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内涵式发展内在机理与推进路径

2021-11-13杨小娟

关键词:经管内涵式经管类

杨小娟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言

当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产业革命与创新的重要支柱,不仅改革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和发展模式,同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发展方向产生引领性作用。各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新时代背景,推进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使得高职教育永葆生命力、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9年4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持续改革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彰显中国特色以及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可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双高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推进内涵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当下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革命的重要支柱。特别是近年来,安徽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而对于安徽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在社会经济变革背景下,如何推进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经管专业教师、高校、政府与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更关系到我省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能否保持高竞争力,满足腹地经管类人才战略需求匹配。

1 “双高”建设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内涵式发展内在机理

1.1 职业教育功能转变

全面恢复、初步创立、规范发展、规模发展、内涵发展这五个阶段可以简要概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在这五个阶段,国家积极立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现状,通过“三改一补”、开展多途径办学等方式推动高职教育的大众化、规模化以及快速化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对高职教育进一步规范,在高职院校设立条件、办学条件、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要求,促使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升办学实力。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大发展,国内也经历着产业升级以及经济转型改革。在这样的宏观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经济社会等方面驱动,在教育功能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下的高职教育不仅要完成教育内部的本质功能,同时更多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增强社会效益。现在正处于教育功能转变的档口,各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适时转变教育发展模式、推进内涵式发展,挖掘自身教育潜力、培育特色质量文化,从而形成教育自驱动。

1.2 人才培养需求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也是不一样的。精英教育是我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状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少,使得受教人数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增加了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加快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了着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90年代末,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同时,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使更多青年学生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国民教育素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规模扩张背后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的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实施,都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3 国际职业教育发展驱动

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纷纷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注重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追求教育质量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存,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了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当前职业教育较为先进的代表有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这些代表性国家的职业教育都是各具特色,但是共同点都是注重内涵式发展,拥有规范而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力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内容和方式紧密联系企业实践,密切服务本国经济发展需求。

因此伴随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内涵式发展既是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2 高职经管类专业建设现实背景与现状剖析

2.1 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是我国基本国策。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各个产业的从业人数也在不断变化。根据已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所占比例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数所占比不断增加,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过第一产业。因此,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经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将由服务第一、二产业转变为为第三和战略新兴产业服务。同时,面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高等职业教育必然需要做出应对,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具体来说,我国高职经管类专业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应对:首先必须体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二,必须体现被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需求;最后,必须体现满足专业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正如,“双高计划”建设高校或者专业群,培养人才类型化,例如第三产业人才、战略新兴产业或者现代服务业人才,还可以是财经类、电子商务类、金融类等专业领域人才。

2.2 现状剖析

2.2.1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吻合度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际教学活动的展开与现实企业的实际需求吻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很难有效结合,理论教学很难满足日新月异的企业实践。在日常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就是进行案例分析教学,而在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又老旧落后。例如,在讲授企业实践过程中有关成本控制、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的人才需求目标很难有效结合,往往造成实践与理论的脱节。另外互联网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运用更加频繁,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不仅仅是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运用技能也需要同步掌握。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也需要随之调整和改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实践教学的开展都受到层层审批或者原有教学体制的制约,很难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调整从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2.2.2 教师队伍不能与时俱进,实践教育开展不完善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改进与教学水平提升。但就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整体教师队伍的发展而言,仍然存在着专业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的缺乏、教学案例素材老旧不能紧贴时代发展反映当下最新的经济现象、教学手段单一。同时近年来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如超星学习通、云班课、雨课堂等确实丰富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手段,但是教学又面临了教学信息化方式与学生低头率高的两难选择,也有不少教师抵触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因此经管教师队伍在改进教法方面还有必要与时俱进。

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实践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实践经验,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对高职院校来说,教师层面提升实践的主要措施是定期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但是经管类专业所涉及的岗位都属于企业较为核心的内部信息,因此即便教师走进企业去锻炼,更多也是感知性学习,很少涉及关键技术和技能,实际用处并不大。对于学生层面而言的实践,目前更多的是依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由于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受制于经费,很难实现实践所需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无法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另外,校外实践考虑到学生安全管理,加上今年以来的疫情,实践教学形式化较多。

2.2.3 高职经管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名单中,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其中涉及到经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19所。从这份“双高”建设名单可以直观看出,经管类优势专业主要是电子商务、会计和市场营销,相对经管数量众多的专业门类来说,足以看出经管专业在专业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平衡。同时,不同区域间的高职经管专业发展极不平衡,同一区域的又存在生源结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即便在同一所院校,不同经管专业也存在生源质量、招生规模以及师资力量、实训实验条件不均衡问题。

3 “双高”建设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内涵式发展推进路径

“双高”建设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政策措施和制度文件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高职经管专业如何抓住“双高”建设计划推进内涵式发展,使得办学能力、学生培养质量更上一层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以“双高”建设为引领,科学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经管专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招生热门专业。然而高职经管专业和其他有些高职专业一样,更多时候被当成是本科的“压缩饼干”,由于生源质量以及师资力量等差异使高职经管专业学生总体培养质量与本科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高职经管专业量大而不强,办学定位不精准,校企合作不深入,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也有不少高职院校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但仍然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新一轮的“双高”建设高校务必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坚持自我,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特色,办学定位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经济转型以及社会群体学习需求,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次,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创新协同育人平台;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载体,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3.2 明确定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一样都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标,但又要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高职经管专业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又要培养胜任行业、企业实践操作的技术技能。“双高”建设名单中的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1+X证书试点、产教融合以及双主体协同育人方面走在前列。在借鉴“双高”校“双元制”、订单式以及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基础上,加强与地区代表性企业的合作,对接不同产业、企业需求。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上,还要根据院校品牌特色,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合理布局经管专业类型,使得专业发展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契合,同时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群的凝聚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3.3 凝聚专业群合力,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平台

“双高”建设的高职院校都是基于专业群进行的内涵式打造。专业是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着力点。高职院校应紧跟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立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优化专业布局,特别要紧密对接重点发展产业人才专业建设,构建起经管专业与区域经济密切融合的平台。构建应用型经管专业群,使得专业群内的专业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对接产业链,形成经管专业群合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采纳行业、企业专家的合理建议,详细分析某一典型工作需要具备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归纳整合形成符合实践需要的课程体系;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动态调整。

其次是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实践教育和培养。严格教师选聘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道关口,既要注重教师专业背景同时也要关注教师在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已有“双高”校开始引进既具备扎实理知识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中高层管理者来学校任教,将最新的实践技能教授给学生和学校专职教师,使得学校、企业成为经管专业专兼职教师相互交流的场所。

最后,积极拓宽专业课程教学方式。通过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让教学走进企业,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突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通过分析“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在智慧校园建设、校情大数据平台上的建设成果,不难发现搭建共享资源平台、凝聚专业群合力是内涵式发展的又一重要路径。

3.4 开放视野,推进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国际化

我国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将爱国主义、工匠精神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以及爱岗敬业精神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我国的教育文化、产业文化和职业文化,推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土化。高职经管专业需要以“双高”建设为契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合作,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

4 结论与展望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赋予高职经管专业规模化和大众化发展机遇。面对量大而不强的现状,高职经管专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原来数量型的扩张转为内涵式发展,以“双高计划”为引领,以“双高”建设高校经管专业群为标杆。同时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以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特点进行内涵式打造,提升办学能力、育人能力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甚至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彰显中国特色,使培育的卓越技能人才能够有效服务世界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经管内涵式经管类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经管”建设工程的时代背景、总体思路及设计方案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道路
工信部中小企业经管领军人才轻工创业创新班在京举办
茶馆式图书馆走进高校理念浅析——基于图书馆内涵式发展的角度
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