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思维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模式研究

2021-11-10姚丽芳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大学英语

【摘要】设计思维的参与体验式学习需求分析方法和迭代式创新方式,为如何设计ESP课堂教学,满足专门用途英语服务专业教学和学生需求,提供了一套课程设计创新的“使能”方法体系。文章按照设计思维的移情思考、判定需求和创意构思等方法,探索基于设计思维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模式。

【关键词】设计思维;ESP;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姚丽芳(1979.10-),女,广西桂林人,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设计思维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YDY201933)。

“专门用途英语”(ESP)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之一,无论是关注的人数还是就相关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研究都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原有的大学英语变成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入了广泛的实践阶段,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自然成为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现状

有关ESP课程设计的思考与讨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与ESP的兴起相生相伴。Huchinson & Waters(1987)总结了ESP课程设计路径(approach)发展的三个阶段:以语言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并指出ESP与通用英语的重要区别性特征之一就是ESP关注学习,所有课程设计都是以学生的需求分析为起点。自此之后,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路径开始流行,需求分析成为ESP课程设计的核心元素。Woodrow(2018)又总结了80年代后出现的多种课程设计路径,包括语类教学法、话语分析教学法、语料库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案例分析教學法(Case Studies)、以内容为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学术读写素养教学法(Academic literacy)等等,国内也也有相关教学法的应用和讨论。从课程设计的指导理论来看,这些设计路径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基于语言的设计”(语类、文本分析、语料库)、“基于内容的设计”(CBI、学术素养)以及“基于问题的设计”(问题导向、案例分析)。从课程设计的方法来看,这些课程设计路径都是要求以学生需求分析为起点,采用相同的五阶段流程循环模式(Woodrow,2018):从需求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大纲撰写、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到学习评估,各个阶段之间相互承接,构成一个整体的闭环,以保证学生需求落实到教学活动之中,并通过评估的反馈以验证需求分析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开发和设计一直采取的是自上而下、分阶段、单向流动的“专家式”设计模式:前三个阶段都由专家来做出决定,并以物化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政策、大纲、指南和教材等,在最后两个阶段,教师和学生只是对前三个阶段的既定课程进行执行。新兴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很自然地沿袭了这种模式,但是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方面,ESP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还是资源方面都不完善,各个英语应用领域和高校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很少有“专家”进行前三个阶段的工作,也没有优质的相关教学资源,教师很难从传统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的“舒适区”中走出来,于是ESP教学出现了合格教师数量不足、学生满意度低和教学效率也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ESP具有跨学科性、情景性等特点,这与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研究领域有很大的区别,英语教师从事这方面研究热情不高,而相关学科专业的老师又认为ESP就是专业英语,英语老师不具备专业知识,英语老师“看不上”,学科专业老师“看不起”,ESP定位不清,地位变得非常尴尬,可以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存在的“专家式”课程设计模式是导致ESP创新乏力、地位不高的根源之一。

为了解决设计方法的条块分割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构想,例如,Johnson提出整体化课程(coherent curriculum)概念,Graves提出了课程是动态化系统(dynamic system)的观点,陈坚林、谷志忠提出创设大学英语的“生态化”教学环境,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必须突出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核心地位,要为教师“赋权增能”,把课程教师变成课程设计者,实现课程需求分析、目标设定与课程教学和评估的良性互动。学者们提出的“整体化”“动态化”和“生态化”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创新课程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可以称之为“基于设计”的课程设计路径,然而,这些在设计路径目前主要还停留在理论讨论层面,操作层面的方法体系应用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设计思维理论

1.设计思维的内涵。“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顾名思义,就是用设计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设计师就试图发现设计活动的隐性思维过程,总结出与自然科学方法相媲美的设计方法论,旨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和改进设计过程与实践。1987年,Peter Rowe发布出版了《设计思维》一书,标志“设计思维”一词的正式使用。1992年,Richard Buchanan 发表了文章“设计思维中的难题”,进一步丰富了设计思维的理念,随后出现了一些组织和商业化机构推行设计思维。如 1991年成立了IDEO设计咨询机构;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成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兰特纳设计研究院”;德国波茨坦也于2007年设立了设计思维学院。如今,设计思维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设计、工程、建筑及商业等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意识到了设计思维对思维创新的积极作用,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将设计思维方法整合到课程中去。

2.设计思维的模型。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以技术可行性和战略可行性的方式来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方式(Brown,2008),其方法体系一般包括了五个阶段的设计步骤和方法:1)移情思考(Empathy),设计者通过观察用户行为以及参与其中来获取用户体验。2)需求定义(Define),设计者集合自己的体验提出用户可能的所有需求。3)创意构思(Ideate),设计者通过头脑风暴等多种途径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4)原型实现(Prototype),设计者利用一些粗略的工具制作出解决方案的原型,并将设计的思想制作展示出来。5)实际测试(Test),设计者在获取反馈后修改和完善原型。

图2 设计思维的方法

三、设计思维引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合理性

通过对比设计思维的方法与ESP课程设计循环,我们可以发现:课程设计也是一种设计行为,设计思维包含了ESP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这五个步骤都是由同一个团队完成,因此各个步骤之间通过不断迭代运动而衔接更紧密,可以克服ESP课程设计的条块分割问题。

1.移情思考。设计思维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第一个步骤移情(Empathy),又叫换位思考,指站在对方立场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这是设计思维中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最核心环节,其核心目标是为了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为接下来的需求定义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这种需求导向也是ESP课程设计的特点,而ESP的受众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移情思考”要求课程设计者需要亲自参与到学科专业教学的实践中,并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获得专业教学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这是一种体验式的、“主位”分析,比传统的ESP课程需求分析所做的调查表、实验和文献资料形式的“客位”科学分析更人性化,更需要教师的亲身参与,移情思考的方法也为ESP服务学科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2.解决问题。设计思维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简单理论和知识的运用,需要调动所有相关的资源,共同完成方案的设计和测试。这种问题驱动的模式更适合ESP具有的跨学科特点,创意构思(Ideate)、和原型实现(Prototype)等方法为整合多学科资源和师资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共同解决课程中的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3.团队合作。设计思维要求以团队合作为纽带,通过不断地创建、测试和迭代修正设计原型,越来越靠近用户的需求,逐渐生成更佳的解决方案。这种迭代的思想克服了以往对教材专家权威认知,为教师根据对需求的认知,立足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积少成多,提供了渐进式课程设计方法。同时,课程设计也并不是一劳永逸,而且随着需求的改变,课程设计完善要一直进行。

4.创新思维。设计思维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也可以在ESP课堂上使用,能够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有效提升学习小组头脑风暴的质量,拓宽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度、活跃度,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人格和品德的养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设计思维引入ESP课程设计,不仅整合了课程设计的全部过程,为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提供了方法论,而且为ESP发挥跨学科优势,服务专业教学明确了路径,开创了一条新的ESP课程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Brown T. Design Thinking[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86:86-92.

[2]Graves K.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A Social Contextual  Perspective[J]. Language Teaching, 2008(2):147-181.

[3]Hutchinso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Johnson R K.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Woodrow L. Introducing Course Design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NY: Routledge, 2018.

[6]蔡基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回顾、问题和任务[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1):68-72.

[7]陈坚林,谷志忠.要求更完善,方向更明晰—对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新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08(1):3-8.

[8]都建颖.以内容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教学:概念、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J].中国ESP研究,2011(1):55-65,144.

[9]黄洁,周统权,王微萍.基于语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文献综述”写作教学为例[J].外语界,2016(2):69-78.

[10]李颖.学科话语分析与英语教师的EMI教学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1):48-53.

[11]馬敬想,李斐然,刘磊.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现状评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7-112.

[12]张济华,高钦,王蓓蕾.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17-23.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大学英语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