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17张晓英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情志病患者

张晓英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危及生命安全。老年高血压病具有血压水平难控制、病程绵长等特点,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而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身心状态不佳,所以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也会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甚至负性情绪会与疾病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提升治疗难度。因此,必须关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中医认为人有七种情志变化,而七情既会引起多种疾病,也对疾病进展、预后有重要影响,所以提倡对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中医情志护理将"以神养形"作为理论基础,强调通过静神、怡神等措施改善病情。基于此,本研究就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的疗效及满意度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另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病例分为对照组(纳入40例)、观察组(纳入40例)。对照组:男/女为21例/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2±5.5)岁;病程14~87个月,平均病程(50.1±6.4)个月;高血压病分级:3级4例、2级25例、1级1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例、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女为23例/17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1.2±4.8)岁;病程15~88个月,平均病程(51.3±7.3)个月;高血压病分级:3级5例、2级23例、1级1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4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11例。2组基本资料(高血压病分级、文化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照研究。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中的相关内容。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2)生命体征平稳;(3)能够完成调查;(4)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结缔组织病者;(2)免疫性疾病者;(3)痛风、糖尿病者;(4)老年痴呆者;(5)急性感染者;(6)严重卒中疾病者;(7)严重并发症者。

1.4 方法

1.4.1 护理方法对照组(提供西医常规护理):以用药指导、病情观察为主。观察组(提供中医情志护理):(1)针对肝阳上亢型:①倾听音乐:如倾听《平湖秋月》《小夜曲》等宽广柔慢、节奏平稳的音乐,便于肝气疏泄;②疏导法:引导患者诉说不快之事,调畅气机;③安神精志:主要是通过静立、静坐等方法,学会自我控制,放松身心。(2)痰湿蕴盛型:①以情胜治之:主要是用甲种情志压制乙种情志,增强治疗信心,如让患者看幽默剧,缓解悲伤难过情绪,调节心理状态;②移情易性:结合患者兴趣爱好、病情等指导其参加打太极拳、下棋等文娱活动,逐渐克服负性情绪,调整紊乱的气机,促进气血疏通;③顺情解郁:与患者沟通期间多采用激励性、支持性、振奋性语言,且声调保持和顺,以便患者精神振奋,保持舒畅心情。(3)肝肾亏虚型与气阴两虚型:①倾听音乐:此类患者宜选用轻快、舒展的乐曲;②释疑:讲解高血压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自我护理方法,同时强调饮食调护、良好生活习惯、舒畅心情对于血压控制的效果,以便建立康复信心,调养心肾。

1.4.2 观察指标(1)负性情绪评分: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抑郁情绪做出评价[2],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情绪做出评价,二者均为评分低则负性情绪良好;(2)血压水平:于护理前后测定舒张压与收缩压;(3)Croog评分:选用Croog生活质量测量量表(Croog)[3],本次选取社会参与(3级评分)、认知功能(5级评分)、躯体症状(5级评分)3个维度;(4)满意度评分:依据自制量表展开评价,量表含有服务态度(30分)、住院环境(15分)、服务及时性(30分)、管理规范性(15分)、综合素质(10分)5个维度[4],满意度与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

1.4.3 疗效判断标准降压效果评价标准为:无效:症状与血压改善程度未达到有效及显效标准;有效:症状有所缓解,收缩压下降幅度不超过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有所下降且处于正常水平,不过下降幅度低于10 mm Hg;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20 mm Hg,舒张压有所下降且处于正常水平,同时下降幅度超过10 mm Hg。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5]。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评分、血压水平2组负性情绪评分、血压水平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血压水平对比 (例

2.2 Croog评分2组Croog评分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护理后,观察组社会参与、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躯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Croog评分对比 (例,

2.3 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住院环境、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综合素质)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 (例,

2.4 降压效果在降压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72.50%),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降压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中医学极为重视人与环境的统一性,认为情志与脏腑密切相关,适当的情志有益健康,而不良情志容易造成气机紊乱、阴阳失衡、气血失调[7],从而发病。中医学中虽无“高血压病”这一名词,不过依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归于“头痛”“眩晕”等范畴[8],且认为七情过激,或是负性情志长期不得缓解,均容易导致阴阳、气血失调,从而生涎结饮,且当痰饮随气上逆[9],会发生眩晕,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受缺乏疾病知识、长期用药、身体功能减弱、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极易提升血管紧张性,促进肾小球动脉收缩[10],持续性升高血压。因此,关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本次研究表明,中医情志护理更适宜于应用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表现在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血压水平、Croog评分、满意度评分、降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情志护理是中医学中的常用养生手段[11],通过调摄精神,能够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中医学将人的形体、精神当做整体[12],认为二者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畅情志”干预,有助于降低其心理疾病风险[13],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转归,而病情好转后也会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所以病情与心理因素间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14]。因此,本次研究中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全程情志护理,通过治神、御神等措施[15],降压效果明显,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与血压水平亦有明显改善,护理质量较高,赢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由于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情志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