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舒筋汤联合西药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11-17姚腾飞李彦弢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周径肝素活血

姚腾飞 李彦弢

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人工关节重建的方式解除髋关节运动障碍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明显,现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术后患者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或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1]。因此,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积极的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现代医学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预防DVT形成,但低分子肝素在应用中可增加血小板减少或出血的风险,长时间服用危险性较高。中医学认为术后DVT的形成在于气虚血瘀,气虚无法推动血液运行,气血瘀滞则阻滞脉道,不通则痛。故采用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方于术后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2]。鉴于此,本研究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活血舒筋汤联合西药治疗,旨在探究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8月—2020年3月于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71.43±3.09)岁;体质量指数21~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56±0.87)kg/m2;原发病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1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股骨头坏死1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0.98±3.79)岁;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41±0.82)kg/m2;原发病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股骨颈骨折9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1例,股骨头坏死15例。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符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18年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髋部明显疼痛,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病变关节间隙变窄,实验室指标检查提示炎性反应;股骨头坏死符合《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规范》[4]中相关诊断标准,骨关节重度疼痛,重度跛行,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X线片检查可见坏死病灶被硬化骨包绕,出现新月征,股骨头塌陷但关节间隙维持等。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症状表现如下: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多处伴有肿胀感;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已明确无DVT;参与本研究前未服用抗凝及止血药物;病例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系统恶性肿瘤;既往髋关节手术史;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

1.4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置入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操作完成。对照组于术后12~24 h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5000 IU/次,1次/d,连续注射14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舒筋汤治疗。组方如下:水蛭3 g,苍术、茯苓各10 g,牛膝、当归各12 g,黄柏、赤芍、木瓜各15 g,丹参、鸡血藤、黄芪各20 g,红花30 g。气血虚严重者,加川芎15 g,去黄柏,将黄芪剂量加至30 g;疼痛严重者,加延胡索12 g;阳虚肢冷者,加桂枝12 g。用水煎煮取汁300 ml服用,1剂/d,2次/d,连续服用14 d。

1.5 观察指标①下肢周径差: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测量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大腿周径差=患侧大腿周径-健侧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差=患侧小腿周径-健侧小腿周径;②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患肢髋关节疼痛程度,满分10分,总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③髋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患侧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满分100分,髋关节功能越好,总评分越高。④DVT发生率:观察下肢DVT发生率。

2 结果

2.1 下肢周径差治疗前2组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比较 (例,

2.2 疼痛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2组VAS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例,

2.3 DVT发生率经治疗,研究组共出现2例DVT,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出现8例DVT,发生率为20.00%(8/40)。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已成为髋关节疾病治疗的首选方式,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但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需长时间暴露组织,加之切口较大等因素,造成术后疼痛明显,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对疼痛耐受度较低,术后长时间卧床休养导致静脉回流减慢,且手术创伤导致机体血液呈高凝改变,大大增加术后DVT发生率,且一旦血栓脱落游离至肺部可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安全[6]。

中医学将术后DVT归结为“肿胀”等范畴,认为素体气血不足、手术创伤大、长时间卧床等因素导致患者气血亏虚,气亏则无法推动血液运行,气机不畅则血行缓慢。瘀血阻络、气血亏虚是该病的病机所在,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为基本原则。低分子肝素钙为低分子量的肝素,是由具有抗凝及抗血栓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药物半衰期较长,经皮下注射后生物利用度高,术后出血风险小,疗效确切,但长时间使用易增加出血风险,远期效果不佳[7]。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较小,VAS评分及DVT发生率均较低、Harris评分高,表明与西药单独治疗相比,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活血舒筋汤治疗有助于减轻肿胀,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DVT发生率,疗效确切。分析其原因可知自拟活血舒筋汤组方中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活络;苍术祛风除湿;茯苓、黄柏渗水利湿、消除肿胀;牛膝引药下行;当归活血养血;赤芍利水消肿、行气活血;丹参、鸡血藤、红花活血化瘀;黄芪补中益气。诸药合用,可奏活血化瘀、补气养血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8],当归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其中的有效成分阿魏酸可抗氧化、抗凝血、消除自由基,发挥保护血管内膜、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赤芍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活血舒筋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降低DVT发生率,缓解下肢肿胀,降低疼痛评分,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周径肝素活血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