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临床观察

2021-11-17鸿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月经周期肝气

牛 鸿 宋 团

作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少、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淋漓不尽、经色异常等症状,且伴有头晕、腰酸、腹部疼痛等。研究指出,月经不调的诱发因素相对较多,例如烟酒刺激、饮食不节、情绪刺激、性生活频繁等,如不能及时开展有效治疗,不仅会引发炎性反应,损害患者的机体健康,甚至还会导致不孕,加重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负担[1]。中医学认为,月经不调的发生与患者情绪波动存在直接联系,如果患者长期存在肝郁气滞等问题,不但会影响血液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会造成冲任不调,促使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目前,西医治疗月经不调时通常选择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该治疗方案的应用虽然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但无法显著缓解其伴随症状,因而存在一定的治疗局限性[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逍遥散对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上限为38岁,年龄下限为20岁,平均为(27.31±0.89)岁;病程上限为4年,病程下限为1年,平均为(1.69±0.52)年。联合组患者的年龄上限为39岁,年龄下限为21岁,平均为(27.27±0.92)岁;病程上限为5年,病程下限为1年,平均为(1.71±0.48)年。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月经不调的判定标准: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期<2 d或>7 d;经色、经量、经质均发生异常,月经量<30 ml或>80 ml。此外,患者还表现为小腹坠胀、腹部疼痛、腰酸等症状,部分临床症状伴随月经周期,部分症状则出现在经断前后。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的诊疗资料完整无明显缺失;③患者和家属能主动配合本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存在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④其他妇科器质性病变者;⑤妊娠或哺乳者;⑥对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西药治疗。通过促排卵法,给予患者克罗米芬、孕激素和雌激素等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经周期。与此同时,还应在月经周期内给予患者2 mg戊酸雌二醇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38)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20 d;月经结束第5 d,给予患者20 ml黄体酮(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534)肌内注射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经周期。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加用逍遥散。逍遥散具体拟方为:煨姜6 g,薄荷6 g,柴胡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10 g,当归15 g,白芍15 g。如遇气滞血凝者,建议加用枳壳、香附各10 g,并将茯苓的用量调整为20 g;如遇血瘀者,建议加用肉桂、炒茴香和艾叶各10 g;如遇肝肾虚者,建议加用川芎、杜仲各10 g;如遇气虚者,建议加用党参、黄芪各10 g。此外,如果患者的月经量相对较多,建议加用仙鹤草、煅乌贼骨、荆芥炭等药物各10 g;如果患者出现气郁化热等问题,建议加用栀子、牡丹皮各10 g。取上述诸药1剂,煎煮后取汁450 ml,并分早、中、晚3次服用。要求患者在月经开始前5 d不间断服用3 剂,连续治疗3个月。

1.4.2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需采用SF-36生命质量测评量表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满分为10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满分均为4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

1.4.3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价:①显效:停药后,患者的月经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经期少于7 d,月经不调相关症状基本消失,且未见复发;②有效:停药后,患者的月经量略有好转,经期少于7天,月经不调相关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的月经周期、月经量未有明显好转,其月经不调相关症状无变化。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8,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治疗后,联合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0/6.672,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对比 (例,

3 讨论

传统中医理论指出,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发病原因虽然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但主要以内因致病,如先天肾不足、脏腑失和、情志不畅、七情所伤等。如果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虽可改善临床症状,但难以达到治本的目的,治疗有效率往往不会超过80%,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情绪的改善相对不足;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不仅能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使之超过90%,同时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逍遥散具有养血健脾、疏肝解郁的功效,通常可被用于治疗因肝脾功能失调引发的各类病症。此方剂主要包含了煨姜、薄荷、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等数十味中草药。柴胡味辛,微苦,性微寒,在此方中可为君药,解郁疏肝的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改善由月经不调造成的肝郁气滞。煨姜和中止呕,可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病症;薄荷药性辛、凉,可用于清利头目,疏散风热,疏肝行气,利咽透疹;白术性味苦温辛烈,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炙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作用,还可以调和药物,改善用药效果。诸药合用,可对患者的肝脾进行治疗,积极调理气血,促使月经恢复正常。

在本组课题中,联合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73.0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李丽娟等学者[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在该学者的论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纠正患者实证的同时,还能积极应对虚证,缓慢调理患者受损的机体功能,使其逐步恢复至正常状态,进而从根本上实现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有效治疗[6]。此外,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选择逍遥散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不仅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患者实施逍遥散治疗,有助于改善其机体血液运行状况,缓解经期异常症状,调节不良情绪的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持续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月经周期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月经不调需养生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