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分析

2021-11-16李晓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风池穴椎动脉天麻

李晓伟

(河南省镇平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镇平 47425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以脑干、小脑、内耳等部位血供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可引发眩晕、头晕等临床症状,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1]。中医认为,VBI性眩晕多与机体气血瘀滞、夹痰上扰有关,属痰浊中阻型,因此多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以化痰降浊、通络止晕,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预期疗效[2-3]。针刺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纠正肌肉痉挛状态[4]。本研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VBI性眩晕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43例,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研究组男35例,女37例;年龄43~72岁,平均(57.66±7.11)岁;病程8~33d,平均(20.16±6.01)d。对照组男36例,女35例;年龄43~73岁,平均(58.35±7.19)岁;病程7~35d,平均(21.34±5.97)d。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痰浊中阻型眩晕诊断标准[5]。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呕吐痰涎,脘腹胀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且经CT、颅脑多普勒(TCD)及临床症状表现等综合检查确诊,存在发作性、体位性眩晕,部分伴有视觉症状、恶心呕吐等神经症状,TCD检查可见VBI,颈椎CT检查可见颈椎肥大改变或椎间孔狭窄;②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椎动脉解剖结构异常;②合并颈椎结核、颈椎管狭窄等;③合并脑动脉硬化;④既往脑卒中病史;⑤视听、沟通能力、精神异常,或依从性差,无法有效配合治疗与检查;⑥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⑦对研究所用治疗方案存在使用禁忌证;⑧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⑨合并传染性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盐酸倍他司汀(乐普恒久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1022374)8mg,日3次。同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姜半夏9g,白术10g,天麻10g,茯苓10g,陈皮10g,黄芪15g,党参10g,山药10g,泽泻15g,苍术12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2枚;耳鸣严重加郁金6g,石菖蒲6g,呕吐频繁加竹茹10g,旋覆花10g,赭石6g。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约400mL,分早晚2次温服。

研究组联合针刺治疗。取双侧风池穴、足三里、丰隆、阴陵泉、4~6颈夹脊穴,患者取坐位,以75%酒精消毒穴位局部皮肤后,以无菌毫针(华佗牌,0.30mm×40mm)单手快速进针,风池穴进针方向为针尖向鼻尖方向水平刺入,足三里、丰隆、阳陵泉直刺,颈夹脊穴进针方向为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针刺深度视个人情况而定,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日1次,每周5次。

两组均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胸闷恶心、脘腹胀满、视物旋转3项,均根据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记作0分、2分、4分、6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超(德国DWL,Doppler-Box型)行TCD检查,记录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测定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

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症状消失,劳动生活能力恢复至发病前。显效:眩晕症状基本消失,头微有昏沉感,无自身、景物旋转或晃动感,劳动生活能力明显提升,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眩晕症状有所缓解,但仍伴有自身、景物旋转或晃动感,劳累后偶有眩晕、颈项部不适加重现象,对日常工作具有轻微影响。无效:眩晕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脑供血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供血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c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供血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cm/s,±s)

组别 例 LVA RVA B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72 29.15±2.44 40.09±3.17 30.42±2.65 40.33±3.10 43.26±3.05 50.18±3.91对照组 71 29.63±2.37 38.18±3.05 30.96±2.71 37.15±2.90 43.51±3.11 47.53±3.72 t 1.193 3.671 1.205 6.333 0.485 4.464 P 0.235 <0.001 0.230 <0.001 0.628 <0.00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胸闷恶心 脘腹胀满 视物旋转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72 3.57±0.83 1.91±0.45 3.94±0.87 1.93±0.43 4.36±0.72 1.77±0.56对照组 71 3.68±0.85 2.37±0.53 4.11±0.85 2.51±0.48 4.57±0.75 2.28±0.63 t 0.783 5.598 1.182 7.613 1.708 5.118 P 0.435 <0.001 0.239 <0.001 0.090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组别 例 全血高切黏度 血浆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72 6.11±1.42 3.18±1.06 2.42±0.51 1.20±0.30对照组 71 6.25±1.49 3.77±1.23 2.53±0.55 1.38±0.36 t 0.575 3.074 1.240 3.250 P 0.566 0.003 0.217 0.001

6 讨 论

VBI性眩晕属中医“眩晕”“厥证”范畴。病位在清窍,与风、火、痰、虚、瘀引起的清窍失养有关。脾失健运、气虚不运又可举湿生痰,清窍所在为脑,气血亏虚使脑络失养,进而发为眩晕[6-7]。

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姜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山药、白术健脾渗湿,陈皮化痰理气,黄芪、党参健脾益气,泽泻、苍术健脾除湿,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脾胃。全方有健脾和胃、化痰息风之功。药理研究证明,半夏、天麻具有调节大脑皮层神经活动作用,同时,天麻、白术、陈皮中有效成分还可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脑部血流量,苍术可调节电解质状态,消除水肿[8-9]。风池为项部要冲、风邪要穴,属胆经穴位,肝与胆相表里,针刺风池穴可发挥疏肝利胆作用,疏泄肝火。丰隆兼通脾胃,属胃经络穴,主涤痰降浊。阴陵泉主利水除湿,为脾经合穴。足三里主除湿化痰,为胃经合穴。颈夹脊穴调和气血,舒筋活络。从解剖学角度分析,风池穴浅层有枕神经、枕动、静脉,深层有椎动脉,针刺风池穴可对椎动、静脉神经丛产生调节作用,解除痉挛,进而改善其供血状态。颈夹脊穴为椎动脉体表投影,针刺可缓解颈肌痉挛,平衡颈椎动力,降低颈动脉压力,使脑部供血得到恢复[10]。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可通过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脑供血动脉血流速度恢复脑部供血,进而有效缓解VBI性眩晕症状,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风池穴椎动脉天麻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别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