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17袁业琴付文红洪丽利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胃肠道针刺胃癌

袁业琴 付文红 洪丽利 林 萍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体质量减轻等典型症状,对其消化系统造成极大危害,还会影响患者肝肾、呼吸功能,威胁生命。临床常采用胃癌手术进行治疗,即一并切除患者原发性肿瘤与转移淋巴结及受累浸润组织,无肿瘤残存,可能起到治愈效果,但胃癌手术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与应激反应,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引起炎症反应,影响胃肠道功能[1]。为进一步改善手术效果与预后,对患者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有效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常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功能,但疗效仍需进一步提高。中医学认为[2],胃癌疾病属于“胃脘痛”“反胃”等范畴,其主要治疗原则应为“健脾益胃”,改善患者脾胃虚弱状况,相关研究显示[3],对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炎症反应与胃肠道功能,故本研究于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抽取94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共94例,参照患者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0岁,平均(55.00±4.56)岁。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0岁,平均(55.50±4.56)岁。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胃镜及组织活检检查、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等,患者均符合胃癌疾病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进行胃癌手术;患者具有疼痛、体质量减轻、恶心呕吐、黑便等临床症状;均知晓本次研究,与院方达成一致意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肿瘤疾病病史患者;合并具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精神类疾病或者病史患者。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告知患者胃癌疾病相关知识,胃癌手术主要方法、流程、目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后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叮嘱患者术后应注意事项。治疗组:接受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①情志护理:胃癌属于恶性肿瘤,对患者具有生命威胁,多数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情志,进而影响生理状况。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动向、疾病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做到对症疏导、效果最佳。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应注意使用耐心的态度、温暖语言,倾听患者内心诉求,并及时进行解决,对于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患者,应由患者家属一同配合,对患者进行语言鼓励,使其勇敢表达自己想法,并针对性解决。在治疗前,可采取转移注意力方式转移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关注度,减轻心理压力,缓解恐惧感,保持良好心态,便于后续治疗。②针刺护理:患者进行胃癌手术后,会出现胃痛、反酸等反应,影响手术预后效果,可采取针刺方式对患者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的行针手法,持续30 min,出针。对于合并脾胃虚寒患者,加关元、胃俞、气海、脾俞等穴位;对于合并气滞血瘀患者,加膈俞;对于合并便秘症状患者,加天枢、水道。③艾灸:对患者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将艾条放置于距患者表面皮肤3 cm处,避免发生烫伤,1次/d,20~30 min/次,持续6 d。④按摩:手术6 h后,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保持屈膝,使用大拇指,对患者足三里穴位进行揉搓、按压,至患者感受到酸胀、痛、麻木,3次/d,10~15 min/d。⑤足浴:手术后,可取3000 ml温度为38~42 ℃的水,使患者双足浸泡其中,对其进行按摩,首先,将双手掌心放于患者足心、足背处,快速摩擦、按摩至足部发热;其次,手拖患者跟腱处,将踝关节处握紧,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进行摇晃,2~5次即可,至患者关节感受酸胀;然后,将双手手指并拢,交替对患者足背进行拍打;最后,双手握住患者足掌处,上下抖动,2次/d,30 min/次,水温降低时加入热水。对患者进行按摩时,应叮嘱患者家属进行学习,便于后续对患者进行按摩护理,促进排气。

1.4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4-6]。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比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与治疗组数据对比,显著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胃肠道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比较治疗前,对照组IL-1、IL-6、CRP、TNF-α与治疗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1、IL-6、CRP、TNF-α与治疗组数据对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患者手术前会出现消化吸收障碍,进行手术时会产生应激反应,术后患者极易出现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一定损害,加重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不利于手术预后。陈营[7]研究得出结论:“论临床上在胃癌切除手术之后针对患者开展中医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患者的炎性反应显著改善,同时胃肠功能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白细胞介素-1对胃酸分泌具有抑制作用,白细胞介素-6对炎症反应具有调节作用,血清C反应蛋白可判断是否处于应激状态,对组织受损程度进行衡量,肿瘤坏死因子对于患者生理功能、机体免疫具有调节作用,可起到抗感染的效果,中医特色护理通过对患者身体炎症反应进行改善,从而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前,对照组IL-1、IL-6、CRP、TNF-α与治疗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1、IL-6、CRP、TNF-α与治疗组数据对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数据可以说明,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促进康复。情志护理主要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给予语言鼓励,使其放松内心紧张、恐惧心理状态,树立信心,保持轻松愉悦心情,对于生理机能的恢复具有一定作用;对于不善于表达的患者,借助于患者家属力量,促使患者勇于表达内心想法,缓解内心压力;因此,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情志护理工作,有助于对症疏导,疗效更佳。对患者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对内关针刺可起到宽胸行气、滋阴养血、镇定止痛的功效,对足三里进行针刺可起到燥化脾湿、升发胃气的功效,对中脘穴进行针刺可缓解胃脘痛、呕吐、腹胀等症状,促进排气;对于不同症状患者,加用相应穴位进行针刺,可使治疗更具针对性,疗效更佳。对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可起到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补益气血、活血行气之功效;对患者进行按摩与足浴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肠蠕动进行调节、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针刺、艾灸、按摩与足浴等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本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与治疗组数据对比,显著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与陈营[7]相关研究结论一致,数据具有一定参考性。

综上所述,对胃癌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与炎症反应,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道针刺胃癌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