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18贺文芳朱晓玲郑晓玲

光明中医 2021年20期
关键词:胃炎证候饮食

贺文芳 朱晓玲 郑晓玲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临床高发疾病,属于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1]。慢性胃炎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情发展缓慢、易反复发作等多种疾病特点,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较高[2]。慢性胃炎在临床上根据诱发病因的不同共存在2种分型,分别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3]。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较为复杂,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均具有紧密联系,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影响[4]。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干预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在用药治疗的同时为保障治疗效果有效,还需辅以优秀的护理服务干预[5]。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分析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疾病中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78例入选慢性胃炎患者均于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39例中医护理组患者干预方案为中医临床护理。其中常规护理组男女比例为20/19;年龄31~73岁,平均(52.17±6.29)岁;病程1~7年,平均(4.21±1.38)年。中医护理组男女比例为22/17;年龄32~74岁,平均(52.38±6.37)岁;病程1~7年,平均(4.25±1.43)年。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伦理标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参照慢性胃炎诊断标准[6]进行。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患者;沟通功能缺陷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干预方案为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病情监护、用药指导等基础干预措施。中医护理组患者干预方案为中医临床护理,护理内容:①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情况,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情志不调的患者进行情志疏导,引导患者宣泄自身负面情绪,在患者宣泄的同时护理人员需认真倾听并做好相应记录,还需在适当时候对患者表示鼓励与支持,在患者宣泄结束后根据患者倾诉内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以有效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心态,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愉悦患者心情,还可以通过讲述成功治疗案例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②中医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饮食喜好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摄入需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同时需禁止摄入辛辣、油腻、刺激、生冷食物,需按时用餐,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每餐摄入以七八分饱为佳,同时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还需督促患者禁烟禁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③穴位按摩干预。护理人员每日需以手法按揉患者腹部中脘穴以及天枢穴,同时还包括患者腰背部膀胱经,按揉以指腹力量进行,按揉力度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调整,直至患者出现局部酸胀感停止按摩。④中药包热敷干预。护理人员将桂枝、莱菔子、吴茱萸等中药材置入无菌包内制成中药包,将中药包加热至40~45 ℃后,将中药包置于患者足三里、大肠俞、天枢、关元等穴位进行热敷,热敷持续时间控制在30 min,在实行穴位热敷干预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充分解释干预的目的、好处以及具体实施流程,提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现畏惧、恐慌心理,同时还需注意高温烫伤情况。

1.4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常规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分值越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统计分析常规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维度包括神疲乏力、胃脘痛以及大便稀溏,分值越低,患者症状越轻。统计分析常规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以SF-36量表评估,评估维度包括心理、社会、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分值越低,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1.5 统计学方法对常规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焦虑抑郁状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焦虑抑郁状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干预前常规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护理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干预前常规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神疲乏力、胃脘痛以及大便稀溏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医护理组神疲乏力、胃脘痛以及大便稀溏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比较中医护理组心理、社会、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的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中医临床护理干预从情志护理、中医饮食干预、穴位按摩干预以及中药包热敷干预4个方面对患者病情进行护理。

情志护理的沟通方式由患者性格特点决定,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获取患者治疗信任,对护理工作开展有利,护理干预的主要实行措施包括情志疏导、针对性心理干预、音乐疗法以及成功治疗案例讲述,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消除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消极治疗心态,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7];中医饮食干预主要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制定相应饮食方案,能让患者更好地接受饮食干预,同时对患者饮食摄入进行严格规范能够有效降低饮食摄入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可以有效保障患者饮食安全,为患者身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够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8];穴位按摩干预主要通过按摩患者腹部中脘穴、天枢穴以及腰背部膀胱经来辅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状况,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9];中药包热敷干预则是借助热敷穴位方式将药效直接作用于患者病情,其中桂枝的主要效用为止痛散寒、化气通阳,莱菔子的主要效用为化痰降气、除胀消食,吴茱萸的主要效用为降逆止呕、助阳散寒,诸药合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慢性胃炎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恢复[10]。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中医护理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神疲乏力、胃脘痛以及大便稀溏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心理、社会、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的SF-36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好转,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炎证候饮食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