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亟待系统性升级

2021-11-11刘滢林斯娴

对外传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培养方案新时代

刘滢 林斯娴

【内容提要】“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从人才选拔、课程设计、培养流程制定、求职就业、继续教育等各个环节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进行系统升级。在培养理念上,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拥有全球视野,同时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传播人才。在招生环节,选拔兼具家国情怀和跨文化素养的外语人才;在培养方案设计环节,以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在实践就业环节,实现人才培养院校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与双向互动;在继续教育环节,不间断为国际传播一线人才提供培训和终生学习的条件。

【关键词】新时代 国际传播 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培养方案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全球传播生态环境重构的新时代,我国的国际传播战略重心和目标从“能力建设”和“效果改善”升级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如果说前者更强调实力的储备和直接的反馈,那么,后者就更注重实力和效力之间的联动关系,注重建设投入所带来的实际产出效率。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1讲话”)中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这就为效能的提升指明了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方向,即“建强”而不是仅仅是建设,“专门的”而不是兼职或业余的,“适应新时代”而不是固守传统思维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从人才选拔、课程设计、培养流程制定、求职就业、继续教育等各个环节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进行系统升级。

由内而外:选拔兼具家国情怀和跨文化素养的外语人才

从培养理念来讲,就是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拥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同时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传播人才。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传播人才被等同于外语人才,因此,国际传播媒体和机构往往直接从外语类专业选用毕业生。然而,外语好的人不一定懂跨文化传播,也不一定适合做国际传播。“外语好”只是国际传播人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实际招生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外语口语特别流利,写作也不错的学生,但是,对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并没有表现出很大兴趣,却更愿意从事外语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媒体调研发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非常重视培育人才队伍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着力打造的是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忠诚可靠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未来5到10年,中西方对抗将渐趋激烈,在激烈的舆论斗争中,迫切需要国际传播人才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政治立场。

可见,除外语能力外,国际传播人才选拔的充分条件还应包括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守正创新的家国情怀和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自由转换、游刃有余的跨文化素养。前者确保其长期浸润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中而不改初心、不忘使命,后者使其在国际沟通与交流中顺利弥合文化鸿沟,降低文化折扣。同时具备外语能力、家国情怀和跨文化素养这三个要件的人才能在国际传播岗位上长期矢志不渝地履行职责和使命,而后两者的形成则更多地依靠内驱力,由内而外地实现。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招生阶段,国际新闻和国际传播专业方向就应更新理念,从这三个要件出发选拔有培养潜质的优质生源。

具体而言,可以从这三个层次着手:首先,从外语特色高中学校选拔政治立场坚定、有跨文化经历的学生进入国际新闻和国际传播专业,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和价值大于一门课程②,筑牢理论之基,强壮思想之骨,不断提升学生政治领悟力、政治鉴别力、政治执行力。其次,从大学外语类专业选拔政治表现好、在国外学习过一年以上的保送生读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研究生,国外学习的经历会极大地提升其跨文化素养。同时,要做好国情教育和社会实践调研,组织学生下基层,到革命老区、乡镇农村、各行各业采访调研,了解中国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最后,从国际传播媒体或机构中推选高层管理者或资深从业者攻读国际传播学博士学位。这些人政治过硬、有跨文化经验,同时在实战中强化了外语能力,将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提升思想性和理论性,为国际传播实践提供学理支撑,有助于创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好地指导实践。

以终为始:以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目标完善课程设计

目前,很多高校对国际新闻、国际传播相关专业定位不清晰,专业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新闻+外语”的阶段,导致既不能很好地提升外語水平,又不能深入理解专业思想。在新文科教育的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善于利用多学科优势,通过交叉学科的融合夯实学生的知识根基,把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设立为培养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通过一系列课程模块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这一目标又可拆分为三个子目标:一是从思想层面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对应的是国际传播理论人才的培养;二是从策略层面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效力,对应的是国际传播技术人才的培养;三是从情感层面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感染力,对应的是国际传播艺术人才的培养。

(一)理论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国际舆论引导能力

从现状来看,国际传播专业多数毕业生思想深度不够,缺乏学术训练、思维训练、社会历练,知识面单一,综合能力不足。虽然国际新闻记者很多,但能与西方媒体同台竞争辩论和新闻呈现的不多,业界亟需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制片人,在学校期间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提升是前提。因此,亟需强化文史哲通识课程特别是传播哲学类课程,夯实学生的知识根基。与此同时,深化跨文化传播系列课程特别是国际传播理论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提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

(二)技术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国际传播产品研发能力

从业界需求来看,具备产品思维和融媒体传播技能的国传人才供不应求。传媒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传播从业人员不再局限为编辑、记者,设计研发人员、用户增长专家、软件工程师也在逐步进入各大新闻机构,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际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和加强写作、摄影、摄像、剪辑等全媒体传播技能,还需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思维,不断探索尝试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新闻产品的用户体验不断提升,产出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以下几方面的课程:首先,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增加融媒体制作(包括音视频编导、音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网页制作、创意设计、动画制作、图表制作、计算机编程、数字传播、数据挖掘等)类课程的学分和课时。与媒体同步,不断探索尝试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把技术学精、学透。其次,引入传播技术理论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而非各类软件使用能力。软件的迭代更新速度很快,但是技术思维可以使人受益终生。这类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考方式,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与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学生更好地沟通、合作,共同研发出有传播生命力的内容产品。再次,通过案例类课程的建设,增强学生对国际传播现象的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策划和预判能力。最后,顺应全球传播趋势,增加新媒体运营类课程,特别是使学生提前熟悉各类新兴媒体的运作。

(三)艺术人才培养重点在于国际传播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5·31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传播的艺术性是此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较少考虑的方面,也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点。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传播美学系列课程的建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应用能力,特别是通过融通中外的艺术方式提高国际传播的能力。李子柒在海外社交网络平台的成功启示我们,人类对美的欣赏、向往和追求是互通的,美的内容和形式是能够超越语言的“巴别塔”而引发“共情传播”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充分融合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的特点,开发一系列有助于启发学生建立审美意识、重视传播艺术、提升国际传播艺术性和吸引力的课程。

有的放矢:人才培养院校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与双向互动

近年来,由于新闻传播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脱节成为一个痼疾。高校缺乏与实践机构的深度对接,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付诸实践。由于媒体机构工作繁忙,在职记者、编辑任务繁重,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也大多从事简单、重复的边缘工作,核心业务技能锻炼和提升不足。如何迅速感知用人单位对新进员工的能力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实践性很强的国际传播人才是一个挑战。

在与国际传播机构对接方面,国家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做了大量努力。2009年,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五所高校统一设立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主要培养目标是为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社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六家中央级主流媒体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③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国际传播进入“一国一策”、多语种传播的深耕细作阶段。2019年9月,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发起成立了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包括各外语类、新闻传播类院校及国际传播媒体、机构等共32家,宗旨是联络全国开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和国际传播媒体机构,合力打造“四个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教学交流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研究平台、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供需联络平台),以推动和提升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教育实施。

如果说设立目标和搭建平台使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指向,那么,更深层次的对接和互动则是“订单式培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2019年,学校委派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携手新华社共建本科阶段“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项目。该项目是为新华社定向培养拥有跨文化传播理论素养和国际传播实践能力、具备娴熟的外语表达能力、服务于媒体“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每年新华社给北外开出“人才需求订单”,经笔试和面试双重考核,2019年该项目首批招收朝鲜语、泰语、意大利语、德语四个语种专业学生22人,2020年招收朝鲜语、德语、葡萄牙语、日语、斯瓦希里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意大利语八个语种专业学生26人。为量身打造适合新华社用人需求的国传人才,两家单位共同做了以下工作:首先,新华社与北外招生办、教务处、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及各语言学院联合设计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业界对人才能力期待的培养方案;其次,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专门设计了由新华社派师资主讲的课程,大量引入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国际传播案例,并邀请学生进入新华社参观座谈。最后,通过师徒式考察进行用人招聘。学生在新华社实习期间,由资深记者编辑带领开展国际传播实践,并以这种方式考察学生,条件符合者将提前签约。

此外,还可进一步启动学界和业界“旋转门”。一方面聘请主流媒体新兴国际传播领域人才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吸纳优秀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另一方面选派青年教师进驻国传媒体,参与融媒体国际传播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积累教学素材。

周而复始:不间断为国际传播一线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

相对于其他行业,国际传播行业具有时代性强,知识、技能、理念更新速度快的特征,对从业人员具有多方位的综合要求。再加上国际局势变化多端,要求记者与编辑具备敏锐触觉,把握时代脉搏。这一特殊性更决定了国际传播在职教育与培训具有高度必要性。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新闻从业人员多为一次性学历教育,即就业前通过院校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不少高校对国际传播专业的办学规模和定位模糊,对相关机构的人才需求把握不准,专业细分与专业融合的矛盾难以解决,导致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未必合乎用人单位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院校又未必供应得上。④除此之外,我国国际传播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国际新闻编辑、记者本专业为语言或翻译,属于“半路出家”,語言沟通能力固然足够,但对新闻传播行业的职业素养和要求理解不深。短期内或能满足国际新闻报道或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一时要求,但从长期来看,面临激烈的职业竞争和不断更新的知识技能要求,其短板就较为明显了。基于以上原因,就国际传播行业发展而言,提供在职教育培训,帮助已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充实自己、更新技能,并且面对时代变迁不断更新国际传播理念、强化政治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对于我国,不少发达国家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十分重视,如美、英、日、俄等国都建立了具备各自特色的新闻专业继续教育体系。如英国全国新闻记者训练协会(NCTJ)长期举办新闻记者在职训练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学员分为刚入职的新人和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员两类,针对其特点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⑤俄罗斯政府从1994年起专门发布法令要求高校进行新闻传播行业在职教育建设,最初以价格低廉的夜校形式进行。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新闻继续教育体系已对其整个新闻传播行业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⑥在充分参考他国经验的同时,我国亦当根据国情,依照职业精神与技能素养相结合的方针,打造一套符合我们自己需求的国际传播在职教育培训系统。

从培訓内容来看,对于国际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教育重于技能教育。国际传播一线的从业者大多语言能力较强,拥有大量机会与世界各国各类人士沟通,接触国际各类新闻与讯息。久而久之,其本身的新闻理念、政治思想或会受到干扰和冲击,因此对国际传播从业人员——尤其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前期较为缺乏新闻专业系统教育的人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责任感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当为重中之重。在重视政治素养的同时,亦不能放松对国际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传播从业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两方面专业技能:一则是数据素养⑦之“专”,即在大数据时代,面对社交媒体、算法推荐所产生的浩如烟海的全球信息,如何准确甄别事实并进行信息再生产;二是多媒体素养之“融”。融媒体时代,国际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记者成为掌握多种新闻软硬件技术、采编评摄剪播等多种能力集于一身的全能型国际传播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传播继续教育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唯有将职业教育当成终生教育,提供周而复始的培养课程和技能训练,帮助从业人员不断更新国际传播理念、提高信息素养、操练数字技术,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和全球传播生态环境下,不断满足国家国际传播战略的需要。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闻传播业历史与现状研究”(17JZD042)的阶段性成果。

刘滢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林斯娴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注释」

①姜飞:《新时期对未来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7期,第37-42页。

②程曼丽:《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国编辑》2021年第2期,第8-11页。

③钟新、崔灿、蒋贤成:《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与进阶式培养: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12期,第147-168页。

④蔡雯:《新闻教育亟待探索的主要问题》,《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3期,第6-18页。

⑤潘志贤:《提升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教育学反思》,《青年记者》2009年第28期,第80-81页。

⑥张举玺:《俄罗斯新闻夜校对在职记者的培养功能》,《今传媒》2007年第7期,第59-60页。

⑦廖祥忠:《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第1-6页。

责编:吴奇志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培养方案新时代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