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科夫斯基《杜姆卡》的音乐分析

2021-11-10马鸣潇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和弦声部

一、柴可夫斯基《杜姆卡》创作概况简述

(一)柴可夫斯基生平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俄罗斯乌拉尔伏特金斯克市,这个时期也正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从顶峰走向落寞的阶段。柴可夫斯基的家庭音乐氛围非常浓郁,他的父亲与母亲都把音乐当作爱好。父亲擅于演奏长笛,经常与朋友一起合奏,母亲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钢琴曲,这对于柴可夫斯基童年的音乐启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小的音乐熏陶,柴可夫斯基幼时便展现出了很高的音乐天赋,不过他的父亲坚持认为音乐是爱好,法律才是值得研究的专业。1848年,他们一家搬到了圣彼得堡生活,在这期间接触到了格林卡的戏剧,对音乐更是着迷。1850年,他的父亲在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担任校长的职位,这种背景下,柴可夫斯基开始在圣彼得堡大学接受法律方面的专业教育,以便日后成为法律部成员,但这样的职业发展仅仅是父亲的意愿,一直以来柴可夫斯基都想成为一名音乐家。

1859年柴可夫斯基从学校毕业后,对音乐方面的喜爱越发浓厚。他的父亲看到了柴可夫斯基对音乐的热爱,最终选择支持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愿望,并资助他,为他挑选了知名的老师鲁道夫·昆丁格(Rudolph Kundinger),至此柴可夫斯基终于开始获得了专业老师的指导。1861年,柴可夫斯基开始在圣彼得堡音乐班当中正式进行理论作曲方面的学习。1862年,柴可夫斯基抛开了一切工作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学习,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安东·鲁宾斯坦(Anton Rubinstein)。[引自 [英] 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辞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160-1163页

]从那之后就开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得之不易的机会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加上自身的天赋以及对音乐浓烈的热爱,柴可夫斯基受到授课老师们的喜欢与赞,毕业所表演的作业也获得了银奖。自此之后,他也正式走上了专业的创作道路。

1866年,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教授的职位,不过日常进行音乐教学对于他来讲并未是最终的归宿,柴可夫斯基真正喜欢的是音乐创作,在这样矛盾的不断冲突下,柴可夫斯基慢慢发现了日常教学与自身创作之间的问题,所有的创作仅可通过业余时间完成,而这样的劳累也让他开始犹豫。1876年,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相知,自此之后梅克夫人成为了他生活、创作方面的重要支持者,为柴可夫斯基资助了14年。正是这样充足的资金支持让柴可夫斯基能够更好地将精力投入到创作当中,不用为了生活与生存去“贩卖”自己的才华。二者间的友情十分纯粹,为了报答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也会时常创作、改曲编目以供梅克夫人欣赏,或借助书信来相互探讨交流。不过即便友情长达14年,但二人间的交流均是通过书信进行的,14年也从来没有相见。1878年,柴可夫斯基辞去了音乐学院的工作,专注于在国内外的演出。1893 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了柴可夫斯基音乐博士学位,也在同年的11月柴可夫斯基不幸逝世。

(二)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创作背景

1885年,柴可夫斯基的创作热情很高,《杜姆卡》也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当时的俄国正处于沙皇的统治下,社会风气十分压抑阴暗,柴可夫斯基厌恶专制的统治阶层,也非常同情人民大众。但与此同时,柴可夫斯基对于保守王朝又是十分推崇的,他本人不喜欢革命,认为革命会导致社会倒退,他时常感到孤独和苦恼,又不愿意与人们有过多的交往,自尊心极强的他受不了统治者们总是践踏下层人员的人格和尊严。这样的矛盾导致柴可夫斯基始终处于乐观又悲观的情感交错中,正是带着这样的情绪,他把关于社会的看法、人生的感慨均融入到了作品当中,让作品拥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与厚重的民族性色彩,进而赢得了更多的共鸣与喜爱。

《杜姆卡》也可以译成《悲歌》,整个乐曲通过叙事的方式进行表达,很快就传播到了斯拉夫民族当中的多个地方,大获好评的同时也获得了众人的喜欢。曲目(dumuka)原俄文的意思为“沉思”,曲中把悲伤与欢乐两种情绪相结合,体现了“忧郁”与“朝气蓬勃”的两种性格。《杜姆卡》属于叙事性的乐曲,直接把俄罗斯民族当中的悲情性、舞蹈的热烈性结合起来进行表现,整体的感染力很强。

具有很强的矛盾性,充满了悲伤、纠结、挣扎与痛苦,但即便如此也依然有明亮、美好的场景。柴可夫斯基通过情感表达自己内心的完美世界,不管眼前有多少灰暗,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希望。

二、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音乐分析

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如下图所示[引自 王巍:《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探究》,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音乐学,05期](表2-1):

(一)第一部分:如歌的行板

第一部分(第1-45小节),如歌的行板(Andantino cantabile)。

第1-16小节是这首乐曲的主题,这个主题也被称为“悲歌”。由c小调的主和弦开始,和弦本身自带的忧郁情绪加上舒缓的旋律,立刻让人进入悲伤、低沉

的氛围,像是在诉说自己的故事,诉说着自己对人生经历的追忆和内心压抑的情绪。主题的音符时值比较长,速度也比较缓慢。乐句的强弱起伏较大,像是在体现内心的矛盾与不安,从较弱的声音开始层层递进到较强的声音,第9-11小节再缓缓平息、安静下去,进一步地体现了内心复杂、矛盾纠结的心理活动。

演奏者不仅仅是在弹奏音乐旋律,更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讲述自己的故事。在音乐处理上需要控制好音色的变化。虽然音量上较弱,但旋律中仍然有很多起伏,需要有计划性地进行渐强、渐弱的处理。在做渐强的同时不能太过突兀,以免破坏这一整段悲伤的音乐氛围,做渐弱时也不能突然地降低音量,让旋律有起伏且流动地进行。

第17-32小节,右手作为伴奏像流水一样的轻声跑动,似秋风中飘零的落叶。此时主题进行到左手声部,旋律更加的深刻,似内心低沉的吟唱。旋律声部由上一部分的右手轉移到了左手,让整首音乐的走向更深沉了,仿佛还深陷在上一个故事中。左手的旋律速度较慢,采用时值较长的音符,使得整个曲子的旋律声部具有诉说性。第24-32小节这里并没有让音乐停止,而是在情绪上慢慢平息下来。似乎还没有完全从故事里抽离出来,令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第33-41小节,进入新的情绪里,也是在为下一部分欢快热闹的舞蹈场面做铺垫。这段音乐素材像桥梁一样把两种不同的音乐画面连接起来,从低落、沉寂的情绪里抽离出来,像是在准备迎接希望的到来。

(二)第二部分:活泼的,生气勃勃的

第二部分(第46-113小节),活泼的,生气勃勃的(Con anima)。

由降E大调的主和弦开始,大调明亮的主和弦也使得这一部分和上一部分的音乐色彩完全不同,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希望、阳光和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随之降临。因此这一部分的情绪与第一段部分截然不同,有一种闪耀登场开始舞蹈的感觉。在和声上转到了降E大调,大调的明亮色彩随着分解和弦和跳音的连接,感觉有一束光洒了下来,人们随之舞蹈了起来。第二部分整体的情绪十分激烈,这也是俄罗斯舞曲的重要风格。主题较为激昂,整体节奏感较强,相应的力度与速度不断提升,这便和呈示部构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呈现出十分欢快热闹的舞蹈场面,也很好地展现出当地民众豪放且能歌善舞的风貌。

第64小节,“giocoso”代表“快乐”“兴致勃勃的”,从此处开始整体的速度加快,力度也从mp开始递进地渐强,此时右手弹奏的旋律声部使用的是小连线与跳音的交替,这样能够保持节奏的律动,从而让整个旋律俏皮生动,十分有画面感,仿佛在描绘舞蹈动作,有轻巧的起跳,也有快速干净的转圈,很是热闹。

第72-73小节,旋律声部转移到了内声部,跳音展现出的欢快情绪也能够很好地凸显出热闹愉快的舞蹈场面,仿佛在描绘舞者轻巧地踮起脚尖开始舞蹈,然后越来越多的人随之加入和他一起舞蹈,大家都愉快地相聚在一起。

第74-75小节采用了八度和弦。力度也从p转换到ff,营造出欢乐的舞蹈场面,好似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开心。

第76-77小节,右手持续的快速跑动像是华丽的舞蹈动作,左手双音加和弦的进行需要把高声部的音连接起来,让旋律声部突出。左手极为突出的旋律声部像是舞蹈里的高难度跳跃,每一次跳跃都准确、坚定。

第78-87小节,进入新的场景,像是狂欢后的沉寂。从前面的激昂情绪里抽离出来,立刻进入安静的带有思考性的情绪。旋律也从前一部分的左手交替到了右手,有种狂欢后落寞的感觉,力度也渐弱到了mp。旋律声部为每个和弦的最高音,需要音色较为柔和地表现,音色变化上需要和上一部分做强烈的对比。音乐的画面也开启了下一个场景,仿佛所有的欢愉都消失了,陷入落寞的情绪里。

第88小节为全曲的华彩部分,采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加六连音,以及十八连音,虽然是自由乐段,但还是需要有内在的节奏律动,需要把三连音和六连音的速度做区分,从三连音到六连音不仅是速度上有明显的变化,在力度上也需要有提升,从弱到强一直递进。该段落有大量的快速跑动,节奏由慢到快的递进像是在诉说前面落寞的情绪,最后又将所有的情绪爆发出来。

第89-101小节为全曲最激动的段落,使用了大量的八度以及和弦,速度也较快,力度上从第89小节开始渐强一直到fff,像是堆积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出来。这一部分的强与前面欢乐热闹的舞蹈场面不同,更多的是悲愤的情绪,用强的力度在宣泄。

第102-113小节调性较为复杂,从降A大调开始转到E大调之后再转到升c小调,这一部分延续了上一部分的激昂像是在做最后的宣示,持续在强的力度上一直到第109小节才开始渐弱,再慢慢平息恢复平静,有种终于经历完了所有故事,一切又恢复如初。从弱到中强到强再到极强慢慢递进,再慢慢让所有的情绪降下来,一点点地渐弱,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弱,安静地结束第二部分。

(三)第三部分:如歌的,轻柔流畅的

第三部分(第114-138小节),如歌的,轻柔流畅的(cantabile)。

这部分是全曲的再现部,有所不同的是音区低了一个八度,整体的和声应用相对简单,让人陷入沉思的意境,把孤独和痛苦的情绪最大程度地體现,似乎在表达一切喧嚣最终都回归到沉重、悲痛的现实中来。

第131-136小节,使用c小调的属和弦和主和弦交替弹奏,为全曲做最后的延伸和扩展。最后两个小节(第137-378小节)以两个ff的和弦在c小调的主和弦上收尾,似又不太甘心一切归于平静,仿佛在做最后的宣言。旋律声部强弱变化不大,音色上深沉安宁。像是电影最后的片尾曲,给前面经历过的一切画上句号。

参考文献:

1.引自 [英] 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辞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160-1163页

2.引自 王巍:《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艺术特色及演奏探究》,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音乐学,05期

作者简介:

马鸣潇,女,汉,重庆,硕士,音乐表演四川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柴可夫斯基和弦声部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柴可夫斯基的难言之隐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