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2021-11-10姜倩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杨绛研讨细节

教学踏入第三个年头,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惶恐不安与躁动稍稍缓解,当我开始慢慢的享受课堂的时候,学校的研讨课又一次拉开了序幕。这一次,学校开设了三种课型,可谓种类繁多,上什么呢?文言文、现代文,两次研讨课的磨炼,让我在课堂上更加的游刃有余,正在纠结的时候,我想起了教研时带给我深刻印象的《老王》。

本着挑战自己的目的,我毅然决然开始了《老王》的准备。

组内的边辉老师在年会课上就讲过《老王》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胶州一位老师的《老王》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自己的想法。我是不是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去诠释我心中的《老王》呢?抱着这个想法,我开始大量搜集杨绛的资料,更加深入的了解《老王》的写作背景,初步想法逐步搭建——透过《老王》的行文分析杨绛的性格特点。在这一想法下,我查找了杨绛先生同时期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并试着将他们与《老王》进行联结,通过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形式,透过作品了解作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文章之余更加深刻的了解作家性格以及作家所处的社会背景。当大量的文字呈现在我面前,当我试着去书写教案的时候,理智告诉我,以我现在的能力,确实很难驾驭。于是一个自认为很好的想法因无法实施“胎死腹中”。

人生贵在断舍离,既然无法完成,便该不再留恋。很快,另一个想法出现在我的脑中,学生们在作文时,经常因为没有细腻生动的描写而缺少神韵,为什么不结合《老王》中的细节描写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此,《老王》的第二稿思路形成了。我大胆的对《老王》进行了“改造”,删除或改动文章中的一些看似用处不大却十分重要的细节描写,希望由学生进行原文和“山寨文”的比较阅读,以此对比出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当我兴奋的将我的想法在集备会上提出时,一桶及时又必要的“冷水”将我泼醒。其一,杨绛先生的细节描写确实传神,但是这种细节描写是基于杨绛先生独特文风而呈现的,并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二,与其让孩子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不如交给孩子们,怎样进行有效的细节描写。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反复地思考着,难舍《老王》这带给我悸动的文章,却又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想法。直到《老王》第三稿出现。

宝剑锋从磨砺出,为着沁人心脾的梅花香气,哪怕是难忍的苦寒也变得温情。磨砺,从来兼具改变与疼痛,不破不立,便是如此。

这次,我对我的研讨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放弃《老王》,主攻描写,通过整合《老王》、《台阶》、《秋天的怀念》、《骆驼祥子》、《背影》等经典作品中的经典细节描写,来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进行细节描写。这次的想法得到了组内老师们的认同,于是,我终于确定了本次研讨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经典阅读与鉴赏,由孩子进行审美创造!

语文学科素养提出:“学生应能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能够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目标确定,只待实施。兴奋的我一点儿一点儿的“过滤”着几篇经典作品,思考着每一处细节描写能够给孩子带来的指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我汇总的“精华”付诸于课件。两次试课后,整个流程已经相对完备,孩子们的回应很好,可以说是指哪儿打哪儿,但我的心中还是有着一丝丝的失落,总觉的这似乎并不是我想要的效果。第三次试课时,边老师的一个问题点醒了我。找出细节描写让孩子分析,这和做赏析题有什么区别呢?

我禁锢了孩子的思想!在进行课程准备的时候,我满身心都是给出孩子经典语段,由孩子分析进而得出细节描写方法这样的过程,而忽略了孩子对经典语段的认知。孩子们被我“圈”在了名为“老师认为是经典”的牢笼中!对自己的失望是最锋利的刀子,从本就不够坚强的心上一遍遍划过,险些将我打翻在“路上”。在组里老师们的帮助下,彻夜地修改,终于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把文章提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尽情阅读,自己勾画喜欢的句段。由孩子们决定我们上课的内容,让孩子们的思维尽情的飞翔!

正确的方向,让努力变得事半功倍。接下来的一切都非一般的顺畅,由学生自主阅读,并找到方法,让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被我“禁锢”的思想接触到了更为新鲜的空气,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桌面的学案上,文章上划得长长短短的波浪线像是通往前路的羊肠小径,浸满着自由的花香;孩子们认真完成的批注,像是承载着自由的灵魂,谱写出不羁的乐章;黑板上,学生讨论后自主完成的板书大大小小,像是一朵朵美麗的花儿,绽放着思维的自由;在路上,心灵和实践同在,乐学乘着思维的翅膀,飞向每一个孩子的心房,也走进我的心里……

这次的研讨课,带给我的收获是无法计量的,期中的快乐无以言表,最初无法实施的那个想法也带给我新的动力,相信,总有一天,变得愈加强大的我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

教学之路,道阻且长;道虽弥,行则将至。在教学的道路上,心灵与实践同在,踏实前行。

作者简介:

姜倩(1988年4月13日),女,汉族,山东青岛。职务/职称: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语文,单位: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山东省青岛市,邮编 266000

猜你喜欢

杨绛研讨细节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关注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