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影响

2021-11-17

光明中医 2021年19期
关键词:红外线苦参肛周

纪 丽

肛周脓肿是指发生于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间隙内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一般起病急骤,是肛肠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在整个肛门直肠疾病中占25%[1]。低位肛周脓肿是指脓肿位于肛提肌以下,包括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括约肌间隙脓肿、肛管后间隙脓肿,临床主要表现为脓肿局部的红、肿、热、痛,脓已成可触及波动感,肛门指诊可于齿线附近触及单个或多个凹陷或结节,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肛周脓肿的治疗多以及时切开、充分引流的手术为主,但术后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创面易被粪便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疼痛、创面愈合持续时间长,因此术后的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通过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并结合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在降低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行低位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位、干预前症状、创面大小、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低位肛周脓肿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④只有1个手术切口;⑤手术采用椎管内麻醉,行脓肿切开引流术;⑥既往无肛肠疾病手术史,肛门无形态、功能异常及其他疾病;⑦无慢性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⑧无合并心、脑、肝、肾、血液等系统重要脏器严重原发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医生常规抗感染、止血、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排便后给予中药煎剂苦参汤坐浴,1剂/d。药物组成:大黄30 g,黄连30 g,黄芩30 g,苦参30 g,地榆30 g,紫花地丁30 g,蒲公英30 g,大青叶30 g,马齿苋20 g,金银花30 g,野菊花30 g,槐米30 g,白鲜皮30 g,黄柏30 g,芒硝50 g。同时给予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创面敷料渗血、渗液等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嘱患者适量活动、注意休息,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给予常规排便、换药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坐浴结束后患者侧卧屈膝,充分暴露肛门,采用TDP红外线垂直照射创面,距肛门15~20 cm,20 min/次,2次/d。同时给予辨证施护:①情志护理:增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改善因疾病造成的生活不便带来的不良情绪,尤其要针对术后肛门疼痛进行心理疏导,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热敷,改变体位,呼吸调节等方式减轻疼痛,从而使患者心理豁达、气机调畅;②饮食护理:术后3 d完成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到普食的过度,同时给予辨证施膳指导,为保证术后顺利排便,建议患者进食水果、粗粮、坚果等预防便秘;若患者出现失眠、盗汗、心烦、口舌干燥、舌红苔少,饮食多选滋阴降火之品,如梨、绿豆、百合粥等;③穴位贴敷:取关元、足三里,依据患者大便情况给予如意金黄散或附子理中散贴敷以调节肠道蠕动,调节大便;④耳穴压豆:王不留行籽贴于神门、交感、肛门、直肠等耳穴,按摩3~5次/d,以出现酸胀感为度。2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7 d,如患者病程中出现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伴头晕、恶心等症状,可给予氨酚氢考酮片口服。

1.3.2 观察指标①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治疗前后创面疼痛情况。无痛:无明显疼痛(0分≤VAS<1分);轻度:间歇性疼痛,可忍受,无需处理(1分≤VAS<3分);中度:持续疼痛,口服一般镇痛药物可缓解(3分≤VAS<6分);重度:持续而剧烈的疼痛,需肌注盐酸哌替啶等药物止痛(6分≤VAS≤10分)。②分泌物:观察治疗前后创面分泌物的情况。0分:创面未见明显分泌物,敷料无明显分泌物附着;1分:创面分泌物少,敷料有分泌物黏附,渗透敷料≤1块;2分:创面分泌物较多,质地黏稠,色白或黄,1块<渗透辅料≤2块;3分:创面分泌物多,质地稠厚,色黄或白,渗透敷料>2块。③止痛药使用情况:记录病程中患者是否使用止痛药及使用人数。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疼痛积分比较治疗前,即术后第1天,2组患者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试验组疼痛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果表明: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结合辨证施护可明显缓解低位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疗效优于苦参汤坐浴联合基础护理者。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积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分泌物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分泌物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试验组分泌物减少程度较显著(P<0.05)。结果表明: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结合辨证施护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创面分泌物,疗效优于苦参汤坐浴联合基础护理者。见表2。

表2 2组患者分泌物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止痛药使用情况比较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止痛药的使用率分别为73.33%、33.33%,说明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结合辨证施护可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见表3。

表3 2组患者止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肛周脓肿术后影响创面愈合和复发的因素与疾病类型、感染、肠道菌群、住院时间、自身状态、基础疾病等相关[2,3],因此术后通过多方位的治疗和调护,有助于从根本上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复发。

本研究结果表明,红外线联合苦参汤坐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减少创面分泌物,从而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苦参汤本身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通过药物加减可同时实现止痛、止血的目的,现代研究表明,采用坐浴的方式,药力和热力相结合,直接作用于创面,药力直达病所,促进局部血运,疏通经络[4];红外线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脓肿坏死物质的排出及创面分泌物的吸收[5],二者合用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患者痛苦。同时应用情志、饮食护理,辨证使用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治疗,调理患者内环境,内外同调,协同增效。

猜你喜欢

红外线苦参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大剂苦参治不寐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红外线控制自动水龙头的设计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