理组的89.87%,中西医结合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4.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1%,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11]。中药大承气汤灌肠和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联合西医常规护理方法组成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梗阻灌肠西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