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背景下的政府作为研究
——基于庚辛鼠疫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对比分析

2021-11-13

黑龙江史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鼠疫防疫新冠

邬 琼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70)

一、引言

近代中国重大鼠疫灾害——庚辛鼠疫发生在1910—1911年间,正处于全国立宪浪潮的历史新时期。随着清末新政的开展,清政府防疫工作正式立法并推行,庚辛鼠疫爆发后,政府的防疫工作有制度可以遵循,有效地减缓了疫情的蔓延。在政府主导,医学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抗疫下,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同样是处于中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庚辛鼠疫90多年后的今日,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体系更为健全,新冠病毒爆发后,党和政府有效作为,迅速开展疫情防护,党中央领导全局、科学施策,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通过对比分析两次重大疫情中政府面临的各方面挑战以及政府的有效作为,能够体现国家治理能力对于维持市场经济平稳运行、保障国民生命健康权益的重要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对于完善我国重大事件应急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考。

二、庚辛鼠疫期间面临的挑战及政府作为

(一)庚辛鼠疫爆发前的东北地区

日俄战争后,根据1907年日俄秘约,东北地区被日俄分割成南满与北满,两国对东北地区各项权利展开了争夺,同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东北地区也虎视眈眈。随着帝国主义的逐步侵入,东北地区被迫开放,沦为满足帝国主义需求的原料产地,东北地区的人民也成为满足其资本积累的廉价劳动力。这个时期,旱獭皮毛制品在俄国贵族阶级流行开来,受到上层社会的强烈追捧。为满足其需要,旱獭皮毛贸易在中俄边境地区日渐兴盛,东北地区的满洲里和海拉尔等地成为重要的贸易地区。受到利益的驱使,大量劳工涌入关内加入捕杀旱獭的行列,但是在旱獭群体中流传着鼠疫病原菌,唯有有经验的猎人能够分辨健康旱獭,因此这段时期的大规模猎杀对人感染鼠疫埋下极大地隐患,人类加入到鼠疫的传播链,最终引发了鼠疫的大范围爆发。

(二)庚辛鼠疫期间面临的挑战

1.民众缺乏防疫理念,疫情迅速蔓延

近代的民众大多接受传统中式教育,且受教育程度较低,几乎从未接触过西方防疫理念,感染鼠疫后普遍采取传统防疫措施,收效甚微。在疫病开始传播后民众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疫情因人群的聚集迅速蔓延开来,“沿东清铁路,逐处传染,未浃旬,蔓延奉、吉、黑三省。”在各省由沿铁路城市蔓延至周边城市以及乡村,民众被感染后由于恐慌开始四散奔逃,借助东北地区密集的铁路网开启了大范围的流动,移民者流动性强,成为病毒的载体,加之政府未能及时隔断交通,加速了疫症的传播,导致疫情向其他地区不断蔓延开来,受疫情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短期内难以实现有效控制。

2.政府应急速度迟缓,医疗机构缺位

尽管清政府在清末新政中开始注重防疫工作,但是同关内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医疗设施也并不完善。受到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东北地区冬季严寒,为保暖居民家中门窗紧闭,形成封闭的空间,为鼠疫的传播提供了温床,聚集性感染陆续出现,感染人群不断扩大。由于东北地区缺少针对性的防疫机构,政府缺少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难以在第一时间对疫情作出反应,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针对疫情,奉天防疫总局设立于1911年1月14日,“自宣统二年十二月间哈尔滨、长春疫势日益南下,奉天省首受其冲,即于月之十四日筹设防疫总局。”吉林、黑龙江两省防疫机构成立较晚。政府应急速度的迟缓导致错过前期解决疫情的最佳时期,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3. 大量人民死亡,社会陷入恐慌

此次疫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疫情发生短短数月间“死于此次鼠疫的人数达6万余名,仅东北地区死亡人数即达51155名”。加上未登记的死亡人数,实际上的死亡人数应有6万余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多方的统计数据略有不同,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直观看出此次鼠疫对东北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人口损失惨重,经济破败萧条,社会上谣言四起,引起巨大恐慌,民众间人心惶惶,社会极度不稳定。

4.日俄强制干涉,侵犯中国东北权益

日俄始终关注着东北地区鼠疫情况,随着疫情的扩散,两国企图侵占中国主权的帝国主义行径甚嚣尘上、愈演愈烈。发觉疫情在满洲里开始蔓延后,俄国当局立刻采取措施,假借防疫之名在东清铁路沿线各站设立卫生检疫站,强行派兵介入防疫之事,直接侵犯中国主权。另一方面,一直以来日本妄图吞并东北的野心勃勃,借由此次鼠疫,直接对清政府防疫工作进行干涉,试图扩大其在满洲的权益,实现建立“满洲国”的最终目标。

(三)庚辛鼠疫爆发后的政府作为

鼠疫爆发后,由于当时国家缺乏制度建设,政府卫生体制十分不完善,官员及百姓知识水平有限,且没有前例可供参考,因此面对疫情,政府反应迟缓,直至疫情扩散,威胁到京城的安全,加之外有日俄虎视眈眈,妄图侵占中国主权、夺取更多的利益。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清政府及东北地方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开展防疫行动。

1.成立防疫机构,组建防疫队伍

1910年的12月初至1911年1月,三省各级分支防疫机构陆续建立,紧接着便面临着防疫人员不足的情况。由于东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较为落后,医务人员资源较为短缺,一旦疫情有突然的变化,形势将更加严峻。为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开始面向国内外广招医务人员,组建专门的防疫队伍,为解决疫情提供了人力保障。

2. 采取手段,控制疫情

按照科学的防疫理念,当疫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措施阻止疫情扩散,控制疫情的影响程度至最小。经伍连德上报,清政府与日俄的铁路公司开展商议,对东北地区的铁路交通运输进行限制。空间上的相对隔绝,有效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在疫区内部,隔离措施也十分必要,政府通过限制人员流动来避免鼠疫的快速传播。此外,政府还明令禁止从疫区运入物品,所有疫区的各项杂货暂停运往各处销售。

3.开展宣传,稳定民心

鼠疫爆发以来,民众之间谣言四起,社会环境十分不稳定,严重阻碍了防疫工作的开展,向民众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以及防疫相关常识,成为社会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各级政府及防疫机构定时发布告示,公布疫情有关情况,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同时及时辟谣,禁止造谣传谣,确保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宣传机构,向民众发放有关疫情和卫生知识的册子。这些措施的推行,稳定了民心,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防疫工作的良好进行。

4.积极开展合作研究

为了尽快研究鼠疫传播的原理以及寻求解决办法,经伍连德建议,清政府积极开展与国际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国际专家学者,于 1911年4月3日在奉天召开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医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为解决国内疫情提供了思路和建议,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清政府在医学方面的国际地位,对于此后的防疫工作的开展以及最终扑灭鼠疫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及政府作为

(一)新冠疫情爆发前的国内外环境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举行。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蓄势待发,我国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人类前进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

1.传播范围广,危害性强,持续时间长

相比于庚辛鼠疫,新冠疫情发生于新时代,交通更为发达,人口更为密集,危害性和影响程度更加深远。短短三个月内就已经造成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8万多人确诊,其蔓延规模和速度都远超庚辛鼠疫。疫情初期,防治手段和特效药以及疫苗研发均受限,全球范围内的感染规模不断扩大,输入型和本土确诊病例时有发生。此外,从新冠疫情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手段来看,其复杂性也远甚于庚辛鼠疫,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使得疫情防治极具挑战。

2.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此次疫情发生正值春节假期,其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体现为需求侧及供给侧的双重压力。在需求侧方面,春节假期本应是消费高峰,但受疫情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大幅度下降;在供给侧方面,大量企业停工停产,运营困难,面临破产风险。新冠疫情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某些医用物资如医用口罩、消毒液、呼吸机等一直以来需求弹性较小,面对疫情爆发后巨大的市场需求难以及时供给,市场上出现哄抬物价、恶意营销等事件。

3.群众对于疫情认知不到位

疫情发生后,党和国家迅速反应,进行防疫宣传,号召民众佩戴口罩,但由于我国人民的卫生防控知识水平存在差异,疫情初期一部分人认识不到佩戴口罩的重要性,对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人在网络上散播有关疫情的消极言论,引发网友的恐慌。

(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政府作为

1.控制疫情,积极救治患者

疫情爆发后,中央政府敦促湖北省和武汉市采取防控措施,加强对农贸市场监督监管,劝说公众尽量减少聚会,以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对于病患,政府部署强大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以减少死亡。此外颁布法令法规使得患者医疗费用和救治得到保障,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2.及时公开信息,开展国际合作

相比于庚辛时期的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在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充分利用各种新兴媒体,促进信息公开,引导公众舆论。公正客观地发布疫情的进展,及时、透明地报道政府的防控措施,宣传科学的疫情防护知识,推动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对外继续积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及疫情相关国家、地区的信息交流,分享疫情防控相关经验,与世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疫情防控措施。

3.部署相关机构,加强科研攻关

政府积极部署国家卫生系统,为疫情患者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做好准备。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在车站、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以及一些封闭场所进行通风和消毒,并对来往人员测量体温。为避免出现专业人员人手不足情况,政府安排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派遣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员做好值班工作。此外集结专家学者寻找感染源,查明传播途径,针对性研发和筛选治疗药物。

4.对应急物资进行统一调配,采取积极政策

新冠疫情爆发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来恢复企业生产和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我国政府积极组织恢复生产,并鼓励有能力的公司进行跨界生产;另一方面,政府对应急物资采取统一采购、存储和调配政策,最大限度保持市场价格稳定。从宏观调控来看,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四、政府作为评述及现实启示

(一)政府作为评述

庚辛鼠疫发生在清末民国初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浪潮。为了应对此次灾难,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成立专门的防疫机构,颁布相关的防疫法规,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组织国际防疫会议等。此外,在舆论方面,东北地区的《盛京时报》《满洲日报》《奉天公报》等以及关内的《大公报》和《申报》等报纸都参与了有关鼠疫的报道。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公众舆论情况,使政府的疫情防控过程更加透明。由于这场鼠疫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因此难以避免制度的局限性。但是在政府、医务人员以及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鼠疫最终被扑灭,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开拓性壮举,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学正在逐步向现代化转变。

同庚辛鼠疫相比,新冠疫情爆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于“环球同此凉热”的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于清末时期主权之争,如今我国防疫工作的开展建立在主权国家的基础之上。政府及时作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并有效发挥其监督和服务功能,体现了中国政府的科学治理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果显著,为防疫工作的财政支出提供了经济保障。在舆论引导方面,政府重视媒体的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两次疫情政府作为的现实启示

自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国不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极大地提升了应急能力和水平,并在2008年迎战汶川地震、南方暴风雪等突发事件中得到了检验。两次疫情均是传染性极强、病死率较高的疫病,社会受到巨大的潜在威胁,虽然社会制度和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面对疫情,隔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链,安抚民众的情绪,促使民众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政府解决疫情的关键。尽管我国应急管理和医疗水平较以往有了极大地提高,但是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暴露许多问题,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几点现实启示。

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各地区、各行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与中央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和相关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并在实行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补充和完善,使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实用性,保证各级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实际操作中的断层。

2.建立优质高效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面临重大突发疫情时,优质高效的卫生服务体系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仍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应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完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优化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保证在重大应急事件发生时得到有效利用,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上而下逐级响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切成就根本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举旗定向,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在面对重大突发应急事件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在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自上而下逐级响应,上下一心,推动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发展,同时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加大对应急工作的监督执纪力度,重点关注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为解决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纪律保障。

4.牢牢把握宣传工作主动权,加强对公民的公共安全教育

宣传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是党领导人民不断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未知的突发性重大疫情,人们极易产生恐慌心理。在大数据时代,很多网民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甚至会有国家分裂势力借此机会在网络上浑水摸鱼,散播不良思想,唱衰国家政府,网络民粹主义抬头,将会动摇一部分人民的信念。因此,党要牢牢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舆论引导,更加主动、准确、旗帜鲜明地开展宣传,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同时应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公众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保持镇定冷静、克己文明。

5.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得益于新兴媒体的发展,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在信息公开、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群众由于恐慌而产生抢购等市场乱象。但是由于市场的盲目性以及竞争无序性,造成了一部分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市场乱象,也暴露出我国市场监管中存在一定的缺漏。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对于市场的监管,发挥好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新经济运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五、结论

通过对庚辛鼠疫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府作为的对比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加深远。面对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的国内外形势,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应对,果断决策,众志成城,我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但是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的应对、部分官员工作作风、医疗卫生体系、市场经济、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等方面也都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总之,研究中国近代和当代的重大疫病以及政府应对灾难的作为,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当代防疫工作的开展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类仍然在与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各类传染病做斗争,全球抗疫,需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谋福祉。

注释:

① 参见《清史稿》卷四四九,《锡良传》称:“疫起俄境,沿东清铁路,逐处传染,未浃旬,蔓延奉、吉、黑三省。”

猜你喜欢

鼠疫防疫新冠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鼠疫“六问”
My Hero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