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地域文化在小学美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1-11-14袁诗情丁蕾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4期
关键词:应用与实践

袁诗情 丁蕾

摘要:对学生实施美育是学生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而富于地域性的民间歌舞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天然的教育资源。本文以我校在美育中融入羌族歌舞为话题,厘清了现状,总结了实践,归纳了思考,对在美育中融入地域民间歌舞做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美育;羌族地域;民间歌舞;应用与实践

面对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小学生,面对中华民族的光辉未来,深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之余,更应回望和致敬灿烂的历史文化,让文化光辉和历史遗存滋养和茁壮民族未来。

我校以弘扬历史文化为担当,深耕传统文化元素在美育中的体现与运用,开展将地域文化融于美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是实践成果。本文拟以羌族地域民间歌舞为载体,谈谈我们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一、厘清:羌族民间歌舞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当下,国家提倡民族文化进校园,羌族民间歌舞传承虽有绝佳的社会条件,但实际推广状况并不乐观,很少有针对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研究,而羌族民间歌舞的教学、传承和推广几乎是空白。羌族民间歌舞除以表演形式存在外,它的民族文化内涵并未得以更大程度的推广与普及。在反复调研和论证后,我們深刻认知了将羌族歌舞融入美育的文化传承价值和育人功能,决定选择将其融入我校的美育教育的具体实践。

二、应用:羌族民间歌舞在我校美育中的实践

整合弘扬羌族传统文化,羌族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发展中,羌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创建了高原农牧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瑰宝之一。其歌舞形式和种类多样;其音乐原始古朴,主要有“喔都惹木”“直布勒惹木”“西惹木”“祖惹木”和“萨朗”五种,分别代表山歌、劳动歌、酒歌、祭祀歌和锅庄。其舞蹈主要分为萨朗、哟粗布、布兹拉(羊皮鼓舞)、巴绒、卡斯达温舞和哈日六类,分别代表节庆、祭祀、礼仪和战事,每种舞蹈的社会功能各异。其中以多声部民歌、羊皮鼓舞、盔甲舞和萨朗最具特色。这些羌族艺术获得了许多国际国内荣誉。这些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影响着未来发展,小学美育以其基础性和可发展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借鉴四川音乐学院提取和整合的成果,根据我校特色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将传统的民族元素与新时代相结合,进行重新编排与创新,让创编成果进音乐舞蹈课堂,进大课间活动,进第二课堂。富于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让新时代少年的艺术体验富于历史感。现在,我校部分学生对推广与普及羌族民间歌舞文化有极强的认同感,文化与艺术素养得到了可喜的丰富与熏染。

着眼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学生审美体验。羌族民间歌舞声情并茂、情形并发,其艺术感染力和美感传达综合、直接而奔放,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恰当运用,能全面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以羌族“萨朗”歌舞艺术为例,其表演一般是男女共同围绕火塘,手拉手逆时针载歌载舞,参加人数不限。男女共同轮唱舞曲,而后舞蹈,速度由慢渐快,到高潮还可变换多种舞步,整个歌舞氛围十分热烈,是原生态歌舞文化产物,是羌族民间歌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传递着羌族先民浓郁的生活气息、精深的哲学思想和质朴的美学观念。通过对“萨朗”的加工提炼,应用于小学歌舞活动,以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好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与创造,使学生自然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体验与感受羌族歌舞的魅力。此间,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适合学生天性,还能帮助他们以最真实自然的体验抒发和表达自我。羌族民间歌舞艺术进入小学美育,不仅是一种美育新手段,还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综合素质,使艺术教育凸显本土化,回归人的本身,渐至美育境界。

丰富教育手段,形成艺术教学多元化。羌族民间歌舞古朴中有典雅,粗犷里藏优美,热情中蕴奔放,神秘里露开朗,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凭声形的结合、特有的特征和丰富的内容成为羌族传统文中的亮丽瑰宝。在小学进行的羌族歌舞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强调趣味性、娱乐性和创新性,多手段进行羌族音乐舞蹈的编排与教学,尽可能提取民族元素,将羌族歌舞形体动作进行优化,使其更贴近小学生发展需要。仍说“萨朗”,学生手拉手围圈歌舞,不仅能延续萨朗歌舞的特色,还能让学生进入特定地域文化场景,感受羌族文化魅力,使课堂教学与民间艺术巧妙对接。在这样多元化教育之下,学生能在体验和感悟民族艺术的同时感受心灵的愉悦和理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考:羌族民间歌舞融入我校美育中价值

一种富于价值的教学行为,对于一个人的艺术认知和心灵成长意义重大。在我校美育中融入羌族民族歌舞元素正是这样,这样的努力与尝试,对学校美育甚至学校教育都应该有思考和研究价值。首先,对羌族歌舞艺术的研究应用,应该是一把打开教育探索的最初钥匙,我们在有可能的前提下,还可将其他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引入,为学生人生奠基和发展所用;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持之以恒关注文化与学生心灵的契合,要引导学生发乎真情的喜爱,引导学生实实在在的成长;再次,就是要注意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大面积的学生应放在普及层面,对部分学生可放在提高与发展方面,促进学生千姿百态的发展。

有这样的努力,羌族等多种民间艺术就一定能够焕发其永远不老的芳华,中华民族才会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1]白渝.论羌族舞蹈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承与发扬[J].音乐探索,2014(01);

[2]范燕华,龙有成.羌族克西格拉舞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文艺家,2017(03);

[3]史浩琳.羌族舞蹈在学前艺术教育中传承现状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

[4]杨梅.羌族民歌的美育功能对羌族多元文化的影响力研究[J].民族音乐,2019(01)。

猜你喜欢

应用与实践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过程性评价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上的应用与实践
数字媒体设计在教学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讨
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应用与实践研究
协作学习模式在多媒体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试谈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植根于生活土壤
教师全面评价系统在美国大学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